不吃飯會死,但吃了又會被“背刺”,連一線城市的白領都能被“背刺”,請問這些品牌的受眾群體是誰呢?

當一碗面從40元降到16元仍然無人買單的時候,資本編織的“消費升級”神話,就成泡影一樣的存在,這碗高端面誰愛吃誰吃,反正年輕人是咽不下去了,所以高端面是怎么一步步走到現在這個結局的?餐飲行業(yè)什么時候變成了“高奢侈”?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內
面條作為中國最傳統(tǒng)的主食之一,有著非常龐大的群眾基礎,它在我國擁有長期且穩(wěn)定的大市場,這是除了米飯之外,其他食物很難比擬的存在。

很早以前,因為生活所迫,面條只是滿足人們口腹之欲的單一存在,只要有吃的,能吃飽,其他都無所謂的,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餐飲的追求越來越嚴格,尤其是在消費升級、食品口味和樣式多樣化的帶動下,顯得尤為明顯。

美味、健康、綠色、有機,這些多元化的需求促進了面條市場的高速發(fā)展,有數據顯示,在面條巔峰時期,人們對它的需求遠超米飯、粥和饅頭的需求,2021年的面館市場規(guī)模有3120多億元,22年更是突破了3400億元。

可以說這時候只要是開面館,幾乎就不存在虧本的,因此就有了這樣一句話被傳遍各行各業(yè),“生意干遍,不如賣面”,你做別的生意不一定能做起來,還面臨很大的倒閉風險,比如開零食店、小超市,倒閉風險還是很大的。

但開面館就不一樣了,基本上可以說是穩(wěn)賺不虧的,不少想做生意的,都抓住這個風口,開了一家又一家的面館,但我們都知道一個道理,“物以稀為貴”,滿大街都是面館之后,他們之間的競爭壓力就大了。

為了提升自己競爭力,面館老板會在食物的質量、用餐的環(huán)境和店內服務的質量等方面,做出提升和改變,來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吸引更多顧客。

有一家面館這樣做,其他面館也會“依葫蘆畫瓢”,這時候顧客的選擇性多了,要求也就越來越高了,而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些高端面館就出現了,這時的它們要多風光就有多風光,但可惜也只是曇花一現罷了。

圖片加載中…
為了在一眾競爭者中脫穎而出,高端面館應運而生,比如“味千拉面”,它在高端面館中可是鼻祖般的存在,從1996年進入中國市場之后,它就憑借獨特的苦味、精致的裝修,以及優(yōu)質的服務成為一眾面館里的佼佼者。

圖片加載中…
這時候你隨機找一些路人采訪,問他們吃面會選擇去哪家吃,可能10個人里面有9個人都會選擇去“味千”,不為別的,就因為它是拉面界里的“勞斯萊斯”,而在它巔峰時期的時候,一碗面的價高達幾十元,依舊有人排著長長的隊,也要吃上一碗。

有數據顯示,2010年的時候,味千拉面的營業(yè)額還達到了23億人民幣,利潤更是高得驚人,凈賺3.8億人民幣,這在拉面界已經是拔尖的存在了。
可能是看到味千拉面的成功,后面又出現了和府撈面、馬記永、陳香貴、遇見小面和五爺拌面等高端面館,他們如同雨后春筍般涌現,都想同味千拉面分一杯羹。

在這些面館中,和府撈面是最火的一個,它以“草本濃湯、一碗養(yǎng)生”為理念,把中式元素融合在餐館里,為消費者提供了一個獨具特色的就餐環(huán)境,讓無數消費者為它趨之若鶩,讓它的品牌估值暴增至70多億。

圖片加載中…
不管是在外觀上,還是品質上,這些高端面館都是下了大功夫的,因此在價格上也會有所提升,就以和府撈面為例,它創(chuàng)建于2012年,憑借“在書房里吃撈面”的獨特地位,俘獲眾多年輕白領們的心。

圖片加載中…
盡管它很貴,在外賣平臺上,最便宜的一碗湯面也要35元起,隨便加一份小菜,也要四五十,如果你再加一份肉,一瓶飲品,粗略算下來也都小一百塊錢了,在一些小城市,百十塊錢都能吃一頓火鍋,或者一頓自助餐了。

圖片加載中…
但在和府撈面里,就只能吃一份小面,但這并不影響他開店的速度,也不影響人們對他的吹捧,截止到2023年,它在全國的門店已經有410多家,可以說是潛力無窮,后面不少面館新秀也同和府撈面一樣潛力無窮,可它們最后還是把自己“玩死了”。

一碗40多元的面成本多少?你是不是以為最少也有一半的成本,就拿味千拉面來說,一碗面的毛利率能高達70%以上,也就是說它就是單純的貴而已,在質量上并沒有任何提高,這就相當于高檔餐廳里,賣的全是泡面。

當然并沒有說泡面不好,只是在高檔餐廳顯得格格不入罷了,但這時候還是有人愿意為它們的高價格買單,但人都有什么疲勞,去感受一次里面的裝飾和服務之后,就不愿意再去第二次了,因為味道確實不怎么樣了。

人們可以花費上百元去吃火鍋、自助,哪怕一頓火鍋四五百,也有人愿意去買單,但四五十塊錢只能吃一碗面,這讓人們開始接受不了了。
尤其是趕上疫情之后,大眾消費普遍降級,沒有什么人愿意花費四五十為一碗面買單,尤其是一線的白領們。

2023年以后,裁員潮、降薪潮席卷一線城市,白領們的午餐預算從四五十降到一二十,讓他們再去為四五十的面食買單,這幾乎是不可能的,甚至有人吐槽,以前覺得面貴還認為是自己的原因,但現在發(fā)現其實是面的原因。

當人們消費降級之后,高端面館無疑是第一個被拋棄的對象,畢竟除了氛圍好之外,味道確實沒有以前的好,當然這只是其中的一個原因。

還有一個原因是它們自己內部競爭壓力大,既然知名度卷不過這些大牌子,那就從質量入手,低價格、高品質,服務還更好,不用想都知道要選后者,比如重慶小面、蘭州拉面等,它們的口感好,價格還低,十幾元就成吃到撐。

圖片加載中…
這些小品牌彎道超車,實現了逆襲,讓大眾的目光從那些高端面館上移走,一旦沒有人為它們買單,豈不就要面臨關店潮了。

有數據顯示,味千拉面在四年的時間里關閉200多家,雖然營業(yè)額提高了,但都是用關店換來的,但這種方式并非長久之計,總不能經濟效益一不好就關店,那樣的話門店遲早都被關完了,味千都這樣了,更別說其他高端面館了。

2020年到2023年,和府撈面連虧三年,累計虧損了7億多元,哪怕這些高端面館最后通過降價來挽回顧客,也是于事無補,畢竟還有更好的拉面在向顧客招手。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