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突如其來的恐怖襲擊,再次點燃了南亞的火藥桶,印度、巴基斯坦矛盾再次爆發(fā)。

如今,印、巴兩國都向克什米爾地區(qū)增兵,美國、俄羅斯也紛紛站隊印度,如果戰(zhàn)爭真的爆發(fā),中方的邊境也不得安寧!

巴鐵勢單力孤,中國該怎么救?印度和巴基斯坦又為何戰(zhàn)火頻發(fā)?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印、巴沖突爆發(fā)

4月22日,突然襲來的恐襲打破了克什米爾的平靜,一群身著傳統(tǒng)長衫的恐怖分子沖向人群,手拿武器瘋狂掃射,對游客和平民進行無差別攻擊。

一時間,現(xiàn)場槍聲大作,人們四處奔逃,這次襲擊導致26人死亡(25名印度人、1名尼泊爾人),數(shù)十人受傷,這是克什米爾25年來,最嚴重的平民襲擊事件。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襲擊發(fā)生后,印度的軍隊馬上封鎖了現(xiàn)場,還公布3名嫌疑人的畫像,激進組織“克什米爾抵抗運動”宣稱對此事負責(意思就是我干的),但印方卻認為它的背后是巴基斯坦支持的“虔誠軍”武裝組織。

很快,巴方進行否認,反而批評印度“栽贓陷害”,甚至暗示這是印度的“假旗行動”(就是自導自演的意思),印總理莫迪當時正在沙特訪問,得知消息后緊急回國,召開會議。

他還放下狠話:“哪怕是天涯海角,我們也會追捕他們”,印度軍方隨后在克什米爾進行搜捕,并與武裝分子交火,導致1名士兵死亡。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4月23日,印度宣布對巴實施“史上最狠”制裁組合拳,關閉了印通向巴的唯一陸路通道檢查站,禁止巴公民持南盟簽證入境,已經(jīng)簽發(fā)的簽證全部作廢。

同時,印度開始驅逐在印的巴基斯坦公民,要求他們在48小時之內離開印度,它們不得不匆忙收拾行囊被迫踏上返鄉(xiāng)之路,離開這個是非之地。

印度還把巴方駐印的官員列為了“不受歡迎的人”,要求他們一周內離開印度,并撤回了印方駐巴的官員,并封鎖巴政府官方社交賬號,雙方的關系降到了冰點。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最關鍵的,還是印方宣布對巴方“斷水”,1960年,雙方簽署了《印度河水條約》,條約規(guī)定,克什米爾東部的三條河使用權歸印度,西部的三條河歸巴基斯坦。

條約規(guī)定:印度有義務讓這些河流的水源自由地流向巴基斯坦,供其“不受限制地使用”,巴是條約的獲益方,90%的農業(yè)都依賴印度河的下游水源,如果沒有河流,等于是切斷了巴基斯坦的生命線。

巴基斯坦外長表示,如果印度切斷了水源,我們會認為這是“戰(zhàn)爭行為”,發(fā)出了“全面戰(zhàn)爭”的警告,24日,巴基斯坦也召開了緊急會議,宣布對印進行反制。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巴基斯坦副總理兼外長伊沙克·達爾

巴方表示:印度在沒有證據(jù)的情況下,把襲擊和巴基斯坦聯(lián)系起來,就是為了轉移民眾的注意力,因此,我們宣布,對所有的印度航司關閉巴基斯坦領空,停止雙方的一切貿易。

巴方也驅逐了印度駐巴的武官,限制印外交機構規(guī)模,同時,巴基斯坦的陸軍第10裝甲師也進入了“戰(zhàn)備狀態(tài)”,海軍在阿拉伯海進行實彈演習,并首次發(fā)出了“航行禁令”。

印度也不甘示弱,巴方演習后不久,“維克蘭特”航母也駛離港口,在阿拉伯海進行實彈演習,在陸路上,印度和巴基斯坦如今都在向克什米爾增兵,戰(zhàn)爭似乎一觸即發(fā)。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印、巴之間的矛盾

印、巴是老冤家了,雙方的矛盾根深蒂固,堪稱是“無解死結”,難以化解。

從歷史根源看,克什米爾問題始于1947年,英國結束對印度的殖民統(tǒng)治后,提出了“蒙巴頓方案”,把英屬印度按照宗教信仰分為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自治領。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是,這個方案卻留下了巨大的隱患,當?shù)?7%的居民是穆斯林,它們希望并入巴基斯坦,但克什米爾土邦王公(印度教徒)卻選擇加入印度。

這種矛盾直接導致了“第一次印巴戰(zhàn)爭”,最終形成了今天的“實控線”:印度控制3/5土地,巴基斯坦占2/5,但雙方卻都表示擁有全部主權。

雙方總共爆發(fā)了3次大規(guī)模戰(zhàn)爭,以及多次小規(guī)模沖突,穆斯林與印度教徒的長期對立,讓克什米爾成為了“信仰之戰(zhàn)”的象征,也加深了兩國之間的仇恨和對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領土爭端也是印、巴沖突的焦點,克什米爾位于南亞次大陸的西北部,這里是南亞、中亞的交匯處,水資源、礦產(chǎn)資源豐富,巴基斯坦把它當作“國家命脈”,印度也認為這里是“中亞的戰(zhàn)略支點”。

一直以來,雙方在實控線附近部署著大量軍隊,形成了對峙,但凡任何一方調整部署,都有可能引發(fā)對方的反應,從1990年到2017年,克什米爾成了“絞肉機”,共有4.1萬人死去,平均每天4人喪生。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美俄以公然站隊印度

恐怖襲擊發(fā)生、槍手身份不明的時候,美國迅速站隊,公然支持印度反恐,毫不猶豫插手印、巴內政,特朗普為什么急忙站隊?

如今,特朗普的“關稅戰(zhàn)”已經(jīng)陷入困境,需要突破口,印度作為人口大國,市場潛力大,因此,它成為了美國關稅協(xié)議、緩解貿易緊張局勢的對象。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美國支持印度,也是一種施壓,推動關稅協(xié)議的達成,而且,這也是美國“印太戰(zhàn)略”目的之一,扶持印度牽制中國,推動印巴沖突、攪亂印太局勢,遏制中國的發(fā)展。

它支持印度還有一個原因,美國有500萬印度裔選民,他們大多都在加州等搖擺州,不僅有錢,還比較團結,在2020年大選中他們就給特朗普提供了資金支持。

如今特朗普再上任,討好印度,不僅是為了還人情,也是為了在明年的中期選舉中拉攏他們,獲得更多選票。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除了美國,俄羅斯和以色列也支持印度,普京雖然沒有譴責巴基斯坦,而且俄曾多次支持印度成為常任理事國,支持印度,也可能與此有關系。

以色列支持印度,意圖就很明顯,不僅是跟隨美國的步伐,印度也是以色列的武器出口國,雙方在軍事上有合作,不僅掙錢,也可以提升自己在南亞的影響力。

美、俄、以的支持,讓巴方壓力很大,原本它的實力就不如印度,如今更是孤立無援,一旦發(fā)生沖突,局勢對其非常不利。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中方的態(tài)度

克什米爾緊鄰著我國的西藏,印、巴不斷增兵、軍事對峙,如果真的發(fā)生了沖突,對我國的邊境和平是非常不利的,也威脅著我國邊境居民的安全。

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中方絕不干涉他國內政,但我們也熱愛和平,我們也希望雙方可以冷靜下來,進行談判,爭取以對話的方式和平解決問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結語

如今,恐襲的兇手只有兩名嫌疑人被逮捕,其他人仍然逍遙法外,希望印方可以冷靜,嚴查這些人究竟有何企圖,如果印方強行認定巴是幕后黑手,無疑是火上澆油,讓局勢變得更加復雜。

印、巴兩國都是擁核國家,一旦局勢失控,引發(fā)核戰(zhàn)爭,將會給整個人類帶來滅頂之災,希望雙方可以冷靜,以和平為重!

信息源:印控克什米爾襲擊事件導致局勢升級,巴基斯坦:別拿巴方當替罪羊 環(huán)球時報 2025-04-25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信息源:印控克什米爾襲擊事件導致局勢升級,巴基斯坦:別拿巴方當替罪羊 環(huán)球時報 2025-04-25

信息源:克什米爾血腥襲擊后巴基斯坦反擊印度:關閉領空、暫停貿易 界面新聞 2025-04-24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信息源:克什米爾血腥襲擊后巴基斯坦反擊印度:關閉領空、暫停貿易 界面新聞 2025-04-24

信息源:巴基斯坦防長發(fā)出“全面戰(zhàn)爭”警告 大象新聞 2025-04-25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信息源:巴基斯坦防長發(fā)出“全面戰(zhàn)爭”警告 大象新聞 2025-04-25

信息源:印控克什米爾地區(qū)恐襲事件嫌疑人2名同伙被逮捕 環(huán)球網(wǎng) 2025-04-26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信息源:印控克什米爾地區(qū)恐襲事件嫌疑人2名同伙被逮捕 環(huán)球網(wǎng) 2025-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