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印控克什米爾地區(qū)發(fā)生近20年來遭遇的規(guī)模最大的恐襲事件,反映了印度方面此前的反恐工作不及格。詭異的是莫迪政府在完全沒有任何舉證的情況下,直接將矛頭對準巴基斯坦,讓巴印關系瞬間劍拔弩張。如果放任這種“惡意螺旋”繼續(xù)下去,極有可能發(fā)生無法收場的后果,甚至威脅到中國利益。

先簡單介紹下事件經(jīng)過,印控克什米爾地區(qū)日前發(fā)生了一起針對游客的恐怖襲擊事件,造成至少26人死亡,17人受傷。隨后,極端組織“克什米爾抵抗陣線”宣稱對襲擊負責,但印度政府直接指控巴基斯坦為“幕后支持者”,并于案發(fā)第二天宣布了一系列針對巴基斯坦的報復措施,包括威脅暫停執(zhí)行《印度河河水條約》、關閉兩國唯一陸路口岸阿塔里綜合檢查站、驅逐巴基斯坦駐印軍事顧問、吊銷巴公民簽證等等。

巴方堅決否認與襲擊事件有關,巴基斯坦副總理兼外長伊沙克?達爾在4月24日舉行新聞發(fā)布會,要求印度就指控巴基斯坦支持恐怖主義拿出證據(jù)。并強調(diào),如果印度撤銷對巴基斯坦駐印高級專員公署的安保措施,巴方也將在巴基斯坦采取同樣的做法;巴方不依賴任何國家,有能力獨立應對一切挑戰(zhàn)。巴基斯坦武裝部隊已做好應對準備,警告任何人不要誤判形勢,如果印度切斷河流水源,將被視為戰(zhàn)爭行為,巴基斯坦方面將作出回應。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印度這次的動作中最具爭議的是暫停《印度河河水條約》。條約由世界銀行調(diào)解,于1960年簽署,規(guī)定印度控制東部河流,巴基斯坦控制西部河流。這次印度以“打擊恐怖主義”為由要暫停條約,直接威脅巴基斯坦的生存命脈,要知道印度河及其支流承擔了巴基斯坦全國大部分的農(nóng)業(yè)灌溉和水電供應。

面對印度的“斷水”威脅,巴基斯坦舉國上下“同仇敵愾”。巴基斯坦迅速宣布關閉領空、暫停與印度的一切貿(mào)易、驅逐印度駐巴國防和海軍顧問,并將印度駐巴外交人員從55人縮減至30人。巴國防部長阿西夫警告稱,印度的行動已構成“低強度戰(zhàn)爭”,巴方將以“全力回應”應對任何升級。

印度遭遇恐怖襲擊,必定能夠得到包括中國在內(nèi)的國際社會同情,但如果在沒有任何舉證的情況下,將水資源作為政治工具打擊報復巴基斯坦,極可能引發(fā)國際社會的厭惡。要知道,世界上有很多國家都是和鄰國共享河流的,非洲的尼羅河、剛果河、尼日爾河、贊比西河,亞洲的湄公河、沙爾溫江,歐洲的多瑙河、萊茵河、易北河,美洲的亞馬遜河、格蘭德河、科羅拉多河等等,都是多國共享水資源,印度一旦開了任意給鄰國“斷水”的先例,是對國際秩序的嚴重破壞,犯了國際社會的大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我看來,印度莫迪政府之所以選擇如此不明智應對方式,除了目光短視外,還可能想要借反恐轉移國內(nèi)經(jīng)濟困境和政治壓力,也可能希望通過制造和巴基斯坦地緊張關系,打擊“中巴經(jīng)濟走廊”的建設進程,換取美國的關稅減免和戰(zhàn)略投資。但這顯然是在玩火,巴基斯坦人民在面臨生死存亡的情況下必定會全力反擊,倘若因為“水源爭奪”導致軍事沖突,對印度沒有任何好處。特別是威脅到中國利益,中方也絕對不會坐視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