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滅亡之后,五代軍閥一個比一個不爭氣,到石敬瑭的時候已經開始認外族人做爸爸,直接割讓了燕云地區(qū)出去,后來一直到元朝滅玩,這片廣大的土地都沒有能夠再次屬于漢人王朝。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里的老百姓胡化十分嚴重,大家都是說各種外族語言,穿戴的也是外族的服飾,就像當?shù)匾晃焕先苏f的,那個族別來統(tǒng)治,就會對這里的進行一次更改。

本以為這樣幾百年過去更換了十幾代人的地區(qū),已經完全和南方漢族斷絕了聯(lián)系,但沒有想到的是,朱元璋的北伐大軍打到這里的時候,燕云地區(qū)的父老鄉(xiāng)親,仍然將明軍看成是自己人,并且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幫助明軍趕走蒙古人。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呢?不是說只要異族統(tǒng)治五十年,就會消除當?shù)氐奈幕?,讓這些人變成異族嗎?

中華文化始終不絕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其實從石敬瑭賣國求榮之后,燕云地區(qū)就徹底的隔斷出去了,但讓大家驚奇的是,這片土地離開漢人王朝四百多年之后,竟然還心中有華夏,并沒有變成異族,其實這里面的原因就是因為中華文化始終傳承不斷,并沒有滅絕。

遼國是第一個占領接受燕云的少數(shù)民族政權,他們對于燕云地區(qū)的管理并沒有完全按照原始部落的習慣,而是尊重了當?shù)氐牧曀?,派?a class="keyword-search" >遼國本地民族官員和漢族官員一起管理,當時的漢族官員有漢人丞相,那遼國官員之中就有遼人丞相。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到了金朝建立的時候,也不是做的很過分,還是模仿南方的宋朝,允許漢人的百姓保留自己的種地和科舉制度,南方讀書人科舉做官,北方也是這樣,很多時候金人不會去管你到底怎么去做,說什么語言,穿什么衣服,只要按時給他們交納稅負就行了。

金國滅亡之后就是蒙古人了,忽必烈是元朝第一位皇帝,他是一個漢文化的熱愛者,他直接將漢文化當成了自己的文化,國家都城全部都是漢人設計,而且制度文化也全部都是照搬過去宋朝的文化制度。老百姓看見上面這樣做的話,心里就比較放心了,大家表面上接受異族統(tǒng)治,但心里面卻一直都沒有忘記故國。

民間習俗的保留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燕云地區(qū)的民間習俗保留的還是很好的,四百多年的時間過去之后,和過去沒有很大的變化,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下令清理北方人口,并且要求按照姓氏重新清理族譜,本以為這會是一件很難的事情,畢竟幾百年異族統(tǒng)治,老一輩的族譜肯定都戰(zhàn)亂丟失了。

但讓人意外的是,當?shù)匕傩赵S多家都能拿出自己的族譜,很多家族能夠將自己的宗族追溯到宋朝,一些大家族甚至直接背誦起來了族譜之中的唐朝祖先,這實在是讓人意外,民間漢族習俗竟然保留的如此完整,這為之后朱元璋的漢化回歸工作節(jié)約了很多的人力物力,難度也之間降低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族譜之外,民間傳統(tǒng)習俗也是不錯的,漢族人過的清明、端午、中秋、春節(jié)依舊盛行,當?shù)刭F族甚至都開始模仿漢族人過節(jié),老百姓在家里面過節(jié)的時候雖然有時候會被禁止,但這種是禁止不完的,民間習俗傳承沒有斷絕,大家和異族之間有了區(qū)別,就知道自己是從哪里來,以后要到哪里去,誰是朋友誰是敵人都一目了然。

1367年,朱元璋北伐之前發(fā)布檄文,明確的承認了元朝之前的統(tǒng)治,說元朝雖然以外族入中原,但對于老百姓繁衍生息還是有大功勞的,因為蒙古人不懂國家治理,基本上都是交代到手下漢人大臣去做,自己就是一個甩手掌柜,這樣的元朝老百姓其實活的還是比較輕松,畢竟?jié)h人地主都是自己人,再怎么也不會幫著外族欺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