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戰(zhàn)爭的歷史風云中,東北野戰(zhàn)軍的迅速崛起與壯大堪稱一段傳奇。僅僅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東北野戰(zhàn)軍就從 1947 年夏季攻勢時的 41 萬人,迅速擴充至 1948 年底的 103 萬人。這令人驚嘆的擴軍速度背后,蘊含著諸多因素與眾多人的努力。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羅榮桓將軍在東野擴軍中功不可沒。他積極動員那些翻身的農民、工人以及其他勞動者加入革命隊伍。從東野中抽調優(yōu)秀干部和老戰(zhàn)士作為骨干,對新加入的同志進行訓練,待訓練結束后再補充到主力部隊。隨著土地改革的推進,越來越多獲得土地的農民深切感受到黨的關懷與溫暖,對黨的信任與日俱增,紛紛踴躍加入軍隊。

在這一偉大的擴軍進程中,除了羅榮桓元帥的巨大貢獻外,還有一位干部同樣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勞,他就是陳云。

北滿地區(qū)在東野擴軍中發(fā)揮了關鍵作用。而最早在北滿建立根據地的正是陳云同志。當時,有些同志對堅守農村地區(qū)存在疑慮,他們認為像沈陽、長春這樣的大城市才是應該堅守的重點,然而陳云卻有著不同的見解。他堅信深入農村發(fā)動群眾的力量,毅然決然地帶領大家在北滿地區(qū)深耕。就如同歷史上的劉邦,在楚漢相爭初期,劉邦并沒有執(zhí)著于占據大城市,而是選擇在廣大的農村地區(qū)發(fā)展自己的勢力。他深入民間,與百姓建立起緊密的聯系,贏得了民心。最終,憑借著在農村地區(qū)積累的力量,劉邦逐步崛起,戰(zhàn)勝了強大的項羽。陳云在北滿地區(qū)的工作與之類似,他在北滿地區(qū)將根據地建設得有聲有色。這里地域遼闊、資源豐富,且占據著進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地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陳云的努力下,北滿地區(qū)的老百姓從土地改革中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他們分到了土地,生活有了保障,對黨的政策充滿感激。所以當東野征兵的消息傳來,百姓們毫不猶豫地報名參軍。陳云所做的政治工作,雖然不像軍事層面那樣成果立竿見影,但卻在潛移默化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與此同時,外界曾有流言說東野的擴軍是吸納了數十萬的偽滿軍。但實際上,這種說法是毫無根據的。偽滿洲國軍在抗戰(zhàn)后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全部銷聲匿跡,隨后東野增兵的消息傳出,于是有人便順理成章地認為兩者之間存在關聯。然而,偽滿軍在最鼎盛的時候也不過 15 萬人,與東野增兵五十多萬的規(guī)模相差甚遠。而且,我軍挺進東北時,雖有心招收思想覺悟較高的偽滿軍,但他們并不相信我黨會真心善待他們,并未積極投入。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國民黨將領杜聿明進入東北后,采取了大力招撫偽滿軍的策略,不分良莠全部錄用,還以官職誘惑。這使得很多偽滿軍選擇投奔國民黨陣營,他們殺害我黨干部,投入了國民黨的懷抱??梢姡桥У膫螡M軍,近九成都被國軍收編了,并非進入了東野部隊。

東北野戰(zhàn)軍能夠在短時間內擴軍至百萬,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羅榮桓元帥的軍事動員策略和陳云同志在政治工作方面的默默耕耘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的努力為東北野戰(zhàn)軍的發(fā)展壯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解放戰(zhàn)爭的歷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他們的功績不僅僅體現在數字的增長上,更體現在為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提供了強大的人力保障。正是有了像羅榮桓和陳云這樣的優(yōu)秀將領與干部的付出,東北野戰(zhàn)軍才得以成為一支威震四方的強大軍事力量,在解放全中國的歷史進程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