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低級教育”的影響,絕大多數(shù)人的腦子里,都有或多或少的韭菜思維。
你想想,從小到大,身邊的老師,是不是都教育你要做一個“工具人”。
什么是工具人呢?比如說,要努力打工,要努力吃苦,要努力XXX。反正,都是牛馬、苦力、社畜、干電池的韭菜角色。
這種思考方式,要是塑造成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就會徹底形成韭菜思維。
如果你容易被人欺騙,被人收割,被人拿捏,被人利用,說明你韭菜思維很嚴(yán)重。
不忍心告訴你,你的腦子里邊,暗藏著這些韭菜思維。

一、延遲滿足,就是典型的韭菜思維。
等做到了XXX,再XXX,這是無數(shù)人的常態(tài)。
舉個例子。25歲的時候可以探索世界,但你不去探索,而是說“等退休后,才去探索世界”。
隨著工作壓力越來越大,隨著結(jié)婚生子,有了無數(shù)牽掛,哪怕你退休了,也沒有時間、精力、金錢去探索世界。如此,也就形成了遺憾。
用一個心理學(xué)名詞概括,延遲滿足。
意思是,忽視,甚至于犧牲當(dāng)下,而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給未來。不曾想,未來,有可能會比當(dāng)下更加糟糕。
你10歲的時候,明明可以吃糖葫蘆,但你不吃,非要等長大后再吃。長大后,已經(jīng)吃不出小時候的滋味了。
其他的問題也是如此。做人,要及時滿足,當(dāng)下能做什么,就去做什么,而不是一直拖延。畢竟,人生無常,拖延會造成遺憾。

二、別人做什么,自己也跟著做什么,典型的韭菜思維。
大部分人的“從眾心理”,其實(shí)都特別嚴(yán)重。
所謂從眾心理,就是聽到別人說什么,自己也跟著說什么;看到別人做什么,自己也跟著做什么。毫無自己的主見。
比如說,某短視頻宣傳“現(xiàn)在是投資、上車的好時機(jī)”。
你信不信,肯定有一堆人掏空家底,硬著頭皮上車?這個世界,不缺從眾的傻瓜。
別人宣傳什么,本質(zhì)上,并不是為了讓你賺到錢,而是為了收割你的韭菜。
試想,真有好處,別人早就第一時間獨(dú)吞了,怎么可能會跟你說,讓你知道呢?
你看,2015年的時候,恰恰是炒房賺錢的好時機(jī),但是,沒有人宣傳。而在2025年的今天,恰恰是買房負(fù)債累累的壞時機(jī),但是,就有一堆人宣傳。
跟你日常聽到的,反著來,才能避免成為韭菜。

三、情緒化嚴(yán)重,而缺乏理性,典型的韭菜思維。
還是拿短視頻舉例子。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jīng)歷:看了一段短視頻,受到里邊的文案、背景音樂的影響,就產(chǎn)生了喜怒哀樂的情緒,被它牽著鼻子走。
只要經(jīng)常刷短視頻,就會有如此經(jīng)歷。因?yàn)閯e人的配文,以及配樂,都是為了引導(dǎo)你情緒化,讓你失去理性,而制作的。
當(dāng)你情緒化,失去理性,那你就容易陷入到“情緒陷阱”當(dāng)中。別人說什么值得買,你就拼命買什么,完全不思考,這東西是否適合自己?
一個成年人,還動不動就情緒化,說明他依舊幼稚,不夠成熟。
你想想,別人說幾句話,就能讓你喜怒哀樂,甚至于跳腳,那你的理性何在呢?
做人啊,還是要保持理性。什么文案,什么背景音樂,不要被它所影響。否則,就會淪為韭菜。

四、拼死拼活努力,卻沒有方向,典型的韭菜思維。
當(dāng)一個人,張嘴閉嘴就是努力,卻沒有其他的論調(diào),說明這個人就是韭菜本韭。
我走過大江南北,也接觸過很多人。凡是只有“努力”說辭,而沒有其他目標(biāo)、選擇的,基本都是底層的打工人。
你問一個底層打工人,人生的意義是什么?他們會回答你,努力打工。
這個時候,你就能明白,他們把“當(dāng)牛做馬”“成為干電池”“活成工具人”,視作人生的意義。
如此,老板不收割他們,還會收割誰呢?
努力,不是沒有用。但是,努力打工,努力當(dāng)牛做馬,就是一場悲哀。
試問,真有好處,老板會不會分給這些底層的打工牛馬呢?不可能的。
不是要努力打工,而是要努力為了自己,另謀出路。
文/舒山有鹿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