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市萬州區(qū)公安局九池派出所接到區(qū)反詐中心預警指令,稱轄區(qū)疑似發(fā)生大額取現詐騙案。九池派出所立即啟動應急處理機制,成功阻止群眾15萬元財產損失。

當日晚8時,九池派出所接到反詐中心傳來的一條取現線索,稱在九池街道可能有一筆15萬元的不明資金動向,時間不明。接獲線索后,民警立即展開雙線作戰(zhàn):線上滾動推送預警信息,聯(lián)系銀行篩查大額取現;線下聯(lián)動村干部逐戶排查,巡邏車穿梭在村道間。

2小時后,民警發(fā)現某公路邊一輛銀色轎車已停駐3個多小時,便立即追蹤至現場并將正欲駛離的轎車攔下。此時車主龍某緊攥裝滿現金的紙盒,雙目赤紅地嘶吼:“別攔我發(fā)財!”甚至試圖沖撞民警。出警民警輔警強行控制住他時,詐騙分子的信息仍在不斷催促:“今晚必須寄出來!”

經查,這場騙局始于一個月前。龍某在社交平臺結識了一名自稱“彩票導師”的人,對方宣稱掌握福利彩票內部數據,并承諾“不中獎全額退款”。龍某起初小額投入未中獎后,確實收到了退款。隨后,他被拉入一個“彩票交流群”,群內成員頻繁發(fā)布某專屬APP的高額收益截圖。在誘惑之下,龍某繳納了3000元“入會費”。進入APP后,龍某發(fā)現其中有“積分任務”,即刷單1萬元返現1.2萬積分(1積分=1元)。龍某前期投入40萬元,賬戶金額迅速“增值”至42萬積分。然而,當他嘗試提現時,系統(tǒng)卻提示需完成“終極任務”:將15萬元現金通過“跑腿服務”寄往指定地址。

在派出所內,民警向龍某展示并分析了多起同類電信詐騙案例,詳細拆解了詐騙分子的話術陷阱。龍某的情緒從暴怒逐漸轉為顫抖,最終意識到自己被騙。原來,此前“返利群”中的50余名“彩友”,均是詐騙團伙操控的虛擬賬號,所謂APP也只是一個可在后臺隨意篡改數據的程序。當晚龍某準備寄出的15萬元現金,正是詐騙分子實施最終詐騙的關鍵步驟。

經警方進一步核實,龍某此前已通過二維碼、網銀轉賬等方式被騙近40萬元。幸虧警方在詐騙分子取現前及時攔截,才避免了這15萬元現金落入詐騙分子之手。

萬州警方緊急提醒:“詐騙分子利用‘暴富心癮’層層下套,先以小額返利麻痹警惕,再用‘任務升級’制造沉沒成本幻覺?!比f州區(qū)反詐中心強調。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而龍某含淚緊握民警雙手的畫面,成為反詐宣傳中最刺眼的警示:所謂“財富自由”的誘惑,往往是深淵的入口。

重慶市萬州區(qū)公安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