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大氣秀其外,是一種風度;斂其內(nèi),是一種智慧。

風度與智慧兼?zhèn)渲耍司右病?/p>

《尚書?君陳》言:"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

意思是有忍耐精神,所為才能成功;有寬容胸懷,德行才能廣大。

做人貴在大氣,大氣之人必有大福。

01

大氣之人不受小恩

古語云:“寧讓人,勿使人讓;寧容人,勿使人容;寧吃人虧,勿使人吃吾之虧;寧受人氣,勿使人受吾之氣。人有恩于吾,則終身不忘;人有仇于吾,則即時丟去?!?/p>

曾國藩深知這個道理,所以一生從不輕易接受他人的恩惠。

他常說,從前那些施恩于我的人,都是另有所圖。

有天我做了大官,不報答他們,顯得我刻??;

報答他們,即使是他們施予的十倍,也不能滿足他們的愿望。

人心總是貪得無厭。因此曾國藩在京城八年,從不接受他人的好處。

他對弟弟說:“情愿人占我的便宜,斷不肯我占人的便宜。”

他認為不占別人便宜,身輕氣爽,做事也不受羈絆。

02

大氣之人不生小氣

老話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如果一個人沒有寬闊的心胸,那么是不可能成就大事的。

曾國藩初到江西時,準備重建水師,卻遭到巡撫陳啟邁的百般刁難。

這位巡撫為了防止曾國藩奪權,下令打擊接近曾國藩的官員士紳。

時間久了,曾國藩陷入步履維艱的孤立境地。

每當有人攻擊曾國藩時,他總是正襟危坐,閉目養(yǎng)神。

直到那人喊得唇焦舌燥,四處找水喝,他才慢悠悠地站起來說:“諸位慢喝,我要回去練兵了。”

離開江西官場后,曾國藩回家丁憂守制一年。

守制期滿復出時,他為人處世的作風發(fā)生了很大轉變。

對于自己的轉變,曾國藩說:“借人之拂逆,磨礪我之德性?!?/p>

面對別人的刁難時,要勇于反躬自省。

將目光由憤恨別人轉向批評自己,并且認真地改正自己的錯誤。

這個過程雖然艱難,但是越是艱難的東西,克服了越是能給人大的裨益。

這正是:井底之蛙看天窄,山頂雄鷹放眼寬。

人活得大氣一點,才能不被眼前的瑣事困擾,放眼望去天地皆寬。

03

大氣之人不爭小利

追逐利益是人的本性,只不過胸懷手段各有不同。

大氣之人,往往著眼于“大利”,絕不會為眼前的蠅頭小利而動容。

朱元璋攻下金陵后,接受了謀士朱升的謀略:

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著眼于建立天下大業(yè)。

大氣之人,成大事、創(chuàng)大業(yè)、利大家,自帶光芒、福澤四方。

《菜根譚》中說:“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是利己的根基。”

這也符合曾國藩的“利義”觀,他一直把利益上的退讓,當作是減禍之道。

為此曾國藩時常勸誡兄弟家人。

他寫信給曾國荃說:“獨享功名是折損福氣的辦法,和別人分享功名才是接受福分的途徑?!?/p>

呂本中說:“不與人爭者,常多得利;退一步者,常進百步?!?/p>

要養(yǎng)成胸中一團大氣,就要苦練退步、讓利的功夫。

◎本文來源:“致良知書院”,圖源網(wǎng)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