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本書,或者一部電影,你會不會突然對某個地方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阿勒泰正是這樣一個地方——隨著迷你劇《我的阿勒泰》火遍大江南北,越來越多的人從劇中感受到阿勒泰的秀麗風光與淳樸民風,帶著對自由的向往踏上這片土地。阿勒泰市一家名為“阿勒泰的角落?旅行書吧”的店鋪,也因劇集與同名書籍成為游客必訪之地。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阿勒泰的角落?旅行書吧”位于阿勒泰市解放路與將軍山路交叉口南140米處,由老鍋爐房改造為兩層閣樓。店鋪前門夏季布滿綠植,后門卻藏著更大的驚喜:木質(zhì)招牌懸掛于門楣,藤蔓爬滿墻面,門前克蘭河靜靜流淌,宛若從《阿勒泰的角落》書頁中生長出的秘境入口。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書吧與“小旅行咖啡館”僅一墻之隔。通往書吧二樓的墻面上,貼著標記“旅途的門票”的旅行記憶——國內(nèi)外機票、泛黃電影票、手寫明信片層層疊疊,十多年前的票據(jù)訴說著時光故事??Х瑞^樓梯墻面則掛滿寫滿祝福的小石板,既有“賈登峪的星空像撒了一把奶疙瘩”的詩意記錄,也有對愛情、家庭的真摯祈愿。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書吧二樓原本堆滿書籍,如今經(jīng)過升級改造,大部分藏書轉(zhuǎn)移至咖啡館二樓,少量保留在一樓。書架、窗臺甚至地面都錯落堆疊著書籍,書架頂部的氈帳模型、樺樹皮工藝品與蜷縮曬太陽的貓咪,將書中的草原生活具象化。一面墻陳列著《阿勒泰的角落》相關(guān)道具,復古綠色舊門仿佛推開就能踏入牧場;另一面書架上的藤編托盤里,李娟的《夏牧場》《羊道》旁擺放著卡片:在字里行間遇見轉(zhuǎn)場的云與遷徙的羊群。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文創(chuàng)區(qū)是書吧的又一亮點:禾木雪景燙金冰箱貼、冬不拉造型書簽、印著李娟語錄的帆布包,處處彌漫著書卷氣息。最受青睞的當數(shù)“印章打卡服務(wù)”——即便不買書,也可在咖啡館使用刻有阿爾泰山脈、石人、盤羊等圖案的銅制印章。木質(zhì)信箱“給未來的你寫封信”更添浪漫,投入不同年份信箱的信件,將在未來某天穿越時空回到手中。

與書吧相連的“小旅行咖啡館”同樣充滿巧思。阿勒泰老松木打造的吧臺縈繞木香,銅制咖啡壺與牧民馬奶酒壺造型相映成趣。游客們常捧著書點一杯“布爾津奶蓋咖啡”,坐在露臺聆聽克蘭河的流水聲,讓文字中的阿勒泰與現(xiàn)實風景交織。

“這里藏著的旅行書籍,讓窗外的雪山森林和書頁里的文字互相注解,時間仿佛都變慢了?!?月22日,來自廣東的游客王靜接受采訪時感嘆道。連續(xù)3年到阿勒泰滑雪的長沙雪友蘇桑則說:“每年雪季結(jié)束前,我都要來這里喝咖啡、買李娟的書,這座小書屋讓阿勒泰的溫暖永遠留在記憶里。”

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阿比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