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濟南交通”微信公眾號接連推送了幾條消息。
4月8日,推送了文章《道路刨掘大揭秘—聊熱入濟篇》。
4月22日,推送了文章《城市“變形記” 刨掘再揭秘》。
4月25日,推送了科普動畫《寶子們,我挖到了濟南總是刨路的原因了!》。
“濟南交通”是濟南市城鄉(xiāng)交通運輸局的官方賬號。
這些消息主要為公眾解答了一個問題,濟南為何老修路?
北緯君仔細看了下,幾條消息內(nèi)容全面、通俗易懂,相信能解開不少人心中的疑問。
或者說,化解大家心中的不滿情緒。
相比內(nèi)容,北緯君覺得更重要的是,態(tài)度很誠懇。
這一點,很關鍵。
01
修路頻繁是個老話題。
問題不只出現(xiàn)在濟南。
特別是隨著城市化的加快,各大城市都面臨著這樣的難題。
或許是因為我們生活在濟南,每天需要從大街小巷穿行,所以會對濟南修路感受更深一些。
網(wǎng)上有過這樣一句話,說濟南是“一城鐵板半城土”。
坦白說,大家意見很大。
想想也是,如果你生活在修路施工現(xiàn)場周圍,出行不便不說,天天光聽鋪路鋼板的“咯噔”聲,就能讓人崩潰。
這樣的事,媒體也曝光過很多次。
這次,“濟南交通”能夠主動站出來,積極回應問題,先不說回復的內(nèi)容如何,態(tài)度首先值得肯定。
面對公眾的不解和質(zhì)疑,不能回避問題,更不能掩耳盜鈴。
唯有態(tài)度誠懇、主動回應,才能有效疏解社會情緒。
02
再說下“濟南交通”推送消息的內(nèi)容。
不是專業(yè)詞匯的堆砌,而是用大白話回答問題。
這樣的回應,才能讓大家聽得懂、聽得進。
簡單說,濟南最近刨路有兩個原因。
一是供暖升級,二是雨污分流。

為什么反復刨路?
因為地下管線復雜,多個項目通常無法同時實施,需要按序施工。這就造成了一段路總是“反復開挖”的錯覺。
同時,還要兼顧市民通行,一條路通常只能左右兩側(cè)分開施工。
25日推送的視頻中說,“反復”刨路,其實是各部門在極限條件下打出的組合拳。
換句話說,已經(jīng)是排列組合的最優(yōu)結(jié)果。
看完這個視頻,基本就能知道濟南經(jīng)常刨路的原因了。
關于修路的疑問和意見,大家可以及時反映。
這就是要積極聽取社會意見,不合理的施工會進行改進。
03
里面說,市交通運輸局特別推出“濟南城市道路監(jiān)督服務”平臺,微信搜索“濟南交通”官方微信公眾號,對于修路投訴、堵點吐槽、拍照舉證,動動手指全搞定!
同時,詳細列出了投訴、提意見的方式。
北緯君覺得,這是真正重視問題、想解決問題的態(tài)度。

想起一件媒體報道過的事。
2015年下半年,濟南市區(qū)因海綿城市工程、軌道交通建設和高架路建設等原因頻繁修路,導致交通長時間極度擁堵。
當年10月25日,有網(wǎng)友在濟南市政府官方網(wǎng)站市長信箱欄目中,向濟南市政府抱怨:“麻煩借顆原子彈把濟南炸了重建”。
面對抱怨,濟南市政府沒有推諉或刪除建議,而是積極回復。
這樣的態(tài)度,贏得了不少網(wǎng)友點贊。
如今,“濟南交通”主動讓大家“吐槽”“找茬”,態(tài)度愈發(fā)真誠。
04
當然,這并不是說“刨路”有理。
盡管供暖升級、雨污分流都是有利于市民生活、城市發(fā)展的民生工程,但在施工時依然要把對市民的影響考慮周全。
不能用“陣痛”當借口,“痛”個沒完沒了。
規(guī)劃再科學一些、準備再充足一些、施工再細致一些、速度再加快一些,大家也就都方便一些。
通俗一點說,別把好事辦膈應了。
不從刨開的路上走,就不知道有多影響通行;不住在施工道路附近,就不知道生活有多不便。
既然一切是為了大家好、城市好,那就把好事辦好。

北緯君注意到,最近有幾位市人大代表提出了加強對濟南市主干道各類維修工程管理的建議。
比如說:
科學規(guī)劃,合理安排施工時間。
加強信息公開,提高透明度。
優(yōu)化交通組織,緩解擁堵。
加強施工管理,確保工程質(zhì)量。
注重市容恢復,提升城市形象。
這些建議都很好,相關部門也在官方網(wǎng)站上作出了積極回應。
大家如果感興趣,也可以去找來看看。
最后,再次為“濟南交通”主動、誠懇的態(tài)度點贊。
同時,也真誠希望好事辦好,把不利影響降到最低。
來源:“城在北緯36度”微信公眾號
編輯:高家濤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