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很多人認(rèn)為

淮北只是“淮河以北”

其實在中國

真有一座城市叫“淮北”

人們認(rèn)識淮北

從“橘生淮北為枳”開始

淮北地下一片煤海

是兩淮煤礦的半壁

在少山、少水、粗獷、奔放的皖北

卻又一直給人以“江南”的印象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淮北區(qū)位地形圖

淮北是“竹林七賢”之二——

劉伶和嵇康的故鄉(xiāng)

劉伶的隨性和嵇康的倔強

兩種截然不同的性格

與這座城市的風(fēng)格渾然天成

01

隨性劉伶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劉伶蠟像

在“竹林七賢”中

劉伶有多隨性?

今朝有酒今朝醉

席地而睡,天為被、地為床

不該爭的不爭

淮北也是如此

首先得有城邦

先問一個問題

淮北到底是誰建的?

史書記載

4000年前

夏朝商族部落第三任首領(lǐng)

相土來到這里

建相國、開相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相王建城雕塑

有了城,得有糧

淮北地處黃泛區(qū)

扛住了驚濤駭浪

水退了就有沃野千里、麥浪千重

就有香噴噴的燒餅

和熱辣辣的燙面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小麥豐收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馬蹄燒餅和燙面

有了糧,得有茶

靠著隋唐大運河

小小的臨渙鎮(zhèn)南來北往,商賈云集

成了重要的貿(mào)易樞紐

皖北不產(chǎn)茶

聰明的臨渙人拔下皖南北上的紅茶桿

制成了風(fēng)味獨特的棒棒茶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棒棒茶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壺茶 一袋煙 一坐就是一整天

有了茶,得有酒

皖北好糧

加隋唐老井的好水

成就了“隔壁千家醉,開壇十里香”的美酒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口子酵池

有了酒,得有樂

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

俞伯牙在這里

把《高山流水》獻給鐘子期

“聶政刺韓隗”的悲情故事

在這里被譜成《廣陵散》

東晉樂師、淮北人桓伊從寒梅中得到靈感

譜寫了《梅花三弄》

中國古代十大名曲

淮北獨占其三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淮北竟成“禮樂之城”

天籟起,風(fēng)雅存

難怪乾隆下江南途中駐足淮北

寫下“惠我南黎”

贊嘆這片煙火人間

隨性,讓這片土地

倉廩實,衣食足

知禮節(jié),知榮辱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淮北顯通寺中乾隆御筆“惠我南黎”

02

倔強嵇康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嵇康蠟像

在“竹林七賢”中

嵇康有多倔強?

和山濤處不好就絕交

心里有氣就光著膀子打鐵泄憤

內(nèi)心不容改變

該爭的一定要爭

淮北這座城

還真有嵇康的倔強

身處逆境,不屈不撓

自我革新,順天改命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相山俯瞰

紅色土地,見證家國命運的抗?fàn)?/p>

淮海戰(zhàn)役總前委舊址里

還留存著首長們戰(zhàn)斗生活的印記

留存著百萬群眾支前的小車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濉溪臨渙淮海戰(zhàn)役總前委舊址

上天給淮北打開了一扇門

自唐朝起,當(dāng)?shù)亻_始采煤

1955年,“淮北煤田第一鉆”

打出了總儲量8億噸的閘河煤田

淮北因煤建市

淮南并稱“兩淮煤礦”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閘河煤田

上天又給淮北關(guān)上了一扇窗

煤炭的開采伴隨著陣痛

資源型城市轉(zhuǎn)型

淮北必須破窗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塌陷區(qū)曾是淮北的“城市傷疤”

水,在淮北必須是綠水

“深改湖、淺造田,不深不淺種藕蓮”

近年來

淮北市累計投入資金160多億元

治理采煤塌陷區(qū)23萬畝

將塌陷區(qū)轉(zhuǎn)化為生態(tài)濕地與文旅綜合體

南湖、朔西湖、綠金湖、乾隆湖,碧波蕩漾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網(wǎng)紅”打卡地——南湖十七孔橋

山,在淮北必須是青山

淮北市先后修復(fù)767公頃采石宕口

綠化石質(zhì)荒山20多萬畝

幾代人肩挑手提、馬幫奔走

在石頭縫里填土種樹

相山、南山、泉山、龍脊山,滿目青綠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篳路藍縷 以啟山林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皖北川藏線”——龍脊山天路

淮北就是這么特立獨行

我本少樹,但能成為國家森林城市

我本少水,卻能“在淮北,見江南”

一切源于這份不信命的倔強

03

厚道仁和

這是一片文化的沃土

淮河文化、大運河文化

紅色文化、工業(yè)文化

在淮北交匯

滋養(yǎng)一方人

這里是中國“好人之城”

截至2024年

淮北市共有?181人榮登“中國好人榜”?

安徽第一、全國領(lǐng)先

形成了“中國好人安徽多、安徽好人淮北多”的

文化現(xiàn)象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淮北隋唐大運河博物館

這是一片和諧的沃土

南有“六尺巷”,北有“一杯茶”

矛盾雙方通過“一杯茶”

開誠布公,推心置腹

終究化干戈為玉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杯茶”化戾氣為祥和

04

淮上春風(fēng)

“淮水澄清似明鏡,江山秀麗勝丹青”

這是林則徐寫給淮河的詩句

詩意也正契合了淮北這座城

我們現(xiàn)在可以回答之前的問題——

淮北到底是誰建的?

是幾千年來

勤勞善良的淮北人民

他們才是真正的“相王”

這便是淮北

不求最好,但求最特別

隨性、倔強、不爭、抗?fàn)?/p>

淮水不言,春風(fēng)如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來源:徽風(fēng)皖韻研究所

編輯: 陳豆豆

編校:陳藝星

編審:王偉

審簽:劉永忠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