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有‘預制菜’引爭議,后因‘價格刺客’上熱搜,和府撈面的網紅之路,似乎并不太好走?
01,同城同面不同價?
4月22日,有北京消費者在青蜂俠·青年守護平臺投訴和府撈面“價格刺客”,稱點的是一模一樣的產品,不同門店價格卻不同,三里屯SOHO門店吃草本酸辣肥牛面,價格為29元;而在望京華彩新店吃的價格為36元,此外,和府撈面的不同門店多款產品價格均存在差異,消息曝光后,引多方關注;

4月24日,該名消費者的投訴經權威官方媒體“青蜂俠Bee”(共青團中央主辦的中國青年網旗下短視頻新聞欄目)報道后,多個媒體亦進行了跟進報道;

同日,#和府撈面被指同面不同價背刺打工人#、#和府撈面回應同城門店差價20%#等話題沖上微博熱搜,很多大V和普通網友都紛紛發(fā)起吐槽,至此,和府撈面‘價格爭議’輿情徹底引爆;



針對有關同城同面不同價的質疑聲浪,據青蜂俠Bee、北京商報和界面新聞等媒體的綜合報道,和府撈面回應稱“公司根據不同門店開業(yè)時間、裝修標準及服務品質將全國門店劃分為A、B、C三類,不同等級門店在定價上存在差異,A類門店出餐快得多,店里的氣氛指定不一樣……”
在筆者看來,和府撈面關于同面不同價的回應大方向上倒沒毛病,畢竟你像很多知名餐飲品牌高鐵或機場的餐廳,就是會比常規(guī)商業(yè)街區(qū)的要貴不少,畢竟機場商業(yè)區(qū)的租金和運營成本顯高于普通商業(yè)街區(qū),不過,值得商榷的點在于:
人們去機場餐廳消費前已經有了貴的心理準備,但是人們在同城不同的和府撈面店(非機場高鐵商業(yè)區(qū)域)消費時,是沒有這個心理準備的,大多是結賬時才反映過來,這或者才是消費者投訴的一個誘因,如果和府撈面能在門店醒目位置做一個價格提示,興許會避免此類客訴;

另外,針對官媒報道中提及的“有消費者在抖音平臺發(fā)布視頻吐槽和府撈面后,被人以‘和府撈面’官方的口吻舉報下架,稱該視頻‘誤導群眾,造謠我司門店,煽動對立情緒,嚴重侵犯我司名譽權’。隨后有自稱和府撈面員聯(lián)系到該消費者……”
截至本文發(fā)稿前,和府撈面官方并未對‘舉報消費者’、‘轉賬1000元’、‘提供禮品卡’等進行回應,消費者所言是否代表了100%的真相?一時成謎;
此次的輿論危機,對和府撈面的業(yè)績會否造成實質影響?
02,逆周期的新解法
連互聯(lián)網科技巨頭京東創(chuàng)始人劉強東直言“我干過餐廳,深知餐飲行業(yè)的不易”足見餐飲行業(yè)競爭有多激烈,不夸張地講,能存活下來并活得滋潤的,有一算一,都是行業(yè)的佼佼者,和府撈面,恰是其中之一!

據公開報道,2024年,和府撈面同店銷售額同比下滑15%,但仍然創(chuàng)造了25億元的總營收并實現(xiàn)盈利,在餐飲行業(yè)的下行周期,這樣的逆勢增長案例,堪稱奇跡;
值得一提的是,和府撈面上一次陷入公眾質疑,還是去年3月 、5月相繼被媒體報道出“含預制菜”、“科技與狠活”事件;



彼時和府撈面似乎同樣未進行正面回應,不過卻通過一系列實際動作,向外界傳遞出和府撈面積極進行戰(zhàn)略調整和價格體系及食材供應優(yōu)化的決心:
據公開報道,和府撈面通過引入有機、綠色食材并降低菜品的售價等舉措成功引吸了一部分客戶回流,甚至因為降價“太狠”,反而引發(fā)了一些網友的誤解;

和府撈面降價一度引網友“誤解”
與此同時,和府撈面還開啟了中央廚房透明化進程,并全網公開其主動拍攝的中央廚房菜品生產的全流程;
連創(chuàng)始人李學林都親自下場宣傳,在原材料篩選及新品試吃等環(huán)節(jié),打消了不少網友的疑惑,增強了消費者對和府撈面的信心。
在筆者看來,和府撈面此次陷入的價格爭議的輿論危機,非但沒有想象中嚴重,可能對和府撈面而言,反而是一次機遇,就像之前的“預制菜”爭議一樣,非但沒有讓和府撈面元氣大傷,反而在戰(zhàn)略調整之后,愈顯堅強,營收和利潤皆取得正增長;
歸根結底,此次的“同城同面不同價”僅僅涉及價格波動而已,而且是一碗面貴了7元左右,不是貴了17元、乃至27元,擁有最終解釋權的和府撈面也進行了回應說明,那么無非就是兩種情況,和府撈面的忠實顧客,會繼續(xù)消費;
據公開資料顯示,和府撈面全國范圍內已覆蓋80多個城市,直營門店數量超過500家,總會員數量超2000萬,并且和府撈面在截至2022年末時的融資規(guī)模就已超16億元,投資方更包括騰訊資本、龍湖資本和華映資本等知名機構,很難不認同因為其品牌影響力及用戶黏性才是其倍受資本青睞的主因;
而那些搖擺消費群體,可能會短期停止去和府撈面消費,但對和府撈面的沖擊有限,而且別忘了,和府撈面有充足的時間來吸引、轉化新的路人群體,因為創(chuàng)始人李學林手里還握著一張“底牌”:
除了和府撈面一直主打的“書房里的養(yǎng)生面”slogan仍未過時之外,和府撈面也在積極嘗試拓展子品牌及多個細分菜品系列,諸如此前的“和府拌飯大師”定位為長壽菜拌飯開創(chuàng)者,主攻外賣賽道;
截至目前,和府撈面旗下已擁有和府撈面、
、一杯拉面、阿蘭家蘭州牛肉面、財神肉串、和府到家等品牌,覆蓋了養(yǎng)生面、咖啡和熱食、拉面、炸串小吃和零售消費等多個品類與場景;
比如和府到家,在經典的鮮煮面和拌面系列之外,還開辟了鹵味熟食系列,目前有“老鹵牛肉”和“老鹵豬蹄”等產品,消費者口碑方面亦可圈可點;
以及和府撈面在供應鏈層面的優(yōu)勢,自有中央廚房足夠支撐1000家以上門店的運營,自有近10萬平米的現(xiàn)代產食品產業(yè)園,可支撐未來5-10年門店發(fā)展及全國范圍內的冷鏈配送需求;
“金剛鉆”在手,和府撈面能否做好“瓷器活”?
拭目以待!
參考資料:
微博相關熱搜話題
封面圖源和府撈面官網
和府撈面,“斷腕式”翻身-消費鈦度
知名連鎖快餐被曝同城門店存在差價-界面新聞
和府撈面:25億營收背后的挑戰(zhàn)與突破-太原日報
同城門店差價20%和府撈面被指背刺打工人-北京商報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