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70后”“80后”乃至“90后”而言,成長的歲月里,《新民晚報》的“夜光杯”副刊就像一位摯友,而其中的“牛博士”專欄,更是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深刻印記。日前,“那些年的傍晚閱讀時光——戴逸如的‘牛博士’展”在新華路街道圖書館開幕,帶你重溫“牛博士”的故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走進新華路街道圖書館,墻面上張貼著一幅幅精心裝裱的“牛博士”漫畫,瞬間吸引了“寧寧”的目光?!芭2┦俊蹦谴髦惱酌?、圓鼓鼓的臉龐,在燈光的映照下,更顯親切。他那微微翕動的蒜頭鼻,似乎隨時會開口,用風趣幽默的話語,為人們講述那些蘊含著人生哲理的小故事,引發(fā)觀展者們會心的微笑。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寧寧”了解到,“牛博士”由上海知名作家、畫家,《新民晚報》原主任編輯戴逸如塑造,是中國最早獲得國家版權機構注冊的卡通形象。

20世紀80、90年代,網(wǎng)絡發(fā)展尚在萌芽階段,那時,喧囂忙碌的一天結束后,晚飯后的時光成了一家人珍視的溫馨時刻。不少人家都會圍坐在一起,攤開一份《新民晚報》,開啟一場與世界溫柔對話的旅程?!澳菚r候我?guī)缀趺總€周末都等著看‘牛博士’。那些故事就像生活里的調(diào)味劑,讓平淡的日子變得有趣又有滋味?!睆埮客O率种械姆搫幼?,望向漫畫。作為一位“70后”,她的成長歲月與“牛博士”緊緊相連?!八粌H讓我們開懷大笑,還教會了我們很多做人的道理,鄰里相處的和睦、面對困難的樂觀,這些都可以從那些小故事里學到?!?/p>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墻上的漫畫同樣吸引了不少年輕的讀者們駐足欣賞?!耙郧爸宦牥謰屘崞疬^‘牛博士’,今天親眼看到,才發(fā)現(xiàn)他這么有趣。那些簡潔的線條、質樸的文字,傳遞出的智慧卻穿越了時代?,F(xiàn)在我們的信息來源太碎片化了,缺乏這樣的深度和溫度。” 大學剛畢業(yè)的小林感慨道,“我打算把這些照片發(fā)給朋友們,讓他們也來感受這份獨特的文化記憶,也許我們也能從中找到一些應對當下生活的啟發(fā)?!?/p>

據(jù)悉,本次展覽面向公眾免費開放,將持續(xù)至5月15日,感興趣的市民可至新華路街道圖書館觀展。

展覽地點:

新華路街道圖書館

(法華鎮(zhèn)路453號三樓)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片來源于新華路街道

撰稿:甘力心

編輯:竺嘉茹

責編:高 琴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上海長寧”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