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費8000億歐元?或令歐盟解體?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3月初推出了一項名為“重新武裝歐洲”的計劃,想借此來贏得與俄羅斯對抗的勝利,以及擺脫歐盟在軍事上對美國的依賴。

但將近2個月過去,此項計劃不僅進展緩慢,還引來了諸多非議。甚至有人開始擔憂,這項計劃倘若失敗,歐盟將面臨解體的風險。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8000億歐元的計劃
自特朗普上任以來,美國對歐洲政策、尤其在俄烏戰(zhàn)爭問題上的重大轉向,已使得歐盟國家對美國的依賴開始有所松動,美國的“背刺”也令歐盟開始重新審視和調整自己的防務戰(zhàn)略。
但是,歐盟在如何籌措軍費、如何平衡各國財政利益等方面,一直存在著諸多困難。

為解決財政軍費困難,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便于2025年3月的歐盟特別峰會上提出了一項涉及8000億歐元投入的計劃,并將其命名為“重新武裝歐洲”,想藉此強化歐洲大陸的國防能力。
根據(jù)計劃,各成員國可提升不超過GDP3%的金額作為軍費,且該金額可以不納入赤字預算限額。

如此一來,歐盟成員國就可以在四年內大幅增加6500億歐元的國防預算。另外的1500億歐元,則由歐盟設置的專項貸款提供。
實際上,類似“重新武裝歐洲”的想法早就有人提出過。只不過在此之前,各個成員國之間從未達成過一致認可。

然而,此次情況卻大為不同。面對美國的巨大轉變,歐洲似乎意識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感。
所以,8000億計劃一經提出,波蘭總理圖斯克就第一個站出來發(fā)表了看法。

他認為,歐洲必須迎接這場軍備競賽的挑戰(zhàn),也必須贏得這場競賽。并且強調,歐盟作為一個集團,有能力贏得與俄羅斯的任何軍事、金融或經濟對抗。
包括一向注重預算穩(wěn)定的德國,都在這次會議上充分認可了大幅度提升歐洲防衛(wèi)費用的重要性。

從這一變化可以判斷,未來四五年,歐盟增加國防投資融資、強化整個歐洲的防務等措施,將勢在必行。
有了這筆資金,至少兩個成員國可以在防空、導彈、無人機和反無人機系統(tǒng)以及火炮系統(tǒng)等最需要的領域進行聯(lián)合投資。

同時馮德萊恩還表示,根據(jù)這項計劃,會員國將能夠大規(guī)模地加強對烏克蘭的援助。
然而,數(shù)十年來都依賴于美國保護的歐洲,真的可以通過這項計劃迅速填補“美國撤出”后留下的安全真空嗎?

歐盟面臨的挑戰(zhàn)
雖然計劃得到歐盟領導人的支持,但具體實施過程中,卻遇到了一些挑戰(zhàn)。比如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家,就拒絕了計劃中關于1500億歐元貸款的提議。
由于這些國家本就財政困難,政府的債務負擔很重,所以他們更希望獲得捐贈而非貸款。

還有就是,歐盟內部在安全議題上存在差異。東歐、北歐與南歐在面對俄羅斯威脅時的利益不同,很難進行統(tǒng)一的規(guī)劃。
另外,美國對歐盟的這一計劃也顯得態(tài)度復雜。以特朗普政府精明,自然是希望歐洲把增加的軍費開支用于從美國采購武器。

而該計劃的長期目標本就是實現(xiàn)歐洲的防務自主,提升歐盟的軍事實力,減少對美國的依賴。
資金肯定是更傾向用于恢復歐盟國家的軍工生產能力,因此分配到采購美國武器的份額一定是遠低于美國預期的。

這是否會遭致美國的不滿,認為此舉可能削弱美國在歐洲的安全主導地位,從而對該計劃從中作梗也未可知?
鑒于這一情形,意大利前總理孔特曾公開表達過對這項計劃的不滿和悲觀預期。

他認為,歐盟內部分配的嚴重分歧,將會導致這8000億歐元被白白浪費。并且,讓每個國家都武裝自己,反而會促使歐盟解體。
孔特覺得,歐盟的當務之急應該是從特朗普手中奪回和平談判的主導權。要讓歐盟回到談判桌前構建和平前景而非交給特朗普,更不是大搞競賽、引發(fā)戰(zhàn)爭惡性循環(huán)。

當然,即使排除孔特所說的種種弊端,歐盟想要實現(xiàn)“重新武裝歐洲”的愿景也是困難重重的。
因為,歐盟的作戰(zhàn)體系對美國的依賴是根深蒂固的。同時,歐盟各國的武器生產能力與俄烏戰(zhàn)場上的實際需求已經嚴重脫節(jié)。

更有甚者擔憂,馮德萊恩會不會利用武裝歐洲的錢給美國的軍工廠商沖業(yè)績。
畢竟,這項計劃如果做好了,馮德萊恩從此在歐洲聲名鵲起;就算搞砸了,馮德萊恩個人也可以憑幫助過美國軍工廠商的業(yè)績,到美國吃香喝辣。

總而言之,當一項計劃同時肩負著重建軍工體系、支援烏克蘭、應付美國的關稅戰(zhàn)等幾個重任時,8000億歐元也許根本不夠用。

而歐洲一體化的進程,仍可謂困難重重!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