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舊事——順便看印巴戰(zhàn)爭

最終得益的人,動機最大。

記住這一句,這可是真理。

關于三鹿的事情,我查了很多資料。有人對三鹿董事長減刑的事情充滿抱怨,在我看來,這些天天在網上嚎叫的人,不過就是給人當槍使的沒腦子的蠢貨而已。就算是把三鹿董事長殺了,也不過就是讓真兇逍遙法外。還有人對恒天然感恩戴德,覺得是恒天然捅出來這件事的——說實話,我從來不知道中國人里居然有腦容量這么小的群體。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順一下三鹿事件。2007年12月,三鹿收到來源于市場的投訴,2008年3月,南京匯報病例。2008年5月,三鹿確認奶粉質量問題,2008年7月,甘肅爆出多個病例。但是在隨厚,2008年8月1日,三鹿確認奶粉含有三聚氰胺,隨后準備換貨,就是用好的產品去把市場上有問題的貨品換回來。換回和召回,這二者差異在于召回需要將現(xiàn)在已經銷售出去的奶粉也拿回來,但是三鹿選擇了換回,就是因為當時三鹿的二股東恒天然拿出歐盟的標準,說目前的奶粉的質量是歐盟允許的。但是注意,三鹿并沒有去詳細查詢歐盟標準,而是聽信了恒天然的說辭。并且就在第二天,就是8月2號,恒天然就向新西蘭駐華使館報告問題,隨后由新西蘭方面將問題移交給中國。

還拼了命舔恒天然的人可以清醒一下,他的舉報根本就是馬后炮,是看到情況蓋不住,干脆自己去邀功的行為。

但是三鹿有錯在先,單純憑這個環(huán)節(jié),我們其實沒有什么資格遷怒恒天然。畢竟大家都是生意人,全靠對方犯錯活下來。但如果換一個角度看這個事件呢。

這個案子查到最后,責任的重點放在奶站上了,當時很多人都覺得三鹿的領導才應該是最大的責任人,但最后只有奶站的人判了死刑,頗有點替罪羊的意味。但是一切都要反過來考慮,才能找到真相。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時奶農為什么要添加三聚氰胺,是因為想要提升牛奶的蛋白質含量,是因為當時我國的牛奶達不到國家標準。那么為什么會達不到標準,那就只有兩個可能,乳品質量不足,以及國家標準太高。

當時我國的奶牛普遍都是黃牛,這是我國一直以來的本土奶牛品種。這個品種和西方的荷斯坦奶牛,也就是常說的黑白花奶牛產奶有點區(qū)別。總體來說,黃牛奶乳脂更高,但是黑白花產奶蛋白質更高。問題就出在這里了。按道理,兩種奶牛具體養(yǎng)哪一種并沒所謂,但是既然形成產業(yè)就要監(jiān)管,當時我國的標準制定,很多時候都直接照搬歐美的標準,態(tài)度就是他們行我也行。按道理這么想也沒問題,以中國人的智慧,那絕對是外國行咱們也行的,但是問題是黃牛奶的蛋白質含量就是低,你再怎么好好照顧它,它也高不到黑白花的那個水平。這樣就出現(xiàn)一個問題,要么從國外引入黑白花奶牛,要么就是在原材料乳里面添加一些東西讓蛋白質的含量能達到標準。

奶農選擇了第二條路。理由很簡單,因為引入國外奶牛的成本太高了。

但是到這里,故事并沒有結束。

二十年前的奶農,以及奶站工人,是怎么知道三聚氰胺這個東西的。首先,他們要知道奶廠是如何測定牛奶質量的,然后進一步要確定添加什么能夠提升這個測定指標。三聚氰胺本身并不能提升牛奶的蛋白質含量,但是能提升含氮指標,欺騙檢測機構誤以為牛奶達標。所以三聚氰胺的選擇,有沒有感覺很絕妙,這都不是一般人能想出來的。不要說一般的奶農,就算是科班出身的人,也不一定能想出來這個主意。想要找到這個東西作為添加劑,就要知道檢測方面是用的什么方法來判斷蛋白質含量的。如果是我,我大概率第一反應會是在牛奶里加蛋白粉,畢竟我的腦子就那么小,哪里想的到太復雜的邏輯。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那么這件事是誰主導的呢,從奶農到奶站到奶廠自然都有嫌疑,當然三聚氰胺的生產廠實際上也有一定的嫌疑,但是不大,因為這點添加量,對于三聚氰胺廠家來說,太少了,少到如果靠這個,他們能餓死的地步。

法律已經做出了裁決,肯定也掌握了很多我們不知道的細節(jié)。但是這個問題的緣起,還是要看看最終的獲利方,誰獲利,誰的動機最大。

三鹿事件發(fā)生以后,全國自然開始了轟轟烈烈的乳品質量調查,結果是全國26個品牌都檢出了三聚氰胺。河北可不是唯一一個,除了河北以外,廣東、湖南、山東、內蒙等地區(qū)乳業(yè)產品也都有檢出。這么大的范圍,可以說覆蓋了當時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其后果當然也是嚴重的。直接威脅到那一代兒童的健康。但這只是諸多影響中的其中之一。在此事件之后,我國乳制品消費量急劇降低,奶廠快速收縮產量,直接導致全國奶牛大批量宰殺。再之后,就是國外乳制品占領中國市場。2010年,國家調整該領域生產標準,結合本土奶牛情況重新制定了新規(guī),但是這個時候人們再想要養(yǎng)牛的時候,一方面發(fā)現(xiàn)本土黃牛已經被屠殺的所剩無幾,另一個方面則是擔心標準又會反復變動,所以很多奶農都考慮花錢從國外引進黑白花奶牛。

這樣的情況就造成了兩個市場表現(xiàn),第一,國外乳制品充斥國內市場,第二,國外奶牛充斥國內生產環(huán)境。到現(xiàn)在為止,我國每年還要進口數(shù)十萬頭奶牛,活牛和種公牛等都包括在內。這幾乎等于國外資本控制了中國乳業(yè),用中國的土地和中國的人力來掙中國市場的錢。

當年三鹿事件的所有涉事單位和個人全部處罰了,判刑或者罰款都有,但是作為二股東的恒天然卻沒有得到法律制裁。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是一場時間漫長的戰(zhàn)爭,我們沒防住,當年將乳制品產業(yè)拱手送人。但是背后的資本作為最大的獲利方,真的沒有嫌疑么?

從三鹿的角度再看看現(xiàn)在的印巴戰(zhàn)爭,有人可能覺得兩者風馬牛不相及,但是如果印度和巴基斯坦打起來,那么巴基斯坦就沒有力量支援胡賽了吧。如果胡賽背后的支持力量少了,美國的日子是不是會過得好一點呢。畢竟巴基斯坦是珠海航展的榜一,畢竟美國是最大的獲益方。所以那些打死了幾十個印度人的恐怖組織,第一時間跳出來認領事件,又瘋狂嘲笑印度的恐怖組織,從頭到尾一副挑事的姿態(tài),這些人到底是誰安排的,答案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