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5 日那天,美國新上任的國防部長皮特·赫格塞思在記者面前發(fā)表了一番令人震驚的話:

“中國正在打造一支專門針對美國的軍隊,并且他們研發(fā)的高超音速導彈可以在短短 20 分鐘內摧毀美軍的所有航母。而且五角大樓進行的每一次戰(zhàn)爭模擬推演都輸給了中國?!?/p>

這番話一出口,立刻在全球范圍內掀起了軒然大波。

大家都知道,美國的航母性能非常強大,那為什么赫格塞思會這樣評價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本文內容和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部分內容為作品完整存在虛構成分,如侵犯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刪除。

?——【·解釋·】——?

這位美國國防部長皮特·赫格塞思,曾經在阿富汗、伊拉克以及古巴關塔那摩執(zhí)行過任務。

退役之后,他搖身一變成為了??怂剐侣劦囊幻鞒秩耍缃駬螄啦块L后,更是得到了特朗普的高度信任。

即便前段時間因為通過 Signal 群組不當分享軍事計劃而鬧出不小的風波,特朗普也沒有對他做出任何懲罰,反而夸贊他“干得很好”,還將這些負面報道歸結為“假新聞”。

現(xiàn)在,赫格塞思又公開發(fā)聲:中國的高超音速導彈可以在 20 分鐘內摧毀所有美軍航母!

實際情況到底是什么樣?他背后又有怎樣的意圖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實際上,赫格塞思所說的這一系列言論完全是在夸大其詞,甚至有些不切實際。

先來看看航母的防御能力。

現(xiàn)代航母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被攻破的目標。

以美軍對“小鷹級”航母的擊沉試驗為例,當時美軍投入了眾多先進武器,包括各種導彈和炸彈等,對這艘航母進行了長時間、多輪次的猛烈攻擊。

然而,“小鷹級”航母憑借其堅固的艦體結構和多層防護設計,頑強抵抗,始終沒有被直接擊沉。

最后,美軍不得不采取極端手段,在其彈藥庫和動力艙等關鍵部位安放高爆炸藥并實施精準引爆,這才讓這艘巨艦最終沉入海底。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再看現(xiàn)在的美軍現(xiàn)役航母,“尼米茲”級和“福特”級的防御體系已經全面提升。

它們不僅配備了先進的防空導彈系統(tǒng),比如“海麻雀”防空導彈,可以有效攔截中近程的敵機和導彈;還搭載了“密集陣”近防炮,在導彈逼近到極近距離時,通過超高射速形成密集彈幕,提供最后一道“貼身”防線。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至于高超音速導彈,雖然中國在這一領域確實取得了顯著進展,像東風 - 17 和東風 - 27 這些型號備受關注,但要將其真正應用于實戰(zhàn),仍然面臨許多技術難題。

在復雜的戰(zhàn)場環(huán)境中,目標識別變得極為困難,敵方航母戰(zhàn)斗群會釋放大量的電子干擾信號,同時還會利用天氣條件進行隱蔽。

要在茫茫大海中準確找到航母,并且將其與周圍的護航艦艇區(qū)分開來,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再說美國提到的兵棋推演中航母屢戰(zhàn)屢敗的情況,這種推演其實有很大的局限性。

兵棋推演是基于一系列預設條件和特定模型展開的,它無法完全涵蓋真實戰(zhàn)爭中的復雜和多變因素。

例如,真實戰(zhàn)場上可能會出現(xiàn)突發(fā)的惡劣天氣,像狂風、暴雨或者沙塵暴等,這些天氣狀況不僅會影響武器裝備的性能,還會干擾士兵的視線和指揮系統(tǒng)的通信。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此外,士兵在戰(zhàn)場上的應變能力、士氣以及指揮官的決策水平等,這些難以量化的主觀因素,在兵棋推演模型中也很難精確模擬。

因此,僅僅根據這種有限制的推演結果,就斷定中國軍隊的實力以及戰(zhàn)爭走向,顯然是不科學也是荒謬的。

那么,赫格塞思說出這些話的背后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原因·】——?

一方面,美國的一些政客故意渲染中國的軍事威脅,目的是為了爭取更多的軍費預算。

這樣一來,可以推動軍事技術的研發(fā),讓軍工企業(yè)拿到更多訂單,從而維持美國在全球軍事領域的主導地位,鞏固其全球霸權。

另一方面,這也是為了掩蓋他們在亞太地區(qū)的軍事部署。

自從 2021 年啟動“太平洋威懾倡議”以來,美國就在這一地區(qū)加緊了軍事調動和布局。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對于美方這種毫無根據的言論,中國國防部新聞發(fā)言人張曉剛大校明確作出了回應。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中國發(fā)展軍事力量完全是出于自衛(wèi)和防御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fā)展利益。

希望美方不要再患“受迫害妄想癥”,不要動不動就把中國當作借口,無端制造緊張局勢,破壞地區(qū)的和平穩(wěn)定。

信息來源:觀察者網,2025 年 4 月 24 日,美防長稱中國能在 20 分鐘內摧毀美軍所有航母,國防部回應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