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的軍隊曾經所向披靡,創(chuàng)建了統(tǒng)一的國家,其戰(zhàn)斗力之強令人嘆為觀止。人們常常認為,軍紀嚴明和獎勵豐厚是秦軍強大的關鍵原因,但實際上,支撐這支軍隊日常運作的是完善的后勤保障體系以及更加多元化的激勵機制。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有些人覺得,秦軍打仗時全靠士兵自己籌備衣物和糧食,這是一種誤解。雖然《黑夫家書》中提到士兵讓家人寄送錢物和衣服,讓人以為官府什么都不管。

但僅憑這一點來推測整個秦朝軍隊的后勤情況并不全面。實際上,秦代官府有一套非常成熟的軍需保障制度,并非完全放任士兵自力更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糧食是維持軍隊戰(zhàn)斗力的重要支柱。秦朝軍隊的糧食供應主要分為兩種形式:“借糧”和“賜糧”?!敖杓Z”是一種需要償還的借貸方式,戍卒可以通過勞役或金錢來還清這筆債務。

里耶秦簡中大量關于“借糧”的記錄表明,這種模式在當時十分普遍,是維系軍隊糧食供給的重要手段。“賜糧”則是另一種糧食供給形式,這里暫不詳細展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對于那些需要輪流到邊疆服役的士兵來說,他們的“借糧”債務可能要回到家鄉(xiāng)后才能償還。“賜糧”則是官府免費提供的糧食,這可以看作是對士兵的一種獎勵或補償。

里耶秦簡8-1563記載了一名叫“徐”的士兵,他因借糧參軍被派往遷陵。在那里,他通過“借糧”的方式獲取糧食,這一記錄或許能夠佐證上述推測。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個例子表明,當時的政府可能通過多種途徑保障那些因公務離開本地人員的糧食供應。至于“徐”是否按照每天六錢的居住費用償還債務,還是另有其他安排,目前尚不清楚。

還有一種可能是,他獲得了原本屬于官署的免費供給,從而免除了當月的“借糧”費用。如果是這種情況,他可能會以每天八錢的價格償還其他債務。具體情形如何,現(xiàn)在還無法確定。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秦朝軍隊的糧食供應有兩種主要方式:一種是“借糧”,另一種是“賜糧”。這兩種糧食供給方式展現(xiàn)了秦代軍隊后勤管理的細致程度,以及靈活調配資源的能力,從而有力地保障了軍隊的正常運轉。由此可見,后勤系統(tǒng)在提升軍隊戰(zhàn)斗力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秦朝軍隊不僅依賴強大的后勤支持,還擁有一套高度激勵士氣的制度,確保士兵奮勇殺敵,增強整體實力。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套制度的核心在于商鞅變法時設立的二十級軍功爵位制度,它是一套根據(jù)士兵戰(zhàn)場表現(xiàn)給予獎勵的等級體系。

士兵斬敵越多,獲得的爵位越高,享受的待遇也越好,從而極大激發(fā)了士兵的戰(zhàn)斗熱情。這套軍功爵位制成為秦軍強大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因為它將士兵的個人利益與戰(zhàn)爭勝利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

自從商鞅變法之后,秦國實施了嚴格的全民兵役制度。根據(jù)云夢睡虎地秦簡的記載,只要身高達到標準,男子就必須登記兵役信息,隨時準備入伍作戰(zhàn)。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例如長平之戰(zhàn)期間,秦昭王下令征召十四歲到六十歲的男子參戰(zhàn),幾乎所有男性都被動員起來,真正實現(xiàn)了全民皆兵的目標。

秦國這樣做是為了確保軍隊有足夠的兵源,以應對連綿不斷的戰(zhàn)爭。這種兵役制度保證了秦國擁有源源不斷的新兵補充。

秦軍士兵參戰(zhàn)不僅是為了國家,更是為了自身的利益。二十級軍功爵位制度直接將士兵斬殺敵人數(shù)量與爵位、土地、住房、仆人等實際獎勵掛鉤,形成了一套按戰(zhàn)功定賞罰的激勵機制。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即使是最低層的士兵,只要斬殺一名敵軍士兵的首級,就能獲得爵位、田地、住所和仆人等獎勵。這大大提升了士兵的戰(zhàn)斗欲望,使每個人都渴望通過立功改變命運。這樣的制度促使秦軍士兵英勇作戰(zhàn),努力通過建功立業(yè)改善生活。

秦國提供的獎勵不僅僅是讓士兵個人升官發(fā)財,改善生活和社會地位,更重要的是,這些爵位和田產可以傳給子孫后代,讓整個家族都能受益。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種將士兵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緊密結合的方式,極大地激發(fā)了秦軍的戰(zhàn)斗積極性,讓他們全力以赴,最終成為一支無堅不摧的強大軍隊。

秦軍士兵為了自己和家族的未來,自然會拼盡全力作戰(zhàn),報效國家。這種制度正是秦國強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秦朝不僅依靠軍功爵位制度來激勵士兵,還有其他方法調動大家的積極性。里耶秦簡記載,士兵舉報間諜或者抓獲逃兵,可以獲得獎金,這說明秦朝法律高度重視維護軍隊紀律和秩序。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戍律》允許花錢請人代替服兵役,這讓一些有經驗的老兵和有爵位的人能額外賺取收入。這樣一來,秦朝的激勵機制變得更加豐富多樣。

里耶秦簡的記載顯示,“不更”爵位的人參與戍邊,很可能是受雇替他人服役的情況。這說明當時存在一種替代服役的制度。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種多元化的激勵方式,既能激發(fā)士兵的積極性,讓他們更愿意付出努力,也有助于維護社會穩(wěn)定,減少潛在矛盾。

可以說,這種制度設計在提升軍隊戰(zhàn)斗力和維護社會和諧方面都發(fā)揮了積極作用,體現(xiàn)了古代社會治理的智慧。

信息來源:《里耶秦簡校釋》《岳麓書院藏秦簡》《秦對沅澧流域的統(tǒng)治》《里耶秦簡所見戍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