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爆發(fā)的中越戰(zhàn)爭,算得上是目前為止我們共和國所進行的最后一戰(zhàn),時至今日這場戰(zhàn)爭已經為我們的國家打出了三十多年的和平。

而這場幾乎伴隨了我國十年時間的戰(zhàn)爭,對于我國的影響亦是無比的深遠,而當時越南之所以敢于主動挑釁我國,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蘇越同盟的存在。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那么問題來了,既然我國打擊了蘇聯的盟友越南,那么蘇聯為什么又沒有什么太大的反應呢?

蘇聯的反應

事實上這種說法是相對不客觀的,因為蘇聯并非沒有做出反應,人家其實是有反應的。

1974年開始,越南便不斷在中越邊境制造事端,挑釁我國。與此同時越南當局還在國內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反華和排華,大量的越南華人受到了迫害,還有大量的北越邊境華人華僑被越南軍隊驅逐到了中國境內,可以說越南當局就是在不斷的挑釁我國的底線。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978年,越南出兵二十萬部隊入侵柬埔寨打垮了紅色高棉政權,隨后在柬埔寨扶持了傀儡政權,試圖將整個印支地區(qū)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同時越軍還繼續(xù)堅持挑釁我國,在中越邊境制造摩擦,并且侵占我國邊境領土160處,同我邊防軍發(fā)生多次沖突。

1979年年初,我國主動殺入越南,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爆發(fā)。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越南之所以敢于不斷地挑釁我國,實際上就是因為背后有著蘇聯的支持。但是蘇聯卻并非最早支援越南的國家,抗法戰(zhàn)爭爆發(fā)后,一直在支持越南的國家其實是我國。

蘇聯反倒是在中蘇交惡之后,才開始支援越南,之所以是選擇在這個時間節(jié)點,實際上就是為了和我國爭奪亞洲社會主義領導者的地位。

從赫魯曉夫執(zhí)政后期到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對越南的支持也變得制度化,量也越來越大。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976年,越南重獲統(tǒng)一之后,蘇聯開始系統(tǒng)化的援助越南,主要就是為了加強越南的“國防能力”,目的性也很明確就是為了在中國的南方制造一個“強敵”。

對于越南入侵柬埔寨以及發(fā)動對中國的邊境戰(zhàn),蘇聯其實一直都是持相對支持的態(tài)度。1978年8月,蘇聯國土防空中將M.沃洛比耶夫便率領一個120人組成的蘇聯軍事技術專家團抵達越南首都河內。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越南戰(zhàn)爭徹底結束之后,越南當局便繼續(xù)保留了戰(zhàn)爭期間龐大的軍隊,但是這支軍隊卻始終都缺乏系統(tǒng)性的指導,南越的很多越共游擊隊甚至還沒有進行系統(tǒng)性的整編,沃洛比耶夫一行人的主要任務事實上就是將南越的40萬越共游擊隊融入越南人民軍體系內。

后來這些軍事顧問,還幫助越南完成了對柬埔寨的戰(zhàn)爭,當1979年我國突襲越南之后,莫斯科還緊急派出了以根納季·伊萬諾維奇·奧巴圖羅夫大將為首的蘇軍顧問團,幫助越南軍隊對抗我軍。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除此之外,蘇聯還援助了越南大量的武器裝備,包括空軍裝備和海軍艦艇,甚至還有一支68人組成的蘇聯通信兵部隊進入越南,負責河內到越北前線的通信工作。可以說蘇聯當局為了越南,確實也算得上是下了血本了...

大規(guī)模演習和海上行動

1979年中越戰(zhàn)爭爆發(fā)后,蘇聯龐大的軍隊系統(tǒng)幾乎在第一時間便做出了反應,為了逼迫中國撤軍,從而策應幫助越南,蘇聯先后在中蘇邊境和中蒙邊境陳兵二十萬,以軍事演習的方式恫嚇我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中越戰(zhàn)爭剛剛爆發(fā)的時候,蘇軍特意在中蘇邊境增加了九個師的兵力,這也使得蘇軍在中蘇邊境的總兵力達到了54個師。這里的兵力,事實上已經占據了蘇聯總兵力的四分之一,而在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末期,由于中國軍隊一舉打垮越南軍隊。

所以莫斯科對國內六大軍區(qū)同時下達了戰(zhàn)斗準備命令,同時又抽調了二十個師的兵力進行演習,900架飛機和2600輛坦克被動員,5.2萬預備役被征召,5000輛民用汽車遭到征用。蘇軍對這次演習可謂是相當的重視,演習的重點部分也被放在了蒙古國的境內。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為了在蒙古草原上壯大聲勢,蘇軍甚至還動員了6個摩步師和坦克師參加演習,其中三個師甚至是經過了2000公里的急行軍,從西伯利亞和外貝加爾急匆匆的趕來,到了之后立刻就參加演習。有些空軍部隊,甚至是從更加遙遠的烏克蘭和白俄羅斯趕過來。

可見蘇聯是竭盡能力的,試圖將演習的聲勢壯到最大。演習期間蘇聯空軍共計投擲了1000枚航彈和導彈,蘇聯近衛(wèi)第106空降師甚至在蒙古國的南戈壁省進行了大規(guī)模傘降演習。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當時蘇聯的空降兵從蒙古國起飛之后,僅僅一個半小時就能在北京進行傘降。

與此同時,中國駐蘇聯大使館外交人員遭到驅逐,他們被勒令乘坐火車返回中國,而返回的時間和蘇聯軍隊在蒙古國軍事演習的時間高度重合,這些外交官在火車的窗戶上正好可以看到大量的蘇聯坦克,烏泱泱的向著中蒙邊境沖鋒,心理沖擊極大...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直到今天,越南當局依然固執(zhí)的認為,我國撤軍的原因實際上就是因為蘇聯的大規(guī)模軍事演習。與此同時,蘇聯海軍還在臺灣和菲律賓中間的巴士海峽進行了一次大規(guī)模的海軍演習,臺灣當局也被嚇得夠嗆,蘇聯海軍甚至還派出了一艘驅逐艦和一艘巡洋艦進入南海。

但是卻因為遭到了美軍航母的攔截,所以未能對我國真的形成恫嚇,而這也就引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蘇聯為什么不真的對我國動手的原因...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蘇聯的麻煩

蘇聯不肯履行和越南的同盟條約,不愿意對中國動手,最為直觀的原因主要就是因為美國。就在我國決定對越南動手之前,就剛好完成了和美國的建交,而美國的卡特政府其實也是清楚我國的計劃的。想要攔下我國,但是偏偏又攔不住,最后只能配合我國。

當時美國是同時譴責了我國和越南,要求我國從越南撤軍的同時要求越南從柬埔寨撤軍,同時還反對蘇聯將戰(zhàn)爭繼續(xù)擴大化,也就是不同意蘇聯直接介入中越戰(zhàn)爭。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最后我國從越南撤軍,相當于給了美國一個面子,雖然這件事其實是兩家早就商量好的,因為我們當時判斷蘇聯如果真的對我們動手是需要一個月的準備時間的,但是越南一下子就被架在那了。

這種情況下,蘇聯自然不能繼續(xù)對我國動手,而除了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是我國主動進攻之外,后續(xù)中越戰(zhàn)爭中的全部步驟,則都是越南一方主動挑起的,我們則始終呼吁越南和我們重新進行邊境談判,蘇聯自然沒有理由繼續(xù)對我們動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不過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因為當時勃列日涅夫正準備對阿富汗的阿明政權動手,所以不能將大多數兵力用于對付我國,而是要將大多數兵力投入阿富汗,我們則正好趁著這個機會打了越南一頓。在后來,蘇聯便落入阿富汗戰(zhàn)爭泥潭,再也無法自拔,更沒有余力對我國動手...

參考資料:
《蘇越同盟視角下蘇聯對于中越邊境戰(zhàn)爭的應對政策研究》 查宇睿
《“間接消耗戰(zhàn)略”:20世紀80年代中國對蘇聯安全戰(zhàn)略再考察》 樊超 王珂
《1979年中越邊境沖突中的美中蘇三角關系》 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