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來,一股“沉浸式宮廷宴”的體驗之風在全國刮了起來。
透過 社交平臺一篇篇“進宮吃飯”的分享帖可以看到,食客換上漢服妝造,在宮廷禮儀“服侍”下,一邊欣賞著沉浸式表演,一邊品嘗著珍饈美饌,這種“君王般的快樂”使得人們打卡熱情不斷。
各地食客在“宮里”就餐

來自北京的「宮宴」號稱全國首創(chuàng)的“漢文化美食劇場”,于2020年8月成立,其按照古籍記載要求,從宴、食、禮、樂等方面打造了“禮中有食、食中有禮、因禮而食、食中講禮”的雅宴場景。

發(fā)展至今,宮宴先后落地了北京、上海、杭州。每家門店在視、聽、味覺的三重盛宴同時,也結合地域文化進行延伸做內(nèi)容創(chuàng)新。以今年最新亮相的杭州宮宴為例,其演出整合了良渚文化、宋韻文化,目前的宋朝主題也融入了蘇東坡這樣在地符號鮮明的人物故事。
另據(jù)了解,宮宴每個季度都會更換菜品和演出,以展示不同時期的歷史文化。
除了宮宴,國潮風行的文化背景之下,各式美食與藝術交融的沉浸式主題餐廳紛紛在全國各地亮相。

「敘宴」自去年5月在上海開設首店以來,便在全國快速擴張,目前已經(jīng)落子北京、杭州、深圳、臺州等七個城市。

除了唐代主題的《長安賦》、宋朝系列《汴梁錄》,杭州特別策劃的《臨安錄》、臺州特別策劃的《新安賦》等演藝,敘宴最近還結合大熱的哪吒IP,在上海推出了哪吒主題的沉浸式餐秀,融合舞蹈、器樂、情景表演與光影技術,讓消費者能夠以電影同款妝造化身劇情參與者,強化互動體驗。

成都的「蜀宴賦」,是全國首家以蜀地文化為背景的全景沉浸式漢文化主題餐秀,結合先秦、兩漢、唐宋、明清六朝六代特色文化,通過樂宴舞秀、光影餐秀、漢服走秀還原古人迎賓、獻賓等“用餐三禮”,配以與朝代相呼應的菜品、器皿、妝造服務,營造了“一朝步入畫卷,一宴夢回千年”的氛圍感。

在杭州擁有4家餐廳的「宋宴」,聚焦宋朝傳統(tǒng)飲食文化,每家門店都各特色。其中,還有與西湖游船共同打造的宋韻船宴,消費者不僅能領略西湖美景,還能欣賞與宋文化相關的歌舞表演。

位于西安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qū)的「樂宴·盛唐」,更是根植于西安本土的唐文化,以美食為媒,以歌舞為介,用文化搭橋,憑借沉浸式的餐飲體驗、精致的唐食佳肴,精彩的唐風演藝,為廣大食客們帶來一場難忘的視聽盛宴。據(jù)了解,其從面世以來,已舉辦近千場宮廷盛宴,接待了8萬余位海內(nèi)外賓客。
當然,還有南京的「金陵華夢」、重慶的「華禮宴」等一系列沉浸式主題餐廳如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不斷挖掘和創(chuàng)新地域文化,展現(xiàn)出國潮文化的強大生命力。
人均四五百的“表演餐”為何火
通過觀察這些“宮廷宴席”不難發(fā)現(xiàn),它們往往有一整相對固定的流程——
首先,消費者需要提前預訂座位,一些熱門的甚至需要早早預訂。目前,宮宴的三家門店在五一期間除包廂外的座席幾乎已訂滿。

而在座席的選擇上,不同位置價格也不同。例如,杭州宮宴的春日午宴普通席為398元/位,如果要去到第一排、第二排,則分別需要再加200元、100元;深圳敘宴的單人午膳則是區(qū)分了VIP坐席、普通坐席和特價坐席,分別定價為498元、398元、338元。
其次,到了用餐當日,妝造也成了不少食客的沉浸式體驗的重要選項。至于費用,多數(shù)品牌需要單獨付費妝造,價格多在100-200元這一區(qū)間。同時,也有一些門店還會為食客提供收費攝影、攝像產(chǎn)品。

最后再用餐環(huán)節(jié),便是以一道菜搭配一個節(jié)目的形式,通過特殊禮儀、特色表演、特色餐飲、特色活動,形成一整套的“食禮”文化。
顯然,沉浸式宮廷宴這類演藝式餐廳悄然興起,背后有著多方因素驅(qū)動。
從消費者層面來看,新一代更注重消費過程中的個性化、社交化與參與感。沉浸式宮廷宴提供的互動體驗,精準契合了年輕群體的消費需求。加之快節(jié)奏的生活讓人們十分渴求短暫逃離現(xiàn)實的“避風港”,沉浸式宮廷宴的古風雅韻場景,也能夠讓人們在一定程度上收獲“治愈系”的消費體驗。

因此,不少消費者愿意為這樣的獨特體驗付費,并通過社交媒體分享自己的消費經(jīng)歷,從而帶動更多人加入,形成消費潮流。
而從市場角度看,古風經(jīng)濟其實在近幾年滲透到了消費的方方面面,沉浸式宮廷宴則是進一步放大了其商業(yè)潛力與文化價值。一方面,品牌通過文化+餐飲的模式,與用戶之間建立起更深層次的精神溝通,實現(xiàn)品牌與用戶之間的交流;另一方面,亦通過“1 + 1>2”的復合業(yè)態(tài)融合,延長了消費者的停留時間,還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消費增長點。
長紅之路道阻且長
“進宮吃飯”這件事看著熱鬧,但口碑卻是兩極分化。關于預約、妝造、體驗以及餐食等,槽點頻出。
例如,菜品被吐槽“連預制菜的水準都達不到”,妝造部分有人吐槽“管理混亂”、“敷衍”,表演也不乏“做做樣子”的存在。
如此看來,沉浸式宮廷宴因兼顧了餐飲、演藝、體驗等功能,對經(jīng)營者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更容易引發(fā)“踩雷”,淪為“打卡地”一樣的一次性消費。

隨著入局者越來越多,消費者對于這類餐廳的期望值也在不斷提高,對服務質(zhì)量、表演質(zhì)量、菜品品質(zhì)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對于沉浸式宮廷宴未來的發(fā)展,仍需從多個維度進行深度革新與優(yōu)化。
首先,文化與餐飲的融合不應該是符號的堆砌,而應深入挖掘地方歷史、文化元素,讓文化敘事更經(jīng)得起推敲。
其次,要注重創(chuàng)新。無論是表演形式、菜品研發(fā)還是場景打造,都要保持新鮮感。通過定期更換演出主題和菜品等,將一次性消費轉換成更高頻的消費。
更重要的是,要平衡好演藝與餐飲的關系,不能忽視菜品這一餐飲行業(yè)的核心要素,需在提升菜肴品質(zhì)、性價比的同時,注重場景體驗和特色服務,擺脫“華而不實”的標簽。
此外,還需重視顧客反饋,建立快速響應機制。通過線上評價平臺、線下問卷等方式,及時收集顧客意見,并針對進行整改。
唯有摒棄“重形式輕內(nèi)容”的思維,沉浸式宮廷宴才能跳出“一次性消費”的困境,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真正成為傳統(tǒng)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的優(yōu)質(zhì)載體 。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如需轉載請告知
作者 | 王菀
主編| 蘇蘇
圖片 | 來自各品牌官方渠道
「 贏商網(wǎng)新媒體矩陣 」

關注實體商業(yè)創(chuàng)新
新的一切都將在這里發(fā)生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