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嵐阿嵐

來源:阿嵐在做事

表面的說詞是“忙”,背后的潛臺詞是“你不值得我消耗時間”。

成年人之間,最好的關系紐帶其實早已不是純粹的感情,而是“價值屬性”,你的價值屬性高,飯局就是源源不斷的,誰都想和你鏈接。

但倘若你價值屬性不夠,想向上社交或是維系感情是很難的,畢竟大多數(shù)人心中都有一把尺,會把周遭人的社會價值評估出來,之后再去匹配相應的重視程度。

當重視程度不高的時候,約不出來就是答案。

這倒也談不上是過分現(xiàn)實,事實上,現(xiàn)在這個世界太多人都信奉價值本位了,也就是所謂的“社會達爾文主義”,或者說是“優(yōu)績主義”。

雖然聽起來很現(xiàn)實骨感,但這在某種程度上也確實是一種社會潛規(guī)則,你可以不認可,但至少可以了解它的運轉邏輯。

當你有了對“價值本位”的深度認知,就不會再用天真的方式去和他人談純粹的感情,你會看透世間的虛與委蛇,至于人性最善變的樣子,你也不必驚訝,那只不過是“價值本位”驅動的行為具象化。

我認為人是應該早點剝離掉對社會的美好濾鏡的,一旦你放下用學生思維去觀察世界,你就會清醒地看待一切“背叛”和“不告而別”,你所遭遇的一切抽象且不可理解的行為,通通是對方精打細算后堅定執(zhí)行的利益考量。

所以你可以“不世故”,但千萬要“知世故”,這樣當人生路上遇見小人擋道的時候,你才能有反制的手段和武器,不至于徒留自己在原地手足無措。

1

對所有關系的失望,是成長的開始

當你漸漸覺得,自己不對任何人抱有期待,不渴望外界的正反饋時,也許就是你開始飛速成長的關鍵期。

有人無比陶醉那種呼朋引伴的感覺,忍受不了生活里冷冷清清,任何時刻都希望日子過得有點動靜,這種說白了就是恐懼孤獨,尚且沒有獨處的能力。

一旦別人不關注自己了,或是一段關系走向了終結,自己內心就內耗崩潰,無法從關系里走出來,典型的把周遭關系當成是人生的主線。

事實上,人看似是活在錯綜復雜的人脈關系里,但歸根結底,最難的還是和自己的相處。這個世界上真正厲害的人基本都是對一切關系祛魅的,對外不混圈不討好,只是轉而深度探索自己。

很多時候你越是不在關系里執(zhí)著和沉淪,就越能保持清醒,不會因別人的只言片語而受傷,更不會因任何人的背刺而深陷絕望。

你開始有一種灑脫,就是允許任何人的離開。

其實只要你內在是富足的,不損害別人的利益,內心就可以有篤定感,相信一切關系都是用來滋養(yǎng)自己的,倘若背棄了這個原則,那便直接舍棄,從此不再糾纏。

你要明白,真正的成長,不是學會如何抓住誰,而是明白該如何放下誰。

人這一生,會遇見很多人,也會告別很多人,你要學會看清楚每段關系的本質是互相滋養(yǎng),還是彼此消耗。

凡是讓你感到疲憊、焦慮、不安的關系,哪怕再不舍,也該體面退出。

真正成熟的人,不會再以關系的多寡來定義自己的價值,而是把注意力收回來,專注打造屬于自己的精神世界和生活秩序。

2

別陶醉在任何一段有毒關系里

我一直都堅信有些關系是斷聯(lián)好過聯(lián)系的,假如有個人的出現(xiàn),唯一的作用是緩解你的孤獨感,但代價是讓你患得患失,給你一種憂心忡忡的感覺,那關系就沒必要繼續(xù)。

一個人生活質量的高低,來源于自處的方式和周遭關系的總和。所以你如果意識到自己應該活出主體性,不依賴任何一段關系的情緒供給和喂養(yǎng),你就可以守住自己的能量,實現(xiàn)本自具足的自洽狀態(tài)。

至于那些現(xiàn)實里你所討厭的人,完全沒必要撕破臉皮或是惡語相向,與其繼續(xù)在這種人身上賠付自己的心力和能量,不如安靜地轉頭走開,不來往就是。遇見那些動不動就喜歡吹牛的人,不必去拆臺。

遇見表面熱情但背地里虛偽至極的人,不必去證偽對方的真面目。遇見人品不端就愛侵犯別人利益的人,不必去和對方理論。

讓別人在自己的宿命里走下去,你只需要在意自己的因果,別人如何與你無關,你的時間和精力應該澆灌給自己,不必為了一個不重要的人大動干戈。

別人如果主動斷聯(lián)你,那也是好事一件,不必再去思來想去要恢復往來,當關系里的雙方價值不匹配的時候,遠離就好。

3

強者都在主動減少無效社交

時間花在哪里,結果就出在哪里。

我從來都不相信什么社交是改命的關鍵,結識牛人是很重要,但沒有基本盤的向上社交,本質上就是在浪費時間。

真正的強者,他們骨子里其實并不喜歡太諂媚的人,也不會青睞蠢貨,他們內心真正欣賞的,其實是聰明有悟性,有野心,且愿意走正道的發(fā)心正的人。

所以如果現(xiàn)階段你實力尚且不強,不需要去頻繁混圈社交,你能上牌桌的關鍵,永遠在于你能提供什么樣的價值。

很多人總是愿意忽略過程而執(zhí)著于結果,一門心思地想要靠走捷徑實現(xiàn)人生逆襲,這種愿望誰都有,但能實現(xiàn)的人幾乎寥寥。

這個世界上升的通道有千萬條,但唯獨不存在依賴自降身份和跪舔,沒有牛人愿意和修行尚淺的人為伍。

所以真正的向上攀登捷徑,其實就是潛下心來先修煉自己,把自己活成某個細分領域的專家,才更容易被牛人所發(fā)掘。

當然,除了漫無目的的向上社交很浪費時間外,過度向下兼容也不是有益的,那些需要你千方百計去兼容和維系的關系,本質上也是有害的。

且不說你在這個過程中浪費的時間精力,如果總是和水平不如自己的人過度攪合,到頭來也只會被同化,無法得到高效成長。

所以歸根結底,人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在進行一場個人修行,你能忍受這個獨處的過程,就能比別人更快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進階之路。

要知道,正是那些無人問津的時刻,才是支撐起一個人能最終悄然驚艷眾人的內在依托。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Photo by Alex Knight on Unsplash

— THE END —

本號致力于“好文”推送,并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所發(fā)內容僅供學習、交流之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或機構所有,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留言聯(lián)系。

【必學線上課程】

【全面專業(yè)系統(tǒng)的管理服務體系】

陪伴企業(yè)成長——幫助企業(yè)持續(xù)管理能力改進

輔導/微咨詢/實踐工作坊/定制服務

為組織賦能——幫助企業(yè)管理績效提升

線上/線下課程/專題內容

詳情請咨詢:

電話:010-65101109

微信:13811377374

提升管理功底,獲得更多管理思想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