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謝杰 曾業(yè) 劉彥君
4月29日,廣安建川博物館聚落正式開放。
“目前廣安建川博物館聚落一共有藏品老物件12萬余件,已經展出的有5萬多件。”四川省收藏家協會副主席、建川實業(yè)集團董事長、建川博物館館長樊建川介紹, 廣安建川博物館聚落有4個主題展覽和6個特色展館。
廣安建川博物館聚落項目,位于協興鎮(zhèn)協興老街,包括項目新建工程與老街保護性修繕工程,打造以紅色基因傳承和民俗懷舊為主題的村級博物館聚落。
行走在這個博物館聚落,不論是“對視—鏡界體驗館”“飛越巴蜀5D體驗館”等新建工程,還是“票證故事展”“老課本博物館”“連環(huán)畫博物館”“搪瓷博物館”“走進協興—協興史跡陳列館”“川劇博物館”等老街保護性修繕的6個主展館,都布局著各種老物件、文物,館藏品非常豐富。
讓我們跟隨記者的鏡頭,走進廣安建川博物館聚落的“三街五巷十館”,感受新浪潮和舊時光的碰撞。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川劇博物館內的經典劇目場景再現。曾業(yè) 攝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搪瓷用品使用場景還原。曾業(yè) 攝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0世紀80年代的搪瓷交易場景再現。曾業(yè) 攝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川劇博物館內的部分道具藏品展示。曾業(yè) 攝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川劇博物館外的“拋繡球”雕塑。曾業(yè) 攝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古代學堂場景還原。曾業(yè) 攝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對視——境界體驗館”內的幻境。曾業(yè) 攝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大哥大”使用場景和部分通訊工具藏品。曾業(yè) 攝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川劇博物館內的觀眾“打卡點”。曾業(yè) 攝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廣安名人“走”上協興老街。曾業(yè) 攝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充滿時代氣息的“搪瓷樹”。曾業(yè) 攝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雕塑與藏品共同還原過去的生活場景。曾業(yè) 攝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老課本博物館內的課本“插畫墻”。曾業(yè) 攝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幸福感滿滿的“笑臉墻”。曾業(yè) 攝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用磁帶藏品組成的展示墻。曾業(yè) 攝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