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諸多的名家能匠,皆是離世之后,受到世人贊譽和追捧,就拿書法舉例,王羲之、顏真卿生前,并未獲得過多關注,反而辭世后,閃光點被發(fā)現,奪得“書圣”和“亞圣”稱號。

除了上述2位,唐代有一位“自學天才”,因出身貧寒,被嘲“技法不純”,耗盡畢生心血,撰寫的草書巨著,也有人提出批評,然而,他去世數年之后,此帖竟然比肩《十七帖》,至今仍是學草的必備范本。

這位“奇才”就是孫過庭,家境清貧,官職低微,沒有名師指導,只能臨摹名帖,依靠天賦自悟,潛心研究“二王”20年,將其筆法和意韻,盡數掌握,為了造福后世,臨終之前,匯總畢生經驗和心得,編寫出《書譜》。

此作涵蓋理論、技法2方面,字字博大精深,“草法”純正,非常適合臨學,可問世不久,遭到質疑,竇暨說:“閭閻之風,千紙一類,一字萬同”。
好在宋朝,其字獲得正視,王詵反擊:“余固已深疑此語,既而復獲此書,研究之久,視其興合之作,當不減王家父子”,一向狂傲的米芾,也欽佩他。

曾說:“凡世稱右軍書,有此等字,皆孫筆也。凡唐草得二王法,無出其右”,由此可見,孫過庭草書之正統,比張旭、懷素水平還高,更值得我們學習,并且他曾奉武則天的敕令,寫出超越《書譜》的神作。

它就是《草書千字文》,孫過庭數次抄寫《千字文》,傳有諸多范本,傳承可靠,且筆法精妙的一幅,為乾隆嚴令禁止公開,《石渠寶笈》收錄的版本,原稿燒毀,唯有刻本傳世。

因奉敕拓刻,筆畫極為還原、細膩,全卷無一字缺損,與真跡相差無幾,字字氣力凝厚、筋骨遒勁,融合篆隸筆意,姿態(tài)圓融,質感古樸,瀟灑之中透著質樸、典雅的格調,美得十分高級。

此帖堪為草書界的“巔峰之作”,焦謂贊嘆:“頃見《千文》真跡,尤可以見晉人用筆之意。禪門所稱不求法脫不為法縛,非入三昧者,殆不能辦此”,時常臨摹,可以學到正統“草法”,夯實基礎,為日后臨學狂草,奠定基礎。

而今,我們對孫過庭《草書千字文》,進行1:1超高清復刻,采用博物館級別,12色微噴復刻工藝,與原作毫無二致,此品乃是手工經折裝,裝裱精細,使用翻折設計,便于臨摹和查找。

全卷加入現代字注釋,幫助初學者識讀,市面罕見,獨此一家,見此品如見原作,此品還有一款放大版,等比例放大,毫不失真,更易觀察細節(jié),若您喜歡可以點擊下方商品鏈接一觀。
作品為我店獨家版權,侵權抄襲者必究!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