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看鉛球比賽的時候,有沒有被運動員那渾身肌肉迸發(fā)、大吼著推出鐵球的畫面震到?

但是你知道嗎?那一顆在空中劃出弧線的金屬球,可不只是塊冷冰冰的鐵疙瘩,它背后藏著七百年前的炮火轟鳴,還有一群猛人把 “戰(zhàn)場訓練” 玩成世界頂級運動的熱血故事。
說到這里,相信熟悉我的粉絲一定能看出來,這一篇肯定又是奧運會時期寫的存貨,否則平時沒理由寫這種四年等一回的“熱門”項目。

不過,話雖如此,這次我還是把文章改了一下,并用一個新的AI制作了視頻,這也就不算炒冷飯了吧?

說起炒飯,那就不得不說咱們是有點跑題了,但咱跑題跑的再快,也還是不如這一群猛人跑的快。
這一群猛人來自1340年的希臘,只見那時硝煙彌漫,士兵們正相繼地抱著圓滾滾的炮彈往火炮里塞。要知道這些炮彈足有 16 磅重(約 7.26 公斤),沒把子力氣根本玩不轉(zhuǎn)。

為了讓士兵們打仗時動作麻溜,指揮官想了個招:讓他們用同等重量的石頭練投擲。
如何只是站在那里傻傻的扔,那多沒意思,于是他們就搞起了比賽,看誰扔的遠、扔的秒、扔的呱呱叫。

那位說了,扔個石頭咋就呱呱叫了呢?當然是他人吆喝聲了。他們沒想到的是,這種吆喝在近七百年后,竟成了奧運上的叫好聲。
其實,話說到這里還沒完,因為如果截止到這也無非就是個扔石頭比賽而已。
石頭一直扔到了 19 世紀,英國的殖民版圖遍布全球,號稱“日不落帝國”,在普天之下進行資源掠奪,他們搶的不止是物資,還有各地的文化,其中就有希臘的“扔石頭比賽”。

“扔石頭比賽”在英國人手里,被加進了很多規(guī)則,比如他們畫了個直徑 7 英尺(大概 2.13 米)的圓圈,規(guī)定只能單手從肩上把球推出去,落地區(qū)還得是個 90 度的扇形 —— 這才有了現(xiàn)代鉛球比賽的雛形。
說起來挺有意思,直到現(xiàn)在,鉛球的重量標準還帶著當年炮彈的影子,就連重量都基本一致。

可是,我們現(xiàn)在把這個東西叫“鉛球”,它真的是“鉛”做的嗎?

《十萬部冷知識》系列是隸屬于歪歌社團旗下《趣事唱談》系列作品的延伸板塊。
《趣事唱談》是由團長山東呼保義在2014年開設的一檔講故事為主的科普類作品系列,內(nèi)容涵蓋天文地理、名人傳記、古今中外等一些奇聞趣事。

最初是用歪歌的形式講述了鳳凰傳奇的成名路、張國榮的人生路,后來改變?yōu)槊摽谛阈问剑v述了抗戰(zhàn)時期、盤點春晚30年的發(fā)展等歷史。
后來,2017年在該系列下,開創(chuàng)了《十萬部冷知識》。
《十萬部冷知識》以普及冷知識為主,弱化故事的屬性,干貨滿滿。
該系列本來是做的橫屏視頻,由歪歌社團的歌手晗語錄制,早期一部作品要講述出至少七八個冷知識。
后來,為了適應短視頻平臺的要求,改版為手機用戶特別制作的豎屏短視頻,每部作品在15秒——1分鐘左右,每部只講述一個冷知識。該類作品先后由小米的AI小愛同學、科大訊飛的AI小芳錄制。

最終在2021年至今改版為由剪映AI機器人錄制,并改回橫屏制作(短視頻平臺不再強要求豎屏),并且視頻畫面也有三分之一的內(nèi)容由AI生成,不過AI的文字編寫水平目前還遠遠達不到要求,所以文字編寫的任務一直由山東呼保義完成。
此外,《十萬部冷知識》系列還有專屬歪歌宣傳主題曲,在這里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魔性洗腦神曲《聽我講冷知識》一聽就停不下來了(片段)
填詞:山東呼保義
演唱:晗語
原曲:SNH48《紅米打call歌》

畫家“達芬奇”
發(fā)明了打火機
鶴頂紅毒 都是誤傳
只是砒霜不純提煉
聽知識 漲知識
冷知識它最無敵
趣味的 冷知識
我來帶給你
聽聽冷知識吧
冷知識吧 冷知識吧
好聽最有趣
聽聽冷知識吧吧吧吧
趣味冷知識
我講給你聽
游戲中“馬里奧”
為何把帽子戴
阿拉伯數(shù)字
是印度人發(fā)明滴
大明王朝 洋槍火器
比英軍隊還牛逼

聽知識 漲知識
冷知識它最無敵
趣味的 冷知識
我來帶給你
聽聽冷知識吧
冷知識吧 冷知識吧
好聽最有趣
聽聽冷知識吧吧吧吧
趣味冷知識
我講給你聽
竹子也會開花
皇后稱呼來歷
咬舌不會死去
出生不靠運氣

七葫蘆娃的來歷
改自民間《十兄弟》
聽知識 漲知識
冷知識它最無敵
趣味的 冷知識
我來帶給你
聽聽冷知識吧
冷知識吧 冷知識吧
好聽最有趣
聽我講知識吧吧吧吧

趣味冷知識
我講給你聽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