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zhuǎn)自:人民網(wǎng)-貴州頻道
刷微信,忽見《天下中師生》文集正式發(fā)行,主編是王剛、肖開玉,由貴州教育出版社2025年出版。正思量間,手機“?!钡囊宦曧懀峭鮿偫蠋煱l(fā)來微信:“李老師您好,我們最近出版了大型文集《天下中師生》(第一輯,上、下冊),請李老師發(fā)地址和電話給我,我寄過來?!闭媸窍渤鐾猓邦瘉砹说脗€枕頭?!弊屛覜]想到的是,發(fā)了地址信息后,王剛老師竟親自把書送了過來,封面是淡藍底色,蒲公英白色紋樣輕飏,題寫書名《天下中師生》的是劉長煥。

《天下中師生》叢書?!短煜轮袔熒肪幬瘯﹫D
翻開書,就停不下來了,真可謂“愛不釋手”??粗袔熒鷤兊奈淖?,感受其“酸甜苦辣咸”五味雜陳的人生,他們敘述的故事、人物、事件、情節(jié)、情感、感觸、經(jīng)歷……好像就在眼前、在身邊,抬眼可見,觸手可及,文字的沖擊力卷起了人生記憶的狂瀾?!扳袢恍膭印薄熬拘闹础薄皻g欣雀躍”“揮之不去”“哭笑不得”……都是在閱讀《天下中師生》時的心境燭照,仿佛這些中師生從歷史、時代、文化、生活、記憶、過往……的大海里掬起一抷水,滴滴嗒嗒地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這種寫作和呈現(xiàn)自然直白,并不借助于華麗辭藻的堆砌或敘事技巧的精致,而是以質(zhì)樸的文字寫作鋪成,抒發(fā)著濃郁的泥土氣息和久違的粉筆味道,是這些中師生共同書寫的集體記憶,拙實而深沉地展示著他們其生、其見、其思、其慮……打開的是一扇那段歷史的窗口,鮮活真切、情真意切而扣人心弦。

李裴。作者本人供圖
閱讀《天下中師生》有暢快淋漓之感,確實是撬開了我塵封的記憶。這里至少有兩個原因:一是這部文集里的中師生作者有好幾位“熟人”,他們是我當年任教大學時的學生,其學習態(tài)度的積極認真,日常生活中的樂觀豁達,冷不丁冒出來的小幽默、小調(diào)侃,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另一是我曾經(jīng)的“教書”經(jīng)歷,那年月在習水縣東皇區(qū)天鵝公社大灣大隊大茶灣小隊“大土頭”農(nóng)戶當知青,因公社小學(有戴帽初中)教師短缺,便把我作為“民辦教師”去“上班”。這是一段注定難以忘懷的經(jīng)歷,其間,留下深刻印象而極為“麻酢”的是教“復式班”——兩個年級班的學生混合在一個教室里上課,我需要先交代這個班做作業(yè),再給那個班講課,最大的特點是“婆婆嘴”,“呱啦呱啦”說不停,有事沒事都在提醒同學們:別玩手里的鉛筆了、別東張西望了、看著黑板啦、別交頭接耳啦……。好在學生人數(shù)不多,完全可以應付。當然,要是人數(shù)足夠,也不用“復式”了。

肖開玉(左)、王剛(右)合影?!短煜轮袔熒肪幬瘯﹫D
我在這個小學當老師,算得是真正的“全科”,教授的課程,有政治、語文、地理、算術、畫畫、唱歌、軍體……。當時,被同事們刮目相看的,也是最厲害的可能就是“拼音”了,學校同事們的拼音能力和水平實在是上不了桌面,邊音、鼻音、前鼻音、后鼻音根本是分不清的,“牛”和“劉”肯定讀音相同,我會講解“爬坡的?!焙汀安慌榔碌膭ⅰ?。故事多多,這里不贅。驚訝于兩次到區(qū)、縣學校交流,總有老師同問——“你是師范出來的吧?”一次教辦組織全區(qū)民辦教師考試,我寫了題為《萬丈高樓平地起》的作文,得到當時縣一中“頂呱呱”的裴聲鸞老師的表揚,說了一句“嗯,有水平,孺子可教,必有前程”。那次,我還帶回一張語文科“第一名”的獎狀,夜晚煮茶聊天,同事冷老師慨嘆:“不是師范生勝似師范生??!”

李裴青年時代畫像。作者本人供圖
我讀《天下中師生》,首先看到的是他們的“教育回憶錄”,然眼睛離開書本后,卻深感他們并非拘泥于簡單的描述和回憶,他們所述的“現(xiàn)實作為”中,是有所超越的,特別是其中一些優(yōu)秀篇目,看到的其實就是一代人精神成長的史詩,由此再往“大”處聯(lián)想,這不就是一個民族教育啟蒙歷程的珍貴切片嗎?就我覽閱到的資料和自身的生活經(jīng)歷,存在于腦海中的“中師生”,應該算得是中國教育發(fā)展史上一個獨特的群體——也就是大約主要存續(xù)于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期間,由中等師范學校(簡稱“中師”)培養(yǎng)的、主要服務于農(nóng)村基礎教育的教師群體。這個群體是堪當那個時代中國基礎教育(尤其是農(nóng)村教育)的中堅力量的。回首看,是功莫大焉的。
結集出版《天下中師生》,一眾編輯老師,其編纂工作是充滿熱情、嚴肅認真、細致周全的,赫然是“中師生”的特點和情懷。其“公眾號”從2022年12月2日發(fā)布第一篇征文到2024年1月10日發(fā)布最后一篇征文,選其中106篇結集(參見王剛《跋》),呈現(xiàn)的是不同時代各?。▍^(qū)、市)中師生的憶述和自傳,所敘述的故事(事件、生活、事業(yè))娓娓道來,看不到驚天動地的壯舉,卻有水滴石穿的持久之力量;看不到高深莫測的空口白牙,卻飽含著教育最本真的智慧。這些文字之所以有活力,之所以打動人,恐怕其文字背后所含藉的“真”是主要的因素。把“真善美”作為人生的追求和目標,應是一種共識。人生在世,“真”為首,是第一位的,這恐怕無人質(zhì)疑,于歷史、文化、哲學皆然,教育更應如此。老師教學生,教學相長,共同學習進步,“真”是基礎和前提。王進老師的一段話說得十分真切、親切、自然,恐怕也是他長期從事教育工作的體悟和肺腑之言,他告訴同學們:要“誠以待人,敬以處事,待人真誠,凡事認真,并養(yǎng)成一種良好習慣和態(tài)度至關重要”。在這里,沒有“真”,還會有“其他”嗎?

李裴。作者本人供圖
讀《天下中師生》,直擊心扉的,是“記述的真實”。無論敘事還是議論,用的筆、用的力,都實實在在,不虛美、不飾過、不掩惡。他們的筆頭,從筆頭流出的文字,來自生活、來自經(jīng)歷,直抒胸臆,傾瀉而出。“當年的中師生,許多是品學兼優(yōu)、家庭貧困的農(nóng)家子弟,因為急于擺脫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命運,就選擇了報考中師(中等師范學校)?!保ㄐら_玉《序》)這是一道歷史時代真實的波瀾。遙想那時“吃了上頓愁下頓”的窘迫歲月,能夠只要考上就可得到“吃飯”還有一點點“補貼的錢”,畢業(yè)了就會擁有“購糧本”,當時一些人“已經(jīng)打聽清楚,中師就是鐵飯碗,吃購糧證,從讀書開始,就是國家給飯吃。”(孔德林《鐵飯碗》)這對于蕓蕓眾生,是有多大的吸引力啊!他們在時代生活中的行為和內(nèi)心的真實,看一看符號同學敘述的“混吃混喝”可見一斑——“老板問我們吃什么飯,我就隨便指著這位女同學說,跟她的一樣。這位女同學吃完后,順便把我倆的錢也一起付了。我們表面客氣地推辭著,內(nèi)心卻樂翻了天:哈!賒飯不如蹭飯?!保ǚ枴稁煼渡铈i憶》)把這種“行狀”白紙黑字寫出來公之于眾,是需要清醒認識和敢于審視自己“過往黑暗”的勇氣的,有啥說啥,最是難得。
讀《天下中師生》,印象深刻的,是“情感的真摯”。他們對教育、對生活的那種熱忱,幾近于天真,連夜徒步家訪,煤油燈下備課,虔誠于知識,關愛著學生,執(zhí)著于教書(也可曰教育事業(yè))……其中飽含的情感真實得令人感佩,彌足珍貴。之所以珍貴,是因為沒摻雜半點功利計算,說其是一種純粹的精神投入,一點也不為過,甚至可以說是享受著顏子“清貧中自有樂趣”的境界?!耙压实男ぶ緦嵪壬?,生前人氣最旺。臨終前一周已說不出話,便靠在床頭,顫抖著雙手,把能記起的學生名字按縣分類,一個一個地寫在筆記本上,放在枕邊。臨終前兩三天,他把筆記本一頁一頁地翻開,看著學生的名字,露出會心的微笑……”(包順武《我的耕讀師范》)這種情感,真摯得令人落淚,“學識淵博,才華橫溢,愛生如子,是老師們共同的風范”。他們“住在‘嘎嘎’作響的木質(zhì)吊腳樓上,煤油燈發(fā)出昏黃的光,搖曳閃爍,似乎隨時可能熄滅……夜的山鄉(xiāng),寂靜異常,但聞蟲聲唧唧,蛙鳴陣陣,偶爾幾聲犬吠打破山村的寂靜,靜得有些怕人?!保S平科《匆匆那年,回味無限》)毫不夸張地說,這直接就是寫我在天鵝小學當“教書匠”時,住在木樓里的夜晚情景。那種時候,最記得的是,心里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把課教好,如何讓學生學到更多知識,哪一位學生有哪樣問題,該如何去辦……這里有一種執(zhí)著的熱愛,是對把書教好的一種真摯情感。當年的我,當年的中師生,大多單純?nèi)绱?,并無多念。

肖開玉(左二)、王剛(右一)與中國作協(xié)原副主席、著名作家葉辛(右三)、貴州作協(xié)副主席高宏(右二)、上海電影制片廠導演葉田(左三)、《山花》雜志社辦公室主任韋明殿(左一)等合影。《天下中師生》編委會供圖
讀《天下中師生》,難以忘懷的,是“態(tài)度的真誠”。這是中師生們最為突出的一種精神氣質(zhì)。他們不避諱自己的局限與困惑,承認自己的不完美,卻依然全力以赴,沒有高深的教育理論懸于頭頂,而是靠著接地氣的實踐智慧,用真誠去喚醒和陪伴,點燃農(nóng)村孩子對知識的渴望。面對“80多個孩子擠在一間教室,烏煙瘴氣地拍桌子、打板凳對我表示歡迎”的狀況,“看著那一張張稚嫩的臉,熱血沸騰的我暗暗發(fā)誓:一定要把班級的學風扭轉(zhuǎn)過來?!崩蠋熞哉嬲\的態(tài)度,迎難而上,正視困難,想方設法,解決問題,“一個多月以后,我和學生們終于由最初的‘敵人’變成了‘朋友’?!保ɡ畹ぁ犊嗨饷纭罚┧麄兊男睦?,“既然讀了中師……就做一片綠葉吧……去蔥蘢孩子們的夢想。青春涌動的激情還在,我?guī)ьI全校師生相繼開展各種活動:讀書、體育、學科競賽、國旗下講話教育、圖書角、閱覽室、少先隊活動室……學校慢慢成為孩子們喜歡的有趣的地方。”(賴加?!肚衣牷ㄩ_》)真誠換來瑯瑯讀書聲,驅(qū)趕了山村小學工作的艱苦和寂寞,日子安靜又充實。
讀《天下中師生》,激勵奮斗的,是“追求的真理”。那個時代,中師生走進一間間鄉(xiāng)村教室,帶去了語文數(shù)學知識,更帶去了一粒?,F(xiàn)代文明的種子。他們在城鄉(xiāng)差別巨大的年代,成為連接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橋梁,而其自身也完成了身份轉(zhuǎn)變。在這一過程中,通過一個個具體而微的教育實踐(案例、事例),證明著教育的真理不一定存在于宏大的理論體系中,而是就在日常的教育交往里。在當時物質(zhì)條件極端受限的情況下,他們無形中成為教育最本質(zhì)的東西——“人的成長”的“守護神”。在他們的實踐中,我們看到了關于“什么是好教育”的樸素答案:也即教育是心與心的交流,是生命對生命的影響,是在于培養(yǎng)完整的人。追溯歷史,我們看到,“那些年,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如火如荼。得益于中師教育‘萬金油’培養(yǎng)目標——把中師生培養(yǎng)成什么學科都能上的‘全能型’教師,得益于興仁師范對學生‘三字’(鋼筆字、毛筆字、粉筆字)‘兩畫(話)’(簡筆畫、普通話)基本功訓練的重視。”(張梆勝《此生甘為“萬金油”》)“說中師生是‘萬金油’一點兒也不為過。但我們這個班,是融合了文秘、幼師和中師課程的綜合型班,可謂‘萬金油’中的‘萬金油’,雖然這些課程都僅僅是了解皮毛,但今天看來,對于一個人的成長,還是十分有意義的。最起碼,能讓我們多元發(fā)展?!保杓病度松缱^山車》)時代“無心插柳”之教學設計與安排培養(yǎng)出來的中師生,事實上成就了一代學生全面完整的“柳成蔭”。今天來看,也可算得功德一樁。

李裴。作者本人供圖
讀《天下中師生》,難能可貴的,是“付出的真心”。這或許是最持久的價值所在,教育終究是一項需要用心的事業(yè),無論技術與手段如何進步,其核心始終是人與人的相遇,是心靈的對話,是播種希望而非僅僅傳授技能的過程?!敖逃褪且豢脴鋼u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保ㄑ潘关悹査埂妒裁词墙逃罚┲袔熒鷤冋嫘母冻?,都是體現(xiàn)在具體的教學實踐、與學生們的交流交往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點,幫助他們克服缺點,讓他們成為有品德有才能的人……引導孩子們有孝心,有愛心,向美、向善、向上。我很慶幸自己當初選擇中師,有了這個傳播美的陣地?!保ㄍ跹段遗c父親是校友》)畢節(jié)地區(qū)第一個獲得記者職稱和第一個加入中國作協(xié)貴州分會的中師畢業(yè)生,是年屆88歲長壽的高致賢,我讀過他的諸多文字,他是一位始終精神飽滿,對工作、對生活,用力、用情真心付出的老先生,他說:“在我四十一年的工作中,最有成就感的是白手起家創(chuàng)辦農(nóng)業(yè)中學的那段時間。”“幾十年風雨兼程,我們愛過,我們恨過,我們得過,我們失過,我們拼搏過,我們享受過?!保ǜ咧沦t《50歲那年,我領到了中師畢業(yè)證》)這豈不是一種自存真心又付出真心、回顧一生真心相擁的中師生的自豪嗎?
當今,中師生群體逐漸淡出歷史舞臺,他們用青春、激情、堅守和勤奮留下無數(shù)改變命運的教育故事,更是用實踐和精神留下了一筆關于如何做好教育、如何真正做教育的精神遺產(chǎn)。這是對一代人青春的記錄,也是對教育史的珍貴反思。讀到校友李林(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撰寫的《天下的中師生,中師生的“天下”》一文,感慨系之,“論”與“述”扎實而深刻,其“個體的生命史”“群體的奮進史”“教育的傳薪史”“時代的轉(zhuǎn)型史”之四層相互交織的歷史敘事“立論”,頗有見地,令人解頤。站在當下,我作為一名教過小學、中學、大學,帶過研究生的教師,閱讀《天下中師生》確實是有一種別樣的感動,許多“歷史記憶”的教書畫面,眼前在《天下中師生》里活靈活現(xiàn),其中的滋味,可能非個中之人能體會。我想說,在今天,我們不應忘記曾經(jīng)有一群人,用最樸實的堅守,托起了億萬農(nóng)村孩子的未來,他們是值得銘記的。(文/李裴)
附:李裴簡歷
李裴,筆名裴戈,長期從事文字研究工作,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參與創(chuàng)辦《杜鵑花》地質(zhì)文學期刊并擔任副主編,已在《人民日報》《求是》《光明日報》《文藝理論研究》《當代文藝思潮》《文藝評論》《當代文壇》《上海文論》《山花》等國家和省級數(shù)十家報刊雜志發(fā)表理論、評論、散文、詩歌等各類作品500余件??偛邉潯吧岵坏绵l(xiāng)愁離開胸膛”長詩20部、“長詩書寫大英雄”長詩20部、“相約2020·詩寫脫貧攻堅”20部、“詩意紀實·鄉(xiāng)村振興”6部、“紅軍走過我家鄉(xiāng)”長詩9部,《貴州詩人40年》及抗疫詩集《盼你春天歸來》等。出版著作《小說結構與審美》《痕跡的顏色》《美有靈犀》《酒文化片羽》和《若有所思》等個人專著,主編《李發(fā)模評傳》,并獲省哲學社會科學獎和第六屆貴州省文藝獎。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