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趙世峰
趕集是早年間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項活動,后來隨著城市化進程,大集逐漸淡出了市民的生活。近年來隨著傳統(tǒng)民俗的回歸,集市也再度興起,圖畫書《逛大集》所展現(xiàn)的就是富于濟南特色的“黃河大集”。

《逛大集》是濟南本土畫家楊鵓的圖畫書最新力作,以質(zhì)樸溫厚的圖文敘事再現(xiàn)了黃河流域傳統(tǒng)的集市風貌,帶領(lǐng)孩子們感受濃郁的地域文化氣息,感知“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的可愛中國。
故事以大寶“學藝”作為線索,隨著大寶、二寶兩兄弟的腳步,將大集的人文風景一一呈現(xiàn)。

圖畫書的重點自然是“圖畫”。翻開《逛大集》,環(huán)襯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兩座山峰,老濟南人一眼便可認出那是濟南“齊煙九點”之二的鵲山、華山,也一下就會聯(lián)想到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圖》。
正文的第一頁是一幅跨頁長圖,在鵲山、華山的映襯下,一座高高的牌坊,上書“黃河大集”,拉著各種年貨的車輛和趕集的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

楊鵓老師自述自己的美術(shù)生涯就開始于小時候的“捏泥巴”,上大學后還常在集上寫生,黃河大集里自然少不了的面塑、泥塑。
隨著畫面的鋪陳,頗具濟南特色的“甜沫”“油旋”“長清大素包”“糖炒栗子”等小吃,“章丘大蔥”“洛口醋”“平陰玫瑰”等特產(chǎn),“山東快書”“兔子王”“酸蘸兒”等非遺技藝,都在畫中一一展現(xiàn)。

《逛大集》這類的圖畫書最適合小讀者“尋寶”。一方面在人群里“找”主人公,隨著主人公逛大集,小讀者會發(fā)現(xiàn)很多自己吃過、看過、玩過的東西,有一種相識感;另一方面,細心的小讀者還會發(fā)現(xiàn)作者留的“伏筆”、埋的“彩蛋”。比如,故事開始不久有個跟章丘大蔥比個兒的小朋友,在后面的畫面中多次出現(xiàn),還有抱著鮮花和金魚的父子倆等等,都會成為小朋友閱讀時的“驚喜”。

故事的靈感來源于作者打小的記憶。他的一個兒時小伙伴就曾在集上跟著一位老師學畫畫,作者將大寶學木版年畫作為故事的線索,也在表達文化和傳統(tǒng)的傳承。而集上直播賣貨的場景,則將傳統(tǒng)與時代相融合,暗示了傳統(tǒng)文化的強大生命力。

為了讓今天不熟悉大集文化的小讀者以及外地的讀者“看明白”,作者還特意加了一個《“趣”逛大集,體驗文化之旅》的小折頁,詳解了書中17處地域文化和特產(chǎn),如同一本貼心的“導游手冊”,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濟南及山東的民俗風情。
集市展示著當?shù)氐拿袼罪L情,承載著歷史和文化記憶,也是一代人的情感記憶。難怪作者說《逛大集》完成了自己的一個夙愿。
如果您喜歡索菲爸爸親悅讀欄目,或者您有任何關(guān)于親子閱讀相關(guān)的問題,歡迎您來情報站告訴我們~
【參與方式】打開齊魯晚報官方客戶端――齊魯壹點,在情報站發(fā)帖+文字/圖片/短視頻/音頻上傳即可,快來齊魯壹點跟隨索菲爸爸,與您的孩子共度美好時光吧~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