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說:
“世事洞明皆學(xué)問,人情練達(dá)即文章?!?/strong>
人生不過是一場修行,只有把自己修煉到位了,把自己磨練出來了。
如此,才能在世事里,在人情上,讓自己做到說話留口德,做事留善心,做人留后路。
就像稻盛和夫在《活法》里說的:
“人生就是一臺戲,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人生的主人公。
不僅如此,這臺戲的編劇、導(dǎo)演、主演都由自己來擔(dān)任。
我們的人生這樣自導(dǎo)自演的機(jī)會只有一次?!?/strong>
人生如戲,我們每個人都在其中演戲,只有看遍人間萬象。
如此,我們才會對人生抱著更多的期待,存留更多的希望。
最終,好好善待自己,善待自己的生活和人生,同時也懂得理解別人,包容他人。
這樣我們才能夠越來越熱愛生活,珍惜人生,讓自己也能夠過得越來越順心自在,從容美好。

說話留口德
其實,一個人嘴里說出什么樣的話,說明他有什么樣的思想和人格。
一個人嘴巴里吐出來的話,就是他的人生。
你要相信,只要一個人能夠好好說話,其實是可以改變命運(yùn)的。
太多的人,口無遮攔,心直口快,說話不經(jīng)過大腦,甚至常常特別沖動,暴躁。
于是,喜歡懟人,喜歡嚼舌根,甚至各種各樣難聽惡毒的話,都會表達(dá)出來。
這樣,就會給人一種沒有口德的印象。
章巖說:
“什么是口德?口德就是嘴巴要積德,嘴下要留情。
所謂積口德,就是不說別人壞話,不惡語中傷別人?!?/strong>
正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不懂好好說話的人,說話沒有口德的人,一定是越來越?jīng)]有朋友,也會得罪越來越多的人。
只有管好自己的嘴巴,做好自己的事,不要靠嘴巴去傷人,去氣人。
這樣,大家才會尊重你,理解你。
學(xué)誠法師說過:你說的話,其實就是別人眼中的你。大家都想改變自己的命運(yùn),好好說話,就是改變命運(yùn)。
說話的時候,懂得拐彎,懂得留德,久而久之,才能夠積攢得好人緣,得到更多的來自他人的關(guān)注,關(guān)懷。
大家也才能夠其樂融融地相處下去,自己也不會因為說話不小心,從而得罪別人,浪費(fèi)時間。

做事留善心
柯南·道爾在《福爾摩斯探案》里說:
“世上到處都是明顯事,只不過沒人留心罷了?!?/strong>
一個做事留心的人,一定是能夠變得越來越出色,優(yōu)秀的。
在這個世界上,聰明的人很多,但是留心的人卻很少。
因為太多的人,喜歡走捷徑,急功近利,總想著一步登天。
于是,根本不可能讓自己留心當(dāng)下一些新奇的,新鮮的事情。
與此同時,也根本沒有耐心去做好自己應(yīng)該做好的事,以及該做好的準(zhǔn)備。
羅伯特·賴特說:
“所謂“正念生活”就是留心、注意當(dāng)下發(fā)生的事情,用清晰、直接的方式體驗,
不要被各種精神困惑蒙蔽。停下來,聞聞玫瑰花香?!?/strong>
靠譜的人,一定會通過留心做事,注重細(xì)節(jié),給人一種吩咐有著落,做事有格調(diào)的印象。
這樣的話,我們最終才能夠贏得越來越多人對自己支持,對自己的認(rèn)可。
然后,對于自己而言,本身就可以讓自己在相關(guān)的能力上,專業(yè)度上,得到更大的反饋和提升。
每個人都想快速取得自己想要的人生成功,過上自己夢寐以求的生活。
可實際上,成功并不是說來就來了。很多時候只有靠自己,不斷留心觀察,用心執(zhí)行,堅持到底。
這樣我們才可以通過采取有效的行動,慢慢靠近自己想要看到的未來。
張德芬說:
“心想事成不是只坐在那里想,你必須要隨時保持警覺,留心宇宙為你帶來的種種機(jī)會。
憑自己的直覺,抓住每個時機(jī),采取有效率的行動。”
真正靠譜的人,或者說想要成為一名靠譜的人,其實并不簡單。
因為就像一個人在做一件事的時候,能否做到留心,其中的變數(shù)也是很大的。
很多人只會聽?wèi){感覺去做事,從來不是帶著負(fù)責(zé)任的態(tài)度,帶著更高規(guī)格的原則性去對待。
最后做人做事也更不靠譜了,生活的道路也越走越狹隘了。
做事要有善心,因為當(dāng)我們拿著一種真誠的態(tài)度,善良的品質(zhì)去對待事情的時候。
對方也能夠看到自己的用心程度,專注程度,自然也會更加認(rèn)同自己,認(rèn)可自己。
最終,因為自己做事足夠靠譜,同時也足夠真誠善良的話,自然能夠為自己的將來劈開新的天地。

做人留后路
做人留一線,日后好相見。
每個人都會犯錯,如果自己只會盯著別人的錯誤,甚至往別人的傷口撒鹽的話。
那么,這種錯誤的思維,低級的人品,日后就算是自己遇見同樣的困境,也絕對不會有人主動幫你。
真正聰明的人,一定是讓自己變得越來越有格局,活得越通透,越清醒。
然后,在人情世故上,懂得謙讓,忍讓,甚至是退讓。
《菜根譚》有言:
“路經(jīng)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處,減三分讓人嘗?!?/strong>
凡事都要讓自己保持一種足夠豁達(dá)的心胸和高遠(yuǎn)的格局,心胸寬廣一點,格局放大一些。
當(dāng)一個人真正做到了得饒人處且饒人的時候,就是給對方臺階下,也為自己留一條后路。
這樣,如同《道德經(jīng)》中說:“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strong>
我們只有在不斷地提升個人在認(rèn)知上,精神上,以及人品上的修煉,最終大家才能夠?qū)崿F(xiàn)真正的自我發(fā)現(xiàn),蛻變。
如此,收獲到精神上的豐收,也的確能夠讓自己做到更出色,更優(yōu)秀,也更成功。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