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作者 | 舟橡

來源 | 老子道德經(jīng) (ID:LZDDJ-1)

孔子云:“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

選擇什么樣的朋友同行,往往決定了你會成為什么樣的人。

人這一輩子,遇到真心待你的人不容易,但更難得的是遇到人品過硬的人。

他們或許不會說漂亮話,不會刻意討好,但一定會守住做人的底線。

那些值得深交一輩子的人,身上都有這三個特征。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論語》里說:“見小利則大事不成?!?/p>

眼里只盯著小便宜的人,永遠成不了大氣候。

真正人品貴重的人,寧可自己吃虧,也要守住心頭的分寸。

因為他們心里清楚,占便宜的本質(zhì),是透支自己的信譽。

與其為了一點小利喪失原則,不如守住良心,把福氣攢給后半生。

清朝年間,張謇曾受一位富商邀請到家中做客。

富商看中他的才華,想請他幫忙打理生意,臨走時硬要塞給他一包銀子做見面禮。

張謇再三推辭不過,勉強收下后卻一夜輾轉難眠。

他深知這錢背后藏著收買利用的心思。

第二天一早,他原封不動將銀子送回,留下一封信: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若為五斗米折腰,張某此生難立天地間。

富商惱羞成怒,揚言要斷他前程。

可張謇寧可去碼頭扛貨籌款,也不肯向不義之財?shù)皖^。

十年后,他憑真本事考上狀元,創(chuàng)辦紗廠、開墾鹽田,成了名震江南的“實業(yè)之父”。

而那位富商卻因勾結權貴被查處,家產(chǎn)盡數(shù)充公。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古語有言:“不為小利移目,不為小患易慮?!?/p>

蠅頭小利最能照見人心??傁胫急阋说娜?,往往會在更大的事情上栽跟頭。

那些能讓你放心交往的人,絕不會在錢上糊弄你,更不會在利益面前丟良心。

他們或許過得不算富貴,但絕對活得坦蕩實在。

和這樣的人交往,你永遠不必擔心背后捅刀,更不用害怕真心錯付。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增廣賢文》中講:“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p>

人活一世,最難得的是把別人對你的好銘記在心。

那些能把別人的善意放在心上的人,終會收獲更深厚的情誼與機遇。

知恩圖報的人,不是天生高尚,而是他們明白,別人幫你是情分,不是本分。

北宋年間,范仲淹曾在應天書院求學。

寒冬臘月,家庭貧困的他每天只能喝冷粥充饑。

書院山長晏殊偶然發(fā)現(xiàn)后,默默讓書院廚房每日多備一份飯菜給范仲淹吃,說是書院犒勞勤學之人。

后來范仲淹高中進士,雖身居高位卻始終記得這份恩情。

二十年后,晏殊因直言進諫被貶,昔日門生紛紛避嫌。

唯有范仲淹冒死上書說:“如果沒有晏公當年一飯之恩,何來今日為國盡忠之臣?”

他甚至將自家宅院騰出,接晏殊一家老小同住。

晏殊去世時,范仲淹已官至參知政事,卻堅持以弟子身份扶棺送葬。

有人勸他注意名聲,他含淚答道:“如果我連恩情都不敢認,這官袍穿著有什么意義?!?/p>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詩經(jīng)》有云:“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p>

這世上沒有誰幫誰是理所當然,能銘記恩情、加倍回報的真君子,最值得深交。

他們不會把恩情掛在嘴上,不會計較付出多少,卻總怕回報得不夠。

和這樣的人相處,永遠不會被辜負,心里總是踏實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圍爐夜話》有言:“敬他人,即是敬自己。”

真正的教養(yǎng),不是對地位高的人諂媚逢迎,而是對所有人都保持體面。

人品好的人,不會因身份高低區(qū)別待人,更不會把優(yōu)越感寫在臉上。

尊重不是做給誰看的表面功夫,而是發(fā)自心底的善意。

對待弱者不欺凌,對待貧者不嘲弄。

這樣的人,即便身處低谷,也能活得體面。

南宋年間,朱熹到泉州一帶講學。

當?shù)馗簧掏鯁T外仰慕他的學問,特意在家中設宴款待。

席間,王員外讓仆人端來名貴菜肴,自己坐在主位高談闊論,卻讓朱熹坐在下首。

朱熹默默吃完一碗白飯,起身告辭。

王員外不解地問:“先生為何不多用些佳肴?”

朱熹指著桌上說:“這一桌菜,抵得上農(nóng)夫三年收成。你讓我吃的是民脂民膏,我咽不下?!?/p>

后來朱熹受邀到鄉(xiāng)下講學,遇見一位老農(nóng)蹲在田埂上啃冷饅頭。

他主動上前攀談,老農(nóng)見他是讀書人,慌忙用袖子擦凳子,對朱熹說:“這凳子臟,您別坐?!?/p>

朱熹卻撩起衣擺坐下,微笑著說:“這凳子不臟,臟的是那些瞧不起莊稼人的心?!?/p>

此事傳開后,有學子問朱熹:“您為何對農(nóng)夫如此恭敬?”

他答:“圣賢書里寫的仁義道德,不是用來踩在腳下顯擺身份的,而是彎下腰才能看見的?!?/p>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孟子》中講:“敬人者,人恒敬之。”

看一個人是否值得深交,就看他如何對待不如自己的人。

那些在弱者面前趾高氣昂的人,骨子里根本不懂什么是尊重。

真正有修養(yǎng)的人,不會因為身份高低差別對待,更不會把優(yōu)越感寫在臉上。

他們的尊重不是左右逢源,而是刻在骨子里的教養(yǎng)。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古人云:“君子擇交如求師?!?/p>

選朋友和拜師一樣重要,人品不過關的,再有錢有勢也別深交。

走過半生才明白,最可貴的不是認識多少人,而是還有多少人值得你真誠相待。

人這一輩子能深交的,永遠是那些骨子里干凈、做事有底線的人。

他們未必光芒萬丈,卻始終溫暖純良。

點個 ,余生不長,請把真心留給那些不占便宜、知恩圖報、懂得尊重的人。

作者 | 舟橡,來源:老子道德經(jīng) (ID: LZDDJ-1),弘揚中華道家文化,替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百萬道家愛好者的聚集地!十點讀書經(jīng)授權發(fā)布本文,轉載請聯(lián)系作者。

主播 | 安東尼,朝鮮冷面下藏著一顆韓國燒烤的心。

圖片 | 視覺中國,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