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文 | 空紙

編輯 | 空紙

前言

就在最近,一項登上權威科學雜志《科學進步》的研究報告,2024年一年內大氣中的氧氣,居然“蒸發(fā)”了將近10億噸!

這個數(shù)字乍聽起來也許沒有震撼到你,但請注意,這種變化并非偶然,而是過去一個多世紀人類行為累積的“后果爆發(fā)”!

更重要的是,如果這一趨勢持續(xù)下去,地球可能會退化回24億年前,那是一個幾乎沒有氧氣、沒有復雜生命的世界!

我們正站在一個巨大轉折點的門檻上,氧氣在減少,而我們卻渾然不覺。

氧氣為什么會消失,這背后的“殺手”究竟是誰?

我們還有時間“止損”嗎?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氧氣減少是人類自己一手造成的

說到底,氧氣的流失并不是什么“天災降臨”,而是赤裸裸的人類自造的“人禍”。

《科學進步》(ScienceAdvances)上的這項研究毫不留情地揭示了真相:從1900年至今,人類在內陸水體周邊的各種開發(fā)活動。

從農業(yè)擴張、城市化蔓延、工業(yè)廢水排放,到水壩林立、氣候變暖正在聯(lián)手將湖泊、河流和水庫變成一個個“吞噬氧氣的黑洞”。

為什么內陸水域會變成“吸氧狂魔”?

原理其實很殘酷,水體中的營養(yǎng)物質(特別是氮和磷)因為農業(yè)肥料、生活污水等大量輸入,導致藻類和浮游生物爆炸式繁殖。

當它們大批死亡后,腐爛分解的過程會瘋狂地消耗水中溶解氧,最終讓整片水域變成“死水”。

這些本該作為生態(tài)循環(huán)一環(huán)的水體,不再釋放氧氣、支持生物,而是從氧氣的“貢獻者”徹底變成“掠奪者”。

在研究中拋出的數(shù)據令人心驚:如今,每年全球約有近10億噸氧氣,就這樣被這些被污染的內陸水體“吸走”,直接從我們賴以生存的大氣中剝離。

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毫無疑問,就是人類。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我們在自以為是的“發(fā)展”中干了些什么?

農業(yè)為了追求高產,不計后果地向土地傾倒化肥,結果這些肥料通過雨水沖刷全數(shù)流入河流湖泊;

工業(yè)與城市生活制造的大量廢水,有毒有害、未經處理便直接排入水體。水壩一座接一座,把原本自由奔流的水系切割得支離破碎,打破了自然自凈能力。

全球升溫則推波助瀾,讓水溫升高、藻類生長速度飆升……這一切構成了生態(tài)系統(tǒng)失控的完美風暴。

我們不僅在瘋狂排放溫室氣體,破壞地球溫度平衡,還在悄無聲息地蠶食我們呼吸所依賴的氧氣,這不是未來的災難預言,而是正在發(fā)生的現(xiàn)實。

如果不收手,我們不僅會失去清潔的水和肥沃的土地,更可能失去空氣中的氧氣。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地球正在悄悄“倒退”

氧氣的減少只是表象,真正讓人不寒而栗的是:這一切變化正將地球推回“史前時代”

24億年前,地球的大氣層幾乎沒有氧氣,那時還沒有樹木、沒有鳥類、沒有哺乳動物,甚至沒有我們人類,那時的地球,是一個“毒氣星球”。

而后,靠著光合作用的細菌不斷釋放氧氣,地球才慢慢擁有了可以支持復雜生命的空氣。

這場過程,被科學家稱為“大氧化事件”。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現(xiàn)在,科學家開始懷疑我們是否正在走上“反方向”——從氧氣豐富的現(xiàn)代社會,緩慢滑向一個缺氧、簡化生命形態(tài)的未來。

而且不僅如此,氣候變暖正在加速這個過程。《自然》雜志早在2021年就警告過:如果太陽輻射持續(xù)增強、大氣結構被破壞,地球可能重新回到“無氧時代”!

我們正在用碳排放“燜”住自己,也在用污染“耗光”我們的呼吸,數(shù)據不會說謊。

2024年,大氣二氧化碳濃度達到了80萬年以來的最高點,全球平均氣溫首次超過工業(yè)化前1.5°C的門檻。

南極冰川、北極海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化……氧氣減少的問題,并不是孤立事件,而是整個地球系統(tǒng)失衡的“前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人類真的還有退路嗎?

面對如此嚴峻的局勢,難免有人會產生這樣的幻想:是不是可以像科幻電影中的情節(jié)一樣,找到一個“第二地球”,轉移到別的星球繼續(xù)生活?

至今為止,人類不僅還未能在月球上建立永久基地,火星計劃中的人類登陸也是遙不可及。

就算我們擁有先進的科技,面對宇宙無盡的浩渺與嚴酷條件,任何妄圖在外太空重新構建家園的設想,都顯得過于天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那么,難道人類的未來只能在這顆星球上“等待滅亡”嗎?

答案并非如此悲觀,人類仍有機會“自救”,但是這個機會的前提是我們必須真正清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并付諸行動。

最根本的一點,就是控制全球變暖的源頭溫室氣體的排放,這一點不僅僅是某個國家或某個地區(qū)的責任,而是全人類的共同責任。

恢復內陸水域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給湖泊和河流恢復其天然的凈化能力,落實可持續(xù)農業(yè)、城市污水治理、森林恢復工程等舉措,不再用“發(fā)展”這個幌子掩蓋著破壞生態(tài)的行為。

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從自身做起,理性消費、節(jié)約資源、減少浪費,那么整個社會的力量將成倍放大,推動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進程。

人類唯一能夠依賴的,始終是我們自己,我們對自然的敬畏、我們的行動力、以及我們能否在這個星球上創(chuàng)造出可持續(xù)的未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結語

地球大氣氧氣每年減少近10億噸,這不是一個“遙遠的科學假設”,而是已經發(fā)生的現(xiàn)實,而更可怕的是,這個數(shù)字還在持續(xù)增長。

我們正處于一個關鍵轉折點,要么選擇改變,要么等著被改變,我們不可能再造一個地球,不可能搬家到其他星球。

唯一的出路,就是守住我們腳下這片土地、這片空氣、這片水。

人類已經從無數(shù)歷史教訓中學會一個道理:自然的報復,從不輕易到來,但一旦開始,就從不手軟。

現(xiàn)在的問題是:我們還愿意等到那一天嗎?

如果你也被這個問題震驚了,請把這篇文章轉發(fā)出去、評論你的看法,別讓“氧氣危機”成為下一場“人類滅頂之災”的開端!

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說出你的真實感受,一起為保護地球出一份力!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