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山市,有個遠(yuǎn)近聞名的小悶頭財主。這財主膝下育有五個閨女,時光悠悠,姑娘們不知不覺就都長大了。大姑娘和二姑娘滿心傾慕當(dāng)官之人,大姑娘嫁給了一位文官,此人出行坐轎;二姑娘則嫁給了一位武官,日常騎馬。三姑娘和四姑娘更稀罕有錢之士,于是都嫁給了做買賣的商人。家中就只剩下最小的五姑娘尚未婚嫁,此時的五姑娘也已年近十八九,到了該找婆家的年紀(jì)。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五姑娘模樣長得極為俊俏,身姿宛若水蔥般亭亭玉立,不僅生得漂亮,還心思聰慧,雙手靈巧。附近說媒拉纖之人,把他家門檻都快踩破了。倘若他家的水道口不堵住,即便是關(guān)緊大門,那些媒人恐怕都得從水道口往屋里鉆。給五姑娘介紹的人家,不是為官的達(dá)官顯貴,就是家財萬貫的富商巨賈,可五姑娘卻對這些人毫無興趣。原來呀,她的心里早已偷偷喜歡上了在自家扛活的小伙子。

這小伙子姓韓,比五姑娘大個一兩歲,剛二十出頭。他心地善良,為人忠厚老實,而且體格健壯,和五姑娘年齡相仿,兩人算是郎才女貌。

五姑娘的爸媽為人處世可有點“嘎咕”。平日里,給家中做活的雇工們準(zhǔn)備的伙食并不好。早晚都是稀得能照出人影兒的粥,到了晌午,也不過是貼幾個玉黍餅子,就著咸菜梗兒下飯。五姑娘對父母這般對待雇工的做法,心里很是不滿。

有一天,五姑娘的爸媽一同去趕集。老兩口走出家門半里多地后,她媽突然又折返回來。這是為啥呢?原來是忘了一件事兒。五姑娘看到媽媽回來,便好奇問道:“媽,你不是和我爸一塊去趕集了嗎,怎么又回來了?” 她媽回答道:“五丫頭,我剛剛忘了告訴你,今天給做活的貼玉黍餅子,再做點兒菠菜湯,咸菜拌大蔥就成?!?/p>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等媽媽一走,五姑娘立馬行動起來,抓緊把大豆子泡上。豆子泡好之后,她就用小磨子細(xì)心地磨起豆腐,又撈了小米干飯,精心做了一頓小米干飯豆腐腦兒。要知道,在那個時候,只有春天種地大忙,夏天拔麥子或是秋收這些農(nóng)忙時節(jié),東家為了犒勞做活的雇工,才會給準(zhǔn)備這樣一頓豐盛的飯菜。

晌午時分,五姑娘把飯桌穩(wěn)穩(wěn)地放在炕上,把飯菜一一擺好,便叫姓韓的小伙子過來吃飯。而她自己,則來到南門口,朝著南邊趕集的道路方向張望,時刻留意爸媽回來了沒有。

當(dāng)時正值春天,田野里還沒種上莊稼,視野極為開闊,一眼望去能看到好幾里地遠(yuǎn)。五姑娘遠(yuǎn)遠(yuǎn)就瞧見爸爸和媽媽邁著不緊不慢的步子,“哈叭哈叭”地走過來了??蛇@時候,她回頭一看,發(fā)現(xiàn)姓韓的小伙子還沒吃完飯呢。五姑娘心里著急,可又不好意思催促人家快吃,這可怎么辦才好呢?急得她在院子里直打轉(zhuǎn)兒。

就在這時,她看見院子里的草雞正歡快地啄著地上的雞食。突然,五姑娘靈機(jī)一動,腦海中冒出一個主意。她急忙抓了半瓢玉黍粒兒,又往瓢里添了幾把高粱和黃豆粒兒,隨后匆匆出了南門。沿著一條河溝子,五姑娘小心翼翼地把玉黍粒兒、豆粒兒、高粱粒兒,一路瀝瀝拉拉地撒了幾十丈遠(yuǎn)。做完這一切后,她才趕忙回到家中。

五姑娘的爸媽正走著,忽然看到道路上灑滿了玉黍粒兒、豆粒兒和高粱粒兒,還以為是哪個賣糧食的袋子破了,糧食漏了出來。老兩口對視一眼,二話不說,就把錢褡子放在道邊兒,貓著腰開始認(rèn)真地?fù)煊袷蛄?。這一撿就是老半天,直到把路面上的玉黍粒兒、豆粒兒和高粱粒兒都撿得干干凈凈,兩人才心滿意足,高高興興地往家走去。

而這時候,姓韓的小伙子早已吃完了飯。五姑娘手腳麻利地把筷子和碗都刷洗干凈,將原本準(zhǔn)備好的玉黍餅子、一摞箸子,一碗咸菜梗兒,一碗豆瓣醬,一碟大蔥以及一小盆菠菜湯,又重新整整齊齊地擺在了桌子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