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五一勞動節(jié),祝各位節(jié)日快樂。今年的五一節(jié),比往年多了一天假期,不是調休的那種假期,而是真的多休了一天。

五一勞動節(jié)的由來,原本就是為了紀念工人階級為了爭取減少工作時長,而進行的罷工、斗爭。

1886年,芝加哥的工人為了實現八小時工作制,舉行了大規(guī)模的罷工。罷工演變成暴力沖突,工人和警方互有死傷。后來為了紀念這一次斗爭,就把5月1號定為國際勞動節(jié)。

減少工作時長的努力,當然不可能輕而易舉,一次就成功,而是要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斗爭與妥協(xié),需要等待生產力一次又一次實現飛躍之后,才成為可能。

事實上,從企業(yè)的角度,也只有在勞動生產率大幅提升之后,才比較有可能在減少工作時間的同時,又維持著生存與營利?;仡櫄v史,就會發(fā)現,普通人的工作時長與勞動強度,確實是在隨著人類整體生產力的提升,隨著科技的進步而逐漸減輕。

今天我們中國的普通人,真實的勞動強度,一定是比一百年前,兩百年前,三百年前的先祖輕得多的。工業(yè)革命早期的普通勞動者,或者用現在大家愛用的詞——牛馬——所過的生活,是現在我們根本無法想象的。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年英國貴為世界頭號強國,但英國的普通勞動者過的是什么樣的生活?他們每天的工作時長不是8小時,而是16小時,除了吃飯睡覺之外的時間,幾乎全部時間都是在工作,勞累與失去自由的程度,甚至比農業(yè)時代嚴重得多。

當年英國是可以用童工的,十歲上下的孩子,就可以下煤礦挖煤。這些孩子長期在礦井里彎著腰干活,許多孩子在成年之前就患上佝僂病。當年歐美的工人爭取福利,往往是要付出鮮血的代價的,當年的資本家可不會跟他們客氣。這不是請客吃飯過家家。

馬恩他們正是在那個目睹大多數普通勞動者的這些慘狀,才會產生絕對平均的理想。

所有這一切,都已成為歷史了。不管怎樣說,相比之下,我們這一代人的勞動處境確實已經變得好太多太多了。

在勞動強度降低的同時,現代隨隨便便一個普通人,所過的生活,所能夠享有的精神或物質產品,在絕大多數領域都完爆一兩百年前最富裕,最有權勢的人?,F代絕大多數普通人所過的生活,都要比古代的皇帝好無數倍。

說這些,是因為我認為我們確實應該保持著理性的樂觀,世界任何時候都存在著許多問題,但確實是在越變越好,人類文明確實是在曲曲折折中進步。

今天我們討論危機、衰退、經濟不好,討論美帝發(fā)起的貿易戰(zhàn),可能讓整個世界的發(fā)展變慢……方方面面的問題,當然是存在的。但也應該承認,我們所講的這些危機,事實上是在說,也許不能像之前發(fā)展得一樣快,不能迅速累積很多財富。也許會停步不前,甚至略微倒退,但絕不是真的發(fā)生連飯都吃不上這類生存危機。

即使喜歡販賣焦慮的人們所講的那些危機全部都發(fā)生了,絕大多數人還是可以活得不錯,而且大概率在危機過后,會變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