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肯尼亞內羅畢的街頭,一家新開張的奶茶店門口排起了長隊。

穿著橙色圍裙的店員正用斯瓦希里語向顧客介紹菜單,柜臺后的機器嗡嗡作響,草莓奶昔和檸檬水的香氣飄散在空氣中。

這不是一家普通的奶茶店:招牌上的“雪王”笑瞇瞇地舉著冰淇淋,旁邊用英文寫著“MIXUE”。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是蜜雪冰城在非洲的第一家門店。

從鄭州街邊的刨冰攤,到肯尼亞的奶茶店,這個中國茶飲品牌用了28年時間,把“甜蜜蜜”的風吹向了全球。

而它的故事,遠比一杯奶茶更耐人尋味。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018年9月,蜜雪冰城在越南河內開出海外首店。彼時,誰也沒想到這會成為全球化的起點。

首日銷售額9681元人民幣的成績單,讓這個來自中國的小鎮(zhèn)品牌嘗到了甜頭。

在越南,蜜雪冰城打出了一套“組合拳”:67億越南盾(約合人民幣1820萬元)的低加盟成本、30平方米的小店模式,以及定向免加盟費政策。

這種“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與OPPO、vivo在東南亞的手機經銷網絡不謀而合。

印尼的蜜雪冰城甚至直接借用了手機經銷商的渠道資源,兩年內開出2000家門店。

當印尼年輕人用1.6馬來西亞令吉(約合2.4元人民幣)買到一支冰淇淋時,“MIXUE”的橙色招牌已悄然覆蓋了從爪哇島到巴厘島的街頭。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到2024年,蜜雪冰城的海外版圖已覆蓋11個國家,門店數量逼近5000家。

在越南,它用“狂加糖、放嗨曲、摩托車隨便?!钡牟呗哉鞣數匚浮?/p>

在泰國,雪王換上傳統(tǒng)服飾跳起潑水節(jié)舞蹈。

在韓國,戴著墨鏡的“嘻哈雪王”用RAP版主題曲洗腦年輕人。

這種“全球標準+區(qū)域定制”的模式,讓蜜雪冰城在東南亞現(xiàn)制茶飲市場拿下超30%的份額,單店日均銷量最高突破3000杯。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越南海防市,占地6.5萬平方米的蜜雪冰城工廠每天生產3萬噸糖漿。印尼雅加達的中央廚房,則為500家門店供應原料。

這些數字背后,藏著蜜雪冰城最鋒利的武器——用供應鏈基建搭建的護城河。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從河南焦作的檸檬種植基地,到緬甸的甘蔗直采協(xié)議;從與君樂寶合作的“雪王牧場”8000頭奶牛,到泰國的椰漿合作社,蜜雪冰城把中國市場的供應鏈經驗復制到全球。

當同行還在為跨境物流頭疼時,它已在東南亞建立7大倉儲中心,將越南門店的補貨周期壓縮至36小時。

這種“本地化生產+數字化管理”的模式,讓單杯成本控制在4元以下,即便在肯尼亞賣2.41元人民幣的冰淇淋也能盈利。

更令人驚嘆的是其“三級供應體系”:中國總部負責核心原料生產,東南亞工廠完成分裝調配,當地中央廚房負責最后一公里配送。

這套系統(tǒng)支撐著全球4.6萬家門店的運轉,僅2024年前三季度就創(chuàng)造出187億元營收。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一次,雪王又贏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菲律賓消費者為“功夫茶”系列買單時,他們買到的不僅是奶茶,還有李小龍電影里的中國功夫情懷,韓國門店限量發(fā)售的Kpop聯(lián)名杯套,讓追星族心甘情愿排隊三小時。

就連315曝光的“隔夜檸檬”事件,也因網友“真檸檬就是良心”的調侃意外提升品牌好感度。

而在肯尼亞,店員會特意強調:“我們的檸檬當天現(xiàn)切!”

這種文化融合不止于表象。

蜜雪冰城在印尼增設穆斯林祈禱室,在越南擴大堂食空間至20人座,甚至開發(fā)出含棕櫚糖的馬來西亞限定奶茶。

當泰國人喝著甜度超標30%的“齁嗓奶茶”時,他們不會覺得這是外來品牌,而是“本地人的正常糖”。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肯尼亞唐人街,一杯蜜雪冰城珍珠奶茶售價約30元人民幣。雖然比當地咖啡貴,但年輕白領艾米說:“這是周末聚會的儀式感?!?/p>

這種消費習慣的培養(yǎng),讓人想起二十年前的中國。

當時誰也想不到,街角的奶茶店會孕育出全球最大現(xiàn)制飲品企業(yè)。

但甜蜜之下亦有隱憂。東南亞本土品牌MOMOYO、Esteh Indonesia正快速崛起,日韓市場面臨貢茶、CoCo都可的激烈競爭。

蜜雪冰城在招股書中坦言:2024年海外單店日均銷售額同比下降5.3%,部分地區(qū)出現(xiàn)加盟商退出的情況。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不過,這個品牌似乎早有準備。

2025年初,蜜雪冰城通過港股IPO備案,計劃將66%募資用于東南亞供應鏈建設。

當肯尼亞門店嘗試用當地芒果、牛油果開發(fā)新品時,總部已在籌備非洲首個中央廚房——就像2018年那場始于越南的冒險,新的故事正在醞釀。

畢竟,從越南河內36平米的試驗田,到肯尼亞內羅畢的異國煙火;從“寒流刨冰”到全球第五大快餐連鎖品牌,蜜雪冰城用一杯奶茶改寫了中國品牌的出海敘事。

本文作者 | 老A
責任編輯 | 藍橙
策劃 | 藍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