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古以來,狐妖在文學(xué)大家的筆下,形象多變,好壞參半。
東晉時期,郭璞在《玄中記》中記載:“(狐)善蠱魅,使人迷惑失智?!?/p>
宋代朱熹也曾言斷:“狐,獸名……不祥之物,人所惡見者也。”
若不是蒲松齡,恐怕古人依舊談狐色變,唯恐避之而不及。
《聊齋志異》問世后,一個真摯、善良的狐妖奇女子形象,躍然紙上:她就是辛十四娘。
她的經(jīng)歷,堪稱現(xiàn)代女性獨立自主,勇敢追求自我的爽劇劇本。
" Type="normal"@@-->
辛十四娘是來自深山的狐女,因在眾多姐妹中排行第十四,故取名為辛十四娘。
小狐女年約15,和家人一同居住在寺廟中,生活有滋有味。
雖然身為狐妖,但是她心思淳樸,從未加害于人。
不久,平靜的生活,即將被一個世俗男子打破。
一日,辛十四娘領(lǐng)著丫鬟,踩著露水趕路,不巧偶遇廣平縣的馮生。
此人向來言語輕佻,沉迷酒色。
妙齡少女,一襲紅衣,惹得馮生暗生情愫。
傍晚酒醉歸來,馮生竟在辛十四娘的住所門前等待,希望再次邂逅佳人。
看見生人,辛十四娘含羞轉(zhuǎn)身,快步走進廟里。
馮生追隨心上人的腳步,進了寺廟,還趁著酒意,向辛家人自薦為婿。
辛十四娘見眼前之人略顯輕浮,便借父親之口,婉拒馮生。
沒想到,馮生毫無禮節(jié),肆意撩撥閨房門簾,隨即被趕出寺廟。
故事并沒有就此結(jié)束。
被拒之后,馮生騎著驢上路,結(jié)果迷失在一條陰暗的溪澗山谷中。
好在,他來到了祖母的弟弟,也就是薛尚書的府邸。
薛老太熱情地招待馮生,得知外孫的遭遇后,立馬派人將辛十四娘叫過來。
她指責小姑娘不懂事,還擅作主張,要求她和馮生當晚成婚。
面對突如其來的一切,馮生有點不知所措,但一想到可以抱得美人歸,他也無心多問。
辛十四娘聞言,沉默片刻,隨即回復(fù)薛老太:
“郡君之命,父母當不敢違。
然如此草草,婢子即死,不敢奉命!”
原來,此處是薛尚書的墳?zāi)埂?/p>
薛尚書去世后,官至五都巡環(huán)使,方圓百里的鬼狐都由他差遣。
強權(quán)不可違,辛十四娘不敢得罪薛老太,但誓死也要捍衛(wèi)禮節(jié)。
于是,薛老太只好命馮生回家挑選良辰吉日,擇日再娶。
破曉時分,眾“人”散去,酒醒的馮生才意識到,自己撞見陰魂。
新婚當天,辛十四娘一切從簡,既沒有敲鑼打鼓,也沒有設(shè)宴待人,隨身只帶了一只存錢罐。
相比于馮生的春光滿面,辛十四娘倒是面如平湖。
她知道,事已至此,自己是躲不過,也逃不掉。
只能先好好過日子,等待時機,再另做打算。


婚后,辛十四娘每天紡紗織布,勤快賺錢。
她既沒有豐富的社交活動,也沒有奢侈的物質(zhì)享受,就連異于常人的法術(shù),也從不外顯。
看似漫不經(jīng)心,實則藏而求穩(wěn),繼續(xù)觀察揣摩。
馮生自恃其才,盡結(jié)交酒肉朋友。
對此,辛十四娘曾多次勸諫,讓他遠離小人,以免滋生禍端。
誰知,幾次三番相勸,對方都不以為意。
辛十四娘一度想過離開,但始終放不下枕邊人。
為情所困,終將為情所累。
不久后,馮生因酒后猖狂妄言,得罪好友楚公子。
楚公子的父親是通政使,他以權(quán)謀私,設(shè)下連環(huán)套,讓馮生含冤入獄。
消息傳來,辛十四娘大失所望,卻沒有自亂陣腳,而是細心謀劃。
她深知,憑一己之力,難以洗脫馮生的冤屈。
于是,她一邊花錢上下打點,讓馮生少受點皮肉之苦。
另一邊終日奔走于親戚之間,試圖尋求支援。
此時,親眷避官不及,躲血親如避蛇蝎。
辛十四娘被拋進現(xiàn)實的漩渦,但她并沒有被冷漠吞噬。
“出則笑色滿容,料理門戶如平時?!?br/>
沉穩(wěn)之人做事,不顯山,不露水。
外無支援,內(nèi)無依靠,辛十四娘心生一計。
她打發(fā)丫鬟喬裝成風(fēng)塵女子,靠近外出巡游的皇上。
博得圣上的歡心后,丫鬟便以馮生之女的身份,訴說冤情。
皇上派人前往廣平縣,捉拿楚家父子。
在辛十四娘周全的安排下,馮生得以洗脫冤屈,重獲自由。
身邊人鋃鐺入獄,身為狐妖,辛十四娘并沒有使用幻術(shù),而是遵守凡塵俗世的規(guī)則巧妙救人。
這不僅需要膽識,更離不開堅強的心智。
越厲害的人,越懂得鋒而不炫,低調(diào)內(nèi)斂。
化解無妄之災(zāi),辛十四娘自然替馮生感到開心。
只是,她的心里卻浮現(xiàn)出了另一個聲音。


有過那么一段時間,自由和安分在辛十四娘心中無聲對峙。
終究,還是三綱五常占了上風(fēng),她覺得現(xiàn)在安安穩(wěn)穩(wěn)過日子,也不錯。
可馮生入獄這件事,讓她看見了凡世間的黑暗和蠅營狗茍。
“君被逮時,妾奔走戚眷間,并無一人代一謀者。
爾時酸衷,誠不可以告愬?!?br/>
三言兩語,道不清辛十四娘心中的無奈和苦楚。
既然無法反抗和改變,離開或許是最好的歸宿。
但想要徹底撕碎對凡間的眷戀,就要結(jié)束和馮生的姻緣。
待時而動的辛十四娘,早有準備。
先前,她囑托媒婆尋得一個良家女子祿兒,照顧馮生的日常起居。
緊接著,她又真誠請辭,可馮生伏地不起,言情誠懇地挽留妻子。
但辛十四娘去意已決。
當初,馮生迷戀辛十四娘的美貌,才執(zhí)意迎娶她。
令他沒有想到的是,沒多久,曾經(jīng)的美人容貌驟變。
一日色減,一月色衰,半年色黑,渾然像一個老太太。
這還不是最后的絕望。
一個月后,辛十四娘突然生病,任馮生多處尋醫(yī),都無濟于事。
很快,她便溘然長逝。
馮生悲痛欲絕,為妻子料理后事后,就與祿兒同寢共食。
對于辛十四娘的突然離去,他們未曾有過懷疑。
不久后,馮生家的老仆人在太華山竟然遇見了往日女主人。
眼前之人一掃昔日愁苦,騎著青騾,神采奕奕。
辛十四娘含笑,對老仆人說:
“致意主人,我已名列仙籍矣。”
原來,辛十四娘一心修仙,因此才不愿意嫁給馮生,更不愿受俗世所擾。
為了擺脫塵間,她精心策劃,又略施法術(shù),讓肉體病死。
名為病逝,實則修仙。
這次,辛十四娘用“藏”,贏回人生的主動權(quán)。
蒲松齡的筆下,不乏個性獨特的狐妖女子。
辛十四娘即是一位。
有人如此評價她:
“相比于含笑拈花、天真爛漫的嬰寧,和艷如桃李、冷若冰霜的俠女,她確乎是淡如煙、輕如云般的存在?!?br/>
縱觀辛十四娘這波折層疊的一生,你會領(lǐng)悟到一個真相:
或許,在這個世界上,真正厲害的人,本就有兩種。
一種是叱咤風(fēng)云的人,雷厲風(fēng)行,高調(diào)做事,收獲無數(shù)鮮花和掌聲。
一種是低調(diào)內(nèi)斂的人,堅守本心,不疾不徐,在緩慢中走向圓滿的人生。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風(fēng)光無限,但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像辛十四娘一樣,以一種隨遇而安的姿態(tài),面對人生無常。
縱然前途未知,命運起伏,我們依然可以不急于一時,不困于一處。
余生,愿你我都能熬得過低谷,受得住誘惑,在歲月磨礪中成就自己。
參考文獻:
《聊齋志異》“辛十四娘”形象的文化解讀,作者:萬麗
《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