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5月將至,楊梅、龍眼、荔枝等應季水果開始進入采摘階段,果園內(nèi)也漸漸洋溢果香。應季水果采摘期短、工作量大,每到這時總離不開一群“季節(jié)工”,或采摘、或挑揀、或搬運才將新鮮水果送到消費者手里。

“季節(jié)性用工”雖然滿足了用人單位靈活用工的需求,降低了用工成本,但也潛藏著靈活就業(yè)群體的普遍困境:口頭協(xié)議是否算數(shù)?工傷如何認定?工資被拖欠怎么辦?

果園送法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4月30日,在饒平縣的果林里,枝頭青紅相間的果實間,頭戴竹笠的采摘工人們正挎著竹簍穿梭,指尖翻飛處,飽滿的果實簌簌落入筐中。迎來了幾位佩戴法徽的特殊“訪客”。

“大哥,您知道口頭約定日結工錢,萬一雇主不認賬怎么辦?”針對勞動者權益保護、社保繳納等熱點問題,饒平法院干警們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工傷保險條例》以及此前審理的采摘工維權相關案例,提醒大家要注意簽訂勞動合同,在自身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時要敢于維權,更要善于維權,同時可以選擇在戶籍地或工作的地方參保。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期間,干警們傾聽法律需求,耐心解答工人們關于支付勞動報酬、工傷事故賠償?shù)确蓡栴}。

果農(nóng)謝叔感慨道:“我們就干些普通的活,有時候三五天,有時候摘完這個園子就換另一個頭家,沒想到里面還有這些門道,以后會多多注意的!”

這一天,在這片滋養(yǎng)著嶺南佳果的土地上,采摘工人們收獲了滿筐的鮮果,也收獲了平實又生動的法律知識。去年以來,饒平法院立足饒平縣地域實際,開展多種形式特色普法活動,守護好靈活就業(yè)人員的合法權益,讓辛勤汗水在和諧的勞動關系中得到圓滿的回報。

撰稿:吳可荻

來源:饒平法院

編輯:張蝶 吳柏霖

審校:林修佳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