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證道。——唐淚」
郭富城甫一出道,就是傳奇。
攜三張百萬唱片,席卷整個華語世界,從臺灣、內地到海外的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若龍卷風過境,紅到“破紀錄”。
當時間來到1992年,他簽約華星唱片,回到香港。
衣錦還鄉(xiāng),近鄉(xiāng)情怯。
卻創(chuàng)下神話。

筆者又想起來,文雋的那句話。
當四十歲的郭富城,攜著連莊影帝之威,帶著一部《父子》,第二度參與香港電影金像獎影帝的角逐。
文雋寫下專欄,“郭富城要爭取香港人的認同”。
何為香港人的認同?
反過來看,恰恰就是,“征服香港人”。
而若從娛樂圈的角度來說,要說征服香港人,大概就是,拿香港票房年冠、破香港華語片影史票房紀錄、唱香港播放率最高的歌曲、唱片在香港大賣、紅館演唱會受歡迎、廣告在香港大熱,以及做香港最受歡迎男歌手、做香港電影金像獎的影帝。
說起來略有拗口。
但這些事,一一做過且做到的人,漫天群星,有幾人?
且看郭富城。

1992年。
其普通話精選輯《請把我的情感帶回家》和首張粵語專輯《跳不完·愛不完·唱不完》,雙雙破了三十萬張銷量。
這兩個紀錄,迄今未被打破。
1993年,他發(fā)行第五張普通話專輯《把所有的愛都留給你》,一經發(fā)售,就在香港沖破三十萬張銷量,不久之后,第二張粵語專輯《沒有你的愛》,銷量達五白金,成為香港IFPI銷量榜首屆冠軍。
前者創(chuàng)下空前紀錄,后者也榮寵無雙。
1998年,他總計在香港奪得九個銷量周冠,領銜整個香港樂壇。
也就在這一年,寶麗金唱片甚至想要以八千萬的空前高價,從華納唱片手中“搶”走郭富城,這個身價,冠絕整個香港樂壇。
2015年,他以《舞臨盛宴》演唱會大碟,獲IFPI香港唱片銷量大獎“全年最高銷量本地男歌手”大獎。
以香港IFPI有記載的銷量周榜為參考,整個上世紀九十年代,郭富城以29個銷量周冠軍數(shù)量,在香港樂壇,僅次于張學友。
說一句唱片大賣,沒有任何問題。

播放率一事,就大概應該看叱咤樂壇流行榜。
在天王相爭的年代,郭富城是唯一一個,兩度得獲叱咤樂壇至尊歌曲大獎的天王,也即1993年的《狂野之城》和1997年的《愛的呼喚》。
再論最受歡迎男歌手。
同樣以天王相爭的年代來考量,郭富城是唯一一個,實現(xiàn)連莊TVB最受歡迎男歌手獎的天王,也是唯一一個,在同一年度,將TVB最受歡迎男歌手獎、香港電臺全球華人最受歡迎男歌手獎和叱咤樂壇男歌手金獎同攬的天王。
只能說,非一般牛。
這時候,估計又會有人跳出來,說郭富城,在四大天王中最后才拿大獎云云。
筆者只說兩句話來供大家探討。
第一,天王年代大略可從1993年延展到1998年,因郭富城回港而起,因黎明宣布不再參與領獎而終,那么,究竟是初起的時候,四人實力更強,還是競逐的后半程,大家功力更勁?
第二,如果掉轉時間線,發(fā)第一張粵語專輯的張學友、劉德華和黎明,能不能在1998年狂攬三臺權威男歌手大獎的郭富城面前,裂土封王?
這思路和角度很有趣。

演唱會是港人“摯愛”。
以筆者所知,除了香港,整個華語世界,都似乎不可能有,同一個歌手在同一座城市,連續(xù)開上十場、二十場乃至三十場以上的演唱會這樣的事情。
三十年間,郭富城從“狂野誘惑”、“最激”、“一變傾城”、“Live On Stage”,到“舞臺寶典”、“舞林正傳”、“舞林盛宴”、“舞林密碼”和“ICONIC”,總計九次登臨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行了個人演唱會。
漸次有紅館的主人、地獄式亡命十八夜、至尊舞臺、香港舞臺年獎、十年最好的演唱會、舞臺之王、亞洲舞王、東方舞臺神話和吉尼斯世界紀錄、逾兩百明星朝圣等或稱號、或榮譽、或紀錄,接踵而來。
以其演唱會的體能消耗力度,他迄今仍在紅館場次排行榜上,高居第三。
且是第一個擔任自己演唱會總監(jiān)的歌手。
一個字,強。

廣告天王是誰?
這頂桂冠,當然有相當?shù)奈Α?/p>
比如筆者記得,在某年的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上,主持人就將郭富城、黎明和張學友三人,稱作“三位廣告天王”。
但是,真正的廣告天王,不是只靠主持人的一句話。
郭富城代言過的廣告很多,從出道當年迄今,每一年,都有新增廣告品牌入手,包括諸如謝瑞麟珠寶、自由2、百事可樂、摩斯電訊、Citibank-VISA、BeatASIA、美特斯·邦威、舒適堡健身、與狼共舞、浪琴、領克、黑帝斯等等。
奇跡太多,毋庸贅述。
這條跨越三十年的廣告天王之路,寫著四個字,“熱賣、征服”。
上面只有一個人在走。
郭富城。

香港影壇之爭,向來激烈。
以香港票房年冠和華語片影史票房紀錄為指標,從李小龍、許冠文、成龍,到許冠杰、洪金寶、周潤發(fā)和周星馳,這七個人,牢牢統(tǒng)治了香港影壇幾近三十年。
誰人打破壟斷?
一九九六年,嘉禾電影擲重金將郭富城簽下,開始籌拍《風云雄霸天下》,兩年后上映,領銜一番的郭富城奪得票房年冠,正面擊敗雙周一成。
但這只是他的起點。
一零年代,他憑《寒戰(zhàn)》和《寒戰(zhàn)2》,又再奪兩次香港票房年冠,并破一次香港華語片影史票房紀錄。
香港影壇頂級商業(yè)票房戰(zhàn)力榜上,當有其名。
而故事,至此閉環(huán)。

香港一隅。
地方雖小,卻出產巨星無數(shù)。
而若以“征服香港”為參考指標,有幾人可上高臺?
郭富城確實征服了香港人。
這毋庸置疑。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