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中工網(wǎng)記者 劉靜
“刀盤扭矩正常,同步注漿壓力穩(wěn)定……”5月1日清晨6時,中鐵十四局津濰高鐵項目“五一”攻堅組組長蔡昊已戴好安全帽,迎著海風咸澀的水汽,帶領他的“攻堅班組”,在盾構機指揮中心鋪開五一隧道施工的“作戰(zhàn)圖”。

“五一”期間,在天津渤海邊這片近千年歷史的長蘆海晶鹽田下,“千里海河高鐵第一隧”津濰高鐵津沽海河隧道建設正酣。
津沽海河隧道位于天津濱海新區(qū),是津濰高鐵唯一一座隧道,也是天津地區(qū)開挖直徑最大、獨頭掘進距離最長的高鐵大直徑盾構隧道。該隧道全長約6.9公里,是全線控制性工程,采用國產(chǎn)超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津城一號”掘進施工,最大開挖直徑達13.8米。
目前,盾構機正在下穿海河。面對濱海新區(qū)重要生態(tài)河流,在施工過程中,不僅要穿越海河斷裂帶、軟土震陷及液化層等復雜不良地質(zhì),還需嚴控泥漿泄漏和地層擾動,以確保水體不受污染,這對項目施工團隊來說是全新挑戰(zhàn)。
項目技術人員通過精準控制盾構掘進姿態(tài)、地層損失率、泥漿指標及出渣量,并結合克泥效工法、同步雙液注漿技術及二次注漿加固技術,以確保盾構安全平穩(wěn)下穿海河。

臨近吃飯時間,食堂推出的“五一攻堅套餐”陣陣飄香。為了讓員工安心、家人放心,項目工會推出了反向探親措施,邀請員工家屬們來到項目部與家人團聚,大家一起包水餃、話未來,項目部比往常更加熱鬧了。
津濰高鐵是我國“八縱八橫”京滬輔助通道和沿海通道的關鍵組成部分,北起天津濱海站,南至濟青高鐵濰坊北站。其建成后,將進一步推動京津冀協(xié)同發(fā)展、長江經(jīng)濟帶發(fā)展等國家戰(zhàn)略的落實,完善京滬通道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對促進區(qū)域經(jīng)濟融合、提升交通網(wǎng)絡效能具有重大意義。

崗位雖平凡,職責不平凡。建設者們堅守在崗位,默默守護著祖國的交通動脈,用“堅守”詮釋著別樣的節(jié)日贊禮。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