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拉普魯石窟屬于比較小眾的地方,我也是來了四次拉薩才第一次來。

藥王山位于布達拉宮西南方向,去藥王山觀景臺拍了50元布達拉宮背景照片。過馬路要去布達拉宮廣場的時候,經(jīng)過的小路有一片片的瑪尼石,感到小路進去會有東西看,順著小路走一小段果然看到可以參觀的指示牌,原來已經(jīng)到了“查拉普魯石窟”,前天在西藏博物館看了大型的復原場景,今天可以身臨其境了。

寺廟依仗山勢,緊貼峭壁,要爬陡峭的臺階,才能進入直伸進山體里的主殿。狹窄彎曲的轉(zhuǎn)經(jīng)廊道,路邊的巖壁上,刻畫著彩色的佛經(jīng)、佛像,樹枝掛滿經(jīng)幡。

查拉普魯石窟是吐蕃時期開鑿的佛教石窟,始建于7世紀40年代,歷經(jīng)13年完成,屬于早期支提式石窟。這個洞窟式的小廟宇是西藏歷史上,唯一可以追溯到吐蕃歷史時代的石窟。查拉魯普石窟打破了佛教單一地循西北一條路線傳入的觀點,由尼泊爾至西藏是石窟寺藝術傳入的另一途徑。

早期支提式石窟魏晉南北朝及隋唐時期較為流行,中亞、西域與中原地區(qū)等地均有流布,唐代以后較少見。石窟的中央石柱與洞壁之間是狹窄的轉(zhuǎn)經(jīng)通道,南、北、西三壁上有造像71尊,除兩尊泥塑外,余皆為石刻像。在71尊造像中,吐蕃時期造像47尊,其表現(xiàn)手法受印度、尼泊爾雕刻影響,并具有吐蕃早期雕刻風格。

“查拉”意為石佛,查拉普魯石窟寺是松贊干布的妃子如雍薩所建,傳說殿內(nèi)供奉主尊釋迦摩尼及其弟子佛像為天然生成,后由尼泊爾工匠刻成浮雕。

石窟寺南面有一座馬頭金剛洞窟神殿,據(jù)說松贊干布父子三人曾在此居住,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佛殿里面,供奉釋迦摩尼佛像和松贊干布法相,還有有松贊干布與文成、尺尊兩位公主以及重臣吞米桑布扎、祿東贊的造像。

石窟的壁畫色彩艷麗,上了樓拍布達拉宮倒是很不錯的機位。
雖然處在人流不息的布達拉宮廣場附近,但是這里的游人卻并不多,至少在我游覽期間沒有遇到游客。

查拉普魯石窟Tips:
地址: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市城關區(qū)北京中路18號
開放時間:09:00-17:00開
門票:20元。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