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帶娃出去玩,我發(fā)現(xiàn),孩子真不在乎去哪兒玩。他們不在乎是五星級酒店還是街邊小公園,不在乎是網(wǎng)紅景點還是無名小山。

可是,如果你常帶他去這3個地方玩,孩子的快樂不但會翻幾倍,還能滋養(yǎng)心神和身體,讓大腦發(fā)育得更好,身高長得更快。

有花草樹木的地方

孩子天生親近自然。一片草地,幾朵野花,幾棵大樹,就是最好的游樂場。

我兒子平時特別容易煩躁,但在公園里跑一跑,摸摸樹葉,聞聞花香,情緒立刻變好。

別說他了,就連我自己看到新長的草,去林間走一遭,身心也會不自覺地感到放松。

后來才知道,土壤會偷偷散發(fā)令人愉悅的笑氣,植物會默默分泌提神的芬多精。

孩子的大腦在高速發(fā)展當中,尤其是12歲之前,整天關在家里,小腦瓜得不到自然刺激,情緒和認知發(fā)展都會受到影響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所以,別小看家門口的小公園,光腳踩草地、觀察螞蟻搬家、撿不同形狀的葉子,看似不起眼的互動,比上早教課更能激活腦瓜子。

平時學習,我們都是透過語言來感受和思考的。

在玩的過程中,要是能有更多的語言交流,效果會更好。

像昨天我們在大樹下野餐時,我會跟聊在花叢時飛來飛去忙著采蜜的蝴蝶,看到螞蟻搬食時對他說“小小的螞蟻馱著大大的食物”,有意識地磨練孩子的語文能力;無意中看到毛毛蟲吃嫩葉時,叫他細心觀察,讓他回憶這跟《好餓的毛毛蟲》里有啥不同。

有山的地方

自然環(huán)境變化多端,孩子的小腦袋必須要不斷適應新情況,比如山路崎嶇時腳放在哪里,下坡時該以什么樣的速度行走,這些都要獨立思考、行動,鍛煉到他的大前額葉,讓他學會冷靜應對,控制沖動。自控力提高了,孩子回到課堂上,自然更能坐得住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爬山時看到的風景,聽到的風聲水聲鳴叫蟲吟,也能深度撩撥神經(jīng)元,促使大腦建立更多連接。而且在這過程里,孩子要不斷調(diào)整身體平衡,手腳并用,這種大運動能刺激小腦發(fā)育,提高協(xié)調(diào)能力。

白天足量的身體活動,能幫娃燃燒能量、釋放情緒。我家小子每次爬完山回家,胃口特別好,晚上睡得也香。后來才曉得,這項全身運動能促進生長激素分泌,而充足的睡眠又是長高的關鍵。

反差大的地方

大腦喜歡新鮮刺激,尤其是“反差大”的環(huán)境,例如從安靜的圖書館切換到熱鬧的集市,從城市高樓走進鄉(xiāng)村田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研究發(fā)現(xiàn),當孩子經(jīng)歷不同場景的切換時,可以提高海馬體的活力,刺激乙酰膽堿的分泌。前者是大腦負責記憶的場所,后者是對靈感、創(chuàng)新至關重要,它們都能讓大腦處于興奮、活躍的狀態(tài)。

說白了,見多識廣的孩子,腦子靈活,勇于嘗試。

為要想孩子的智力更上一層樓,一定去一些反差大的地方,獲得多樣化的體驗。比如:

帶娃回老家住上幾天,讓他看看雞鴨牛羊,摸摸泥土,聞聞稻草的味道。這種和城市完全不同的體驗,會點燃他的感官,煥發(fā)大腦的活力。

帶他去博物館,再拐去菜市場,兩種截然不同的氛圍,會讓大腦獲得新的刺激。

上館子時,不要總是吃回熟悉的東西,選擇新飯店,嘗試新菜品……,等等。

大自然是最貴的早教班,不要錢卻最值錢。最好的成長,就藏在簡單的快樂里。假期讓娃撒開了玩,孩子聰明腦力好,個頭躥得快。信我,準沒錯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