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楊雪

“五一”假期,青島各大景點再次迎來客流高峰。除了棧橋、五四廣場等地標式景點人流依舊,不少曾經(jīng)的小眾景點一躍而起,成為假期游客打卡的新“頂流”。假期首日,老牌網(wǎng)紅打卡點大學路“網(wǎng)紅墻”前擠滿了拍照的游客,琴嶼路“孤獨的樹”再次排起長隊。那么,城市小眾景點何以突出重圍,成為城市文旅發(fā)展新的“流量密碼”?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排隊50分鐘,“孤獨的樹”成新晉“流量擔當”

近段時間以來,青島海邊的一棵樹“火”了。這棵樹名叫“孤獨的樹”,位于青島市市南區(qū)琴嶼路附近。此前,“孤獨的樹”火爆網(wǎng)絡,在清明假期就成為一波“流量擔當”。而這個“五一”假期,“孤獨的樹”人氣可謂只增不減。“五一”假期首日,從進門區(qū)域到“孤獨的樹”前,幾十米的距離就已經(jīng)密密麻麻擠滿了游客。由于人氣火爆,不少游客以樹、長椅、大海為背景,尋求不同的角度避開人流拍照打卡。樹的另一側張貼起“按線排隊”的指示牌,現(xiàn)場游客按照指示排起長隊有序等待,隊伍已經(jīng)開始繞圈。

午后耀眼的陽光并沒有阻擋游客們排隊的熱情。游客韓女士和朋友從河北石家莊而來,到下午2點半,她們已經(jīng)排了接近50分鐘的隊?!拔沂窃诰W(wǎng)上刷到這個打卡地點的,看著很漂亮,有海又有氛圍感,就想過來拍照,而且這里還是《當我飛奔向你》的拍攝地,就想來打卡一下?!表n女士說,這次青島之旅的攻略基本是跟著網(wǎng)上推薦的打卡點來的,除了“孤獨的樹”和琴嶼路,她們還去打卡了西陵峽路“通往大海的路”拍照點?!耙驗榭吹骄W(wǎng)上的打卡攻略,自己也想親自來看看。”

而在爆火之前,“孤獨的樹”早已是小有名氣的小眾拍照打卡點。兩棟居民樓的空隙“框”起藍色的大海,長椅和樹增添生活氣息,這里是獨屬于青島的“氛圍感”浪漫。后續(xù)疊加影視同款打卡地以及社交媒體流量效應,人們調侃“孤獨的樹”一點都不孤獨,而是成為貨真價實的“頂流”。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小眾景點齊“出圈”,年輕人愛上旅行新方式

除了“孤獨的樹”,近年來青島小眾打卡地晉升為城市文旅新“流量密碼”的情況并不少見,并帶火周邊商業(yè)。大學路“網(wǎng)紅墻”原先只是魚山路和大學路交匯的拐角,因為有獨特的紅墻作為背景,又有帶有青島地點標識的路牌,這里從原先只有“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才能注意到的普通拐角,一躍成為老城區(qū)的“流量擔當”。每到假期,這里圍滿了從五湖四海前來打卡的年輕游客,一張“網(wǎng)紅墻”照片,留存在青島的美好記憶,也是“青島印記”滿滿的旅游打卡照。

人流的聚集也讓周邊商業(yè)的發(fā)展更加有“人氣”,“網(wǎng)紅墻”的流量也為大學路咖啡街帶來了更多消費人群。這條自帶文藝屬性的街區(qū)聚集了眾多的咖啡店、書店、畫室、飾品店、攝影工作室、手工工坊等,與本身年輕游客追求的有品味、小資、文藝的消費屬性相吻合。來大學路“網(wǎng)紅墻”拍下一張打卡照片,到咖啡店買一杯香濃的咖啡,在文藝感十足的店鋪中品味城市煙火氣,再到周邊小店逛逛購入“青島味”十足的冰箱貼,商業(yè)氣、煙火氣、文藝感之間的平衡讓大學路更具魅力。

此外,琴嶼路的“S彎”、小麥島也都是近些年在年輕游客當中人氣十足的網(wǎng)紅打卡點。傍晚小麥島的山坡上坐滿了年輕游客,他們吹著海風,聽著戶外音樂會,等待著一場海邊日落。在琴嶼路的海邊咖啡店,年輕游客用手機定格以大海為背景的“咖啡時刻”,并發(fā)布到社交媒體上,一條“Chill”的朋友圈由此誕生。年輕游客們不再遵循“一天幾個景區(qū)”的傳統(tǒng)游玩方式,而是更加注重旅行當中的個性化、舒適度和體驗感。

不走尋常路,小眾景點憑何抓住游客的心?

隨著年輕人成為游客群體的重要力量,契合年輕游客興趣點的新型旅游方式層出不窮。從節(jié)奏緊湊的“特種兵”式旅游,到深入城市漫步的Citywalk;從不追求游覽景點的“躺平式”出游,到更注重個性和避開人潮的“反向旅游”,年輕游客越來越強調旅行的個性化、體驗感和情緒價值,而這也是小眾景點得以“出圈”的重要原因。

年輕人對于旅行的追求不再是走馬觀花觀景點,在旅行過程中所獲得的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極致體驗感,以及是否能獲得個性化、獨特化的旅游體驗成為他們的新訴求。

此外,出片和社交功能也成為人們旅行當中看重的新的需求點。當下,“打卡、出片、社交媒體分享”已成為年輕人旅游的顯著標簽。旅行不再只是單純的風景觀賞,更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的彰顯、自我價值的表達。一個獨特的打卡地,就像是一張個性標簽,能成為社交貨幣讓旅行者在社交平臺上收獲關注與點贊,滿足社交需求,獲得情感共鳴,而這種“表達”又進一步推動了小眾景點在社交媒體上的走紅。

“青島是一個城景深度交融的城市,得天獨厚的城市肌理和美感,契合了Citywalk的旅游形態(tài)和游客審美的變革,通過‘青式洋氣’的場景實現(xiàn)城市旅游視覺可傳播的功能,用出片替代攻略,游客通過支付旅游貨幣,換取的不僅僅是一次旅游體驗,還轉化為后續(xù)的社交貨幣?!?青島酒店管理職業(yè)技術學院教務處副處長、副教授朱麗男認為,這種反從眾的旅游選擇,最終又形成了新的群體認同。年輕人在抗拒旅行團模式的同時,自發(fā)形成了以網(wǎng)紅地標為新一代旅游核心景觀的次生旅游動線。

小景點帶來大“流量”,城市文旅如何接住這“潑天富貴”

隨著社交媒體的進一步助力,小眾打卡點不再小眾,而是成為帶動城市文旅的新流量增長點。有人為了拍一張影視同款打卡照來到金口三路的轉角便利店,也有人為了感受小麥島看海聽歌的“青式浪漫”專門飛來青島。

小眾景點爆火之下,如何接好這波“流量”,更好帶動城市文旅發(fā)展?朱麗男認為,打好小眾景點“流量牌”,首先要做的就是持續(xù)升級網(wǎng)紅景點的內容價值,通過挖掘歷史故事、文化內涵并借助短視頻等新媒體進行長效傳播,避免熱度短期消退。其次,要整合周邊服務資源,對景點附近的餐飲、文創(chuàng)等商家開展統(tǒng)一文化培訓,將其轉化為城市文化傳播的重要節(jié)點,形成逛景點、讀城市、品美食、聽故事、做本地人的體驗閉環(huán)。此外,還要強化全局統(tǒng)籌,設計出串聯(lián)傳統(tǒng)景區(qū)與小眾打卡點的主題游覽線路?!巴ㄟ^接駁巴士、預約分流等工具平衡客流壓力,讓經(jīng)典IP與新興地標互為補充,實現(xiàn)文旅資源的高效轉化與游客體驗的多元滿足?!?/p>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