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2025年內(nèi)娛最勇猛的操作,竟來自一部積壓8年的古裝劇?
黃健中導(dǎo)演的《忽必烈》帶著“付費200元解鎖全集”的壯舉橫空出世。

這一波,直接刷新了國產(chǎn)劇的“鈔能力”下限:以前是“超前點播”與“VIP中P”的方式小小收割。
視頻網(wǎng)站用新的方式告訴了所有觀眾:你們都太低端,錢靠賺,太慢,必須得用搶錢的,那才快,而且爽。

不得不說,制作方這一波是真的勇,勇到什么程度呢?
就是忽必烈本人來了,都要連夜趕緊穿越回去,撤回元鈔,就怕被后人誤以為:元朝通貨膨脹是他開的頭!
然而,這不是最離譜的。

最離譜的是:《忽必烈》這部戲制作于2017年,2021年才通過審核,卻遲遲沒能上映,分明就是一部明晃晃的積壓劇。
這樣的劇,敢明晃晃地告訴觀眾;這部戲,不免費,得付費就算了,這個“付費”還是有時效的。
一旦過了“限定觀看時間”,就相當于:錢花了,沒服務(wù),你得跟著劇組的思路走,一旦過了日子,就連渣都摸不到了。

然而,面對鋪天蓋地的輿論,制作方只有一個態(tài)度:買,這部戲值得200塊,買到就是賺到。
若是一問,這部《忽必烈》憑什么明晃晃的就值200元。
劇方敢豪氣地說:整部戲絕對貼切元朝背景,所有演員都是蒙古族,劇中的背景板,都是實景,誠意滿滿。

看到這樣的解釋后,腦袋之中緩緩地打出一個問號:實景拍攝歷史劇,不是應(yīng)該的嗎?此外,憑什么全蒙古族演員的劇,就值得收費200元?演員拼的不應(yīng)該是演技與實力嗎?啥時候拼民族了?
看了一眼《忽必烈》的演員名單!
嗯!很蒙古族!

為啥?
因為我一個都不認識!
建議劇方下次直接拍賣忽必烈的周邊吧,價高者得,都搶錢了,何必不更干脆點兒呢 ?

平心而論,《忽必烈》并非毫無看點:大場面,強視覺的實景,以及沒有小鮮肉的出鏡,讓整部戲?qū)Ρ犬斚碌牧餍袆。倭藥追帧凹倬隆?,多了幾分“真粗糙感”?/p>
再一想這部戲的時代背景,這樣的粗糙感,非但不會讓人覺得膈應(yīng),反而會讓人覺得這部戲很貼切歷史,很尊重時代。
可站在觀眾的角度,這些亮點,是一部“非爛片”的亮點,不是收費的亮點。

如果是一般的新人導(dǎo)演,搞出這種“有亮點,所以我賣得貴,因為貴的就是好的”想法, 可能大眾還能想得通。
可偏偏這部戲的導(dǎo)演是黃健中,資深歷史劇導(dǎo)演,執(zhí)導(dǎo)過“大秦三部曲”中的《大秦帝國之裂變》的名導(dǎo),也是拍出了“底層人民打工一年,就為了過年的那幾天的樂呵”的《過年》,將底層人的生存與掙扎,躍然銀幕上的才子。

怎么二三十年過去了,黃健中這位“老牌名導(dǎo)”,反而犯糊涂了呢?
這部《忽必烈》,究竟會在“收費看劇”的路上一去不復(fù)返,還是會幡然醒悟,挽回口碑呢?
就看接下來劇方的抉擇了。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