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sirjoancornella

五一假期,上線閑聊幾句。

今天看了財新一篇特稿:《查出白血病,千萬資產的中產墜落》

挺心有戚戚

周女士原本家庭富裕,在北京有房有娃,生活很滋潤。

但30多歲查出了白血病。

老公最初積極聯系治療,不幸周女士病情二度復發(fā)。

可能是老公深感無望吧——

選擇「背刺」愛人。

瞞著周女士將家里的房產抵押、套現。

后來兩人離婚,周女士獨自帶娃,邊看病邊賺錢,很辛苦。

因為資金緊張,她參與了所謂的「配捐」:

比如向指定賬戶交4萬塊錢,可以回款4.2萬。

到了2024年,暴雷被騙了90萬。

麻繩專挑細處斷...僅僅幾年時間,周女士的家庭從富裕滑落到了谷底。飽受身心、經濟、情感創(chuàng)傷。

萬幸的是,周女士最后一次移植還算順利。

目前過去了四年多,沒出現大問題——臨床上,五年不復發(fā)代表治愈,后續(xù)的存活率會變高。

財新這篇文章,讓我回想起好幾篇寫“家庭變故”的文章。

可能大環(huán)境變化?這類文章密集增多了。

今年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有一篇《》

主人公也是個女生,叫小樹。

小樹家里早在20年前就在北京買房了,存款也超過了500萬。

可以輕松供她讀私立學校,去美國游學。

但,父親生前沒拿太多錢去買房,把更多錢投到了生意中,沒吃到多少房價紅利。

到了2017年,父親患上了癌癥。

第一次治療父親康復了。

但——因為生意需要,父親又很快回到酒桌,和客戶推杯換盞。

抽煙、熬夜,花了大筆醫(yī)藥費之后去世。

2023年父親去世后,小樹才驚覺——原以為的高資產家庭,其實里子早已破敗。

家里的生意在父親去世后、徹底停擺。

全家現金流就 100 萬。

小樹學會了像“普通白領”一樣精打細算,體會到了巨大的生活落差。

我看這類報道,最大感受是:

人生太容易遇到回撤了。

一些想象中的富裕或中產家庭,如果沒扛住回撤,也會被撞到下坡路。

回撤,是一個投資術語。

我后來發(fā)現——用來描述人生也很合適。

年輕的時候,總以為人很容易平平順順過完一生。

屢屢碰壁后才驚覺:能夠長長久久地平淡生活,已經是一種幸福了

人生路上坑太多、變故太難避免了。

如何規(guī)避回撤——或許是中年人非常需要思考的命題。

比如:

小心提防各種各樣的騙局。

很無奈的是,有些騙局會來自親友,或信任的人。

因為不設防,反而更容易踩坑。

要時刻記得:“錢一旦離開自身賬戶,經由他人,可能就會變得不可控”。

有合適的伴侶家人,當然是最好的。

好的伴侶可以幫自己一起控制回撤。

但不好的伴侶,會放大家庭的變故、還有回撤。

但何為“好伴侶”?

這又太考驗個人的生活智慧了...

我自己在經歷過幾次感情之后,發(fā)現自己看男人的眼光可以說是鼠目寸光、審美低下,但又改不了。

只能放棄挑戰(zhàn)這個能力圈了...

要注重身體健康。

健康是切切實實的財富,不光光是節(jié)省醫(yī)藥費,也讓中年人有能力看護好自己的家庭。

我自己這兩年做得最正確的兩件事。

一個是堅持健身,把肌肉練起來、疼痛減輕了很多。

甚至能把娃扛到肩頭,也用它對抗了抑郁(也靠吃藥...)

還有就是調整飲食,減掉了24斤份量。

脂肪肝已遠離我。

花一點錢購置保險。

其實,保險是一種控制人生回撤的金融產品。

避免陷入最差的情況。

當然,如果選到了不合適的,也會很雞肋。

積蓄自己的收息資產,有持續(xù)現金流

我之所以看重收息股,也是因為它回撤少。

并且每年有紅利入賬,不用擔心無錢可用。

回撤少、心態(tài)也會好,這也是一種正向循環(huán)。

如果把人生,看成一條投資的凈值曲線。

可能,幸福的人生曲線,應該是緩緩向上的,不需要很急,但隨著年歲的增長,能積累出復利。

我不喜歡大起大落的收益曲線;又或者持續(xù)向下的曲線。

人生難免有回撤。

比如一次生病,一次虧損,一次變故...

但如果有控制人生回撤的智慧,相信我們最終會安然度過。

PS.

不好意思,本想隨意聊聊中年思考——沒想到開啟了一個沉重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