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頭里的湖北,日頭毒得能曬化地皮。

老漢李叔蹲在田埂上擦汗,望著卷邊的秧苗直嘆氣:“前幾日還說趁晴搶插秧,這鬼天氣倒打一耙。”誰能料到,3號晌午熱得穿單衣,4號天就跟漏了似的,暴雨傾盆往下倒,氣溫嘩啦啦跌了好幾截。武漢城頭晌還31℃烤得人發(fā)暈,后晌就黑云壓城,豆大的雨點砸得鐵皮棚叮當響,路上行人抱著腦袋往屋里竄。
襄陽那邊更邪乎,北風呼呼地刮,陣風跟小刀子似的,剛晾上的衣裳轉(zhuǎn)眼就被掀翻在泥地里。田里的莊稼可遭了殃,剛澆透水的玉米苗被暴雨打得東倒西歪,低洼處的稻田眨眼間積起水,像面鏡子晃得人心慌。
“清明斷雪,谷雨斷霜”,按理說五月該穩(wěn)當點,可今年這天氣跟鬧著玩似的,晴雨轉(zhuǎn)換比翻書還快。有農(nóng)戶急得團團轉(zhuǎn):“前兩天抗旱澆水費的勁,這下全白費了,排水稍慢些,根須就得泡爛?!睔庀笈_上說,這是冷暖空氣掐架鬧的,3號暖濕氣流占上風熱得冒油,4號冷空氣殺回馬槍,帶著雨水把氣溫拽下來。

可老百姓不懂這些,只知道地里的活計跟著天氣打轉(zhuǎn)——熱的時候怕曬蔫,冷的時候怕凍著,雨水多了怕澇,少了怕旱。你看那鄂州的菜農(nóng),剛給大棚掀了膜透氣,暴雨一來又得趕緊蓋上,來回折騰得腰酸背痛。
黃岡的果農(nóng)更愁,剛掛果的桃樹經(jīng)不住大風,好些青果子被吹落,蹲在樹底下?lián)於紦觳患?。這天氣突變,不光坑了種地的,城里人出門也犯難。
3號穿短袖嫌熱,4號穿長袖還覺得涼,書包里得常備雨傘,指不定啥時候就來場急雨。

但最揪心的還是田里的收成,老輩人常說“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這忽冷忽熱、忽干忽濕的,莊稼能好受嗎?
你瞧天氣預報里,往后十幾天武漢又是小雨又是陰天,襄陽溫度上上下下像坐蹺蹺板,咸寧倒是晴得多,可最高溫又竄到27℃,真讓人摸不著頭腦。有人說現(xiàn)在氣候變了,老天爺?shù)钠庠絹碓焦殴郑灰灿腥苏f年年都有天氣波動,挺一挺就過去了。
可咱種田的,靠天吃飯的根子沒變,天氣這么折騰,心里總不踏實。

就說這暴雨過后,田里的排水渠得趕緊疏通,不然積水泡久了,啥莊稼都得爛根。
我個人覺得,如今種地不能全憑老經(jīng)驗了,得多盯著天氣預報,提前做準備。可話又說回來,天氣預報有時也像捉迷藏,說不準哪塊云彩就下雨。你看那荊州的農(nóng)戶,前兩年吃了天氣的虧,現(xiàn)在田里都挖了深溝,排水泵也備著,這回暴雨來了,好歹沒讓水囤在地里。
但更多散戶沒這條件,只能眼睜睜看著雨水漫過田壟,心里干著急。這天氣的事,說小是穿衣戴帽,說大可是關(guān)系到肚皮的大事。
今年這場“晴雨急轉(zhuǎn)彎”給大伙提了個醒:老天爺?shù)哪樕y琢磨,咱們種地的,得學會見招拆招。只是不知道,接下來的日子里,天氣還會耍啥新花樣?
咱老百姓啊,只能盼著風調(diào)雨順,讓地里多收點糧食,心里才踏實。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