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阿叔蹲在屋檐下,盯著水桶里暴漲的雨水直嘆氣——前天才曬的稻谷還沒干透呢。手機天氣預報剛彈出橙色預警,隔壁嬸子就隔著籬笆喊:“聽說桂林那邊今晚要下‘倒水雨’,比清明那場還猛?”,五一收假頭天,廣西的天像被劈成兩半:桂東的雨跟漏了似的,容縣六王鎮(zhèn)半天灌了55.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5毫米,玉米地都快成水塘;西邊百色卻熱得冒油,35℃的日頭把水泥路曬得發(fā)軟,剛移栽的茄苗蔫了半截。

“立夏前后雨水多,田里莊稼喝飽水”,可這回雨水偏了心。桂林的李大哥早把三輪車停到高處,車廂里塞滿塑料布:“去年端午前那場暴雨,村口河壩沖垮了三畝豆角地,今年說啥得防著。

”他掏出手機刷新預警,雷暴大風的提示格外刺眼。

北部灣的漁船老大更揪心,風向說變就變,今晚還是偏南風4級,明晚突然轉北風吹6級,漁網還沒收完呢,這天氣比婆娘的臉色還難猜。反觀南寧街頭,遮陽帽和防曬衣成了標配,34℃的高溫下,阿婆推著賣酸嘢的車直念叨:“這天要是能勻點雨水給北邊就好了,咱地里的番茄倒是不怕曬,可桂林的親戚正犯愁呢?!惫志凸诌@天氣像坐了過山車:3號還是東邊下雨西邊曬,4號起桂北直接“開閘放水”,中到大雨連著下,局地暴雨帶冰雹,嚇得養(yǎng)殖戶連夜給雞鴨搭棚。

“往年五月初哪有這么暴的雨?”柳州的老張蹲在農資店門口,盯著墻上的農諺出神——“五月南風漲大水”,可今年南風來得急,帶著雷暴一起沖過來,剛插的晚稻秧苗能扛住嗎?更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是,天氣預報說5號晚上雨勢要往桂東桂南挪,那邊的荔枝正掛果呢,暴雨一砸,枝頭的“紅繡球”怕要掉一半。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海上的動靜也不小,三天變三次風向,打漁的漢子們攥著對講機直皺眉:“這風跟鬧著玩似的,稍不留神漁網就被扯破,貨船更是得盯著浪頭走。

”有人愁雨水太急,有人怕太陽太毒。崇左的甘蔗地旱得裂開口子,可隔壁鄉(xiāng)鎮(zhèn)卻在排水搶險,同一片天,兩樣愁心事。

村支書在大喇叭里喊:“桂北的趕緊檢查山體排水溝,往年滑坡的老地方重點盯;南邊的別光顧著防曬,雷陣雨說來就來,地頭干活帶把傘!”這話剛落,微信群里炸開了鍋:桂林網友發(fā)視頻,街道積水沒過小腿,轎車像小船漂著;百色的網友曬圖,自家果園的芒果套袋被曬得發(fā)燙,直擔心落果。

“四臺共舞”的傳言不知咋冒出來的,雖說氣象部門沒明說,但北部灣海面的風一天三變,難免讓人多想——這反常天氣,是不是跟海上的動靜有關?

咱農民不怕干活累,就怕老天瞎搗亂。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玉米拔節(jié)期遇暴雨會倒伏,果樹掛果時遭冰雹要減產,更別說山區(qū)的泥石流隱患,哪一樣不是揪著心?可日子還得過,桂林的李大哥冒雨加固大棚,百色的阿姐給果樹澆夜水,北部灣的漁船提前回港,大家嘴上抱怨,手里的活卻沒停。

天氣預報翻來覆去看,應急物資備了又備,老輩人說“人算不如天算”,可如今咱有了預警,多算幾步,總能少吃點虧。

只是看著這忽雨忽晴的天,心里總犯嘀咕:往后的天氣,是不是越來越難琢磨了?

種地的、打漁的,都盼著有個穩(wěn)當?shù)哪昃?,可老天爺?shù)钠?,咱還得慢慢摸。末了還是那句老話:看天吃飯,更得提前防著天——雨衣和草帽都備齊,管它東南西北風,咱心里有譜就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