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都安弄池村,75歲的陸老漢盯著干涸的河溝直嘆氣。這條往年嘩嘩響的小河,如今河床裂成龜背,斷流倆月沒見水。,素有“水鄉(xiāng)”之稱的廣西,正遭1961年最狠的秋冬春連旱。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從2024年11月到2025年4月,全區(qū)平均降水量142.8毫米。這數(shù)字還不到常年同期的40%,相當于半年少了520億立方米水。

喀斯特地貌占了近四成,雨水剛落地就滲進石頭縫,地表蓄水難如登天。年初旱情剛冒頭,2月人工增雨讓旱情緩了口氣。

誰料4月雨水又“失蹤”,旱情反撲得更兇——全區(qū)93.9%面積受旱。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其中特旱占比78.

5%,玉米苗才長到腳踝高,比往年矮了半截。麻垌鎮(zhèn)從去年9月就沒下過透雨,水廠只能抽地下水。

可地下水也撐不住,早中晚限時供水,7萬多人用水犯了難?!八岩姷琢?,河床裂開口子,連老井都冒不出水泡。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村民直犯愁。官方數(shù)據(jù)擺著:43.

1萬人受災,8.8萬人喝水難,51.

9千公頃莊稼遭災。直接損失2.1億元,森林火險等級飆到最高級,防火員24小時盯著山。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干旱不是偶然,拉尼娜和全球變暖在背后“搗亂”。拉尼娜讓干熱氣團“賴”著不走,擋住了孟加拉灣的水汽。氣溫比常年高1.

5℃,土壤水分每周掉2 - 3%,旱情像火上澆油。

更怪的是,4月局地突然下暴雨,一邊抗旱一邊防洪,讓人措手不及。好在氣象部門帶來轉機:5月多輪強降雨要來,干旱中旬能解除。4月27日、29日,還有5月初,幾場中雨帶暴雨,局地有冰雹大風。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專家提醒:久旱后土壤板結,雨水難下滲,怕鬧山洪和泥石流。都安六柱村剛打好機井解決喝水問題,又得準備防汛。這種旱澇急轉太突然,應急體系得靈活,不然真要吃大虧。

珠江水利委員會早啟動預案,既要保供水又要防洪水,兩頭都得顧。抗旱這場仗,多部門都動起來了:送水48.

62億立方米,保了1018萬畝農田。人工增雨增了8億噸水,農業(yè)推廣旱稻,比傳統(tǒng)水稻節(jié)水七成。消防隊員挨家送水,馬山組織400人抗旱隊,抽水機響遍田間地頭。

可短板也顯出來了:基層應急裝備少,專業(yè)人才缺,抗旱效率受影響。有專家建議搞“共享應急裝備”,跟企業(yè)合作,解決設備短缺難題。長遠看,還得修水利、建水庫,把水存住,不能總“靠天吃飯”。

這場破紀錄的干旱,給咱提了個大醒:氣候變化下,極端天氣會更頻繁。旱澇就像“蹺蹺板”,一頭下去一頭上來,咱得早做準備。

老天爺?shù)钠怆y捉摸,咱的法子得更活絡,才能守住田、保住家。誰也不知道下一場極端天氣啥時候來,但準備得越足,心里才越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