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彩禮,古人是有喜有憂的。

喜的是,彩禮讓婚姻變得熱鬧,也更有禮數(shù)。

戰(zhàn)國時的教育家荀子說:“仁義禮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貨財粟米之于家也?!?/strong>

悲哀的是,這彩禮太多,讓很多家庭承受不住。

在北宋時,很多有女兒的家庭,就因為彩禮而發(fā)愁,不是因為男方不給,而是因為給了之后,女方要的陪嫁太多,成為了負擔。

司馬光就因此發(fā)了一頓牢騷:“是乃駔儈鬻奴賣婢之法,豈得謂之士大夫婚姻哉。”

華成縣令侯可,頒布法令:“嫁資不得超過一百貫?!币幌伦泳痛俪闪藥装賹Ψ蚱?。

可見一斑,不管是彩禮,還是陪嫁,一旦變成了買賣模式,那就給家庭增加負擔了,扭曲了婚姻的意義。

回到現(xiàn)實,我們會發(fā)現(xiàn),那些索要高價彩禮的女人,有以下幾種命運。父母們別裝睡,假裝沒有看到。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1

婚后,女人和丈夫一起還債,多年都不能翻身。

我的伯父,一輩子在農(nóng)村種地。

伯父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筐B(yǎng)豬,供兒女讀書。

大兒子娶親,徹底把伯父的積蓄掏空了。

小兒子娶親,女方要五萬多彩禮,伯父也不好拒絕,就到銀行貸款,把老家的房子,都抵押出去了。

那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一個家人一年的收入總和,都不到一萬。

小兒子婚后,伯母得了癌癥,伯父承擔了照顧的任務,這賺錢的事,就根本顧不上了。

萬般無奈之下,伯父把貸款的憑證,給了小兒子。

小兒媳聽說,幾萬元貸款。頓時頭暈目眩,抱怨自己太命苦了。但是她又能怎樣?這彩禮錢都給了娘家的兩個弟弟,建房娶親。

伯父的小兒子、小兒媳,差不多用了八年時間,才把債務還清。

按照傳統(tǒng),“父債子還”。

這男方的父母無法湊齊彩禮,那么他們只能去借錢。萬一以后沒有能力還錢,那就只能是“錢用在誰身上,誰就負責歸還”。

結婚之后,馬上就承擔幾萬,幾十萬的債務,這想起來,就頭皮發(fā)麻。

更可怕的是,婚后,小夫妻一邊歸還彩禮的債務,還有房貸。孩子一出生,又要開銷。方方面面加起來,就有了泰山壓頂?shù)耐纯嗔恕?/p>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2

婚后,女人和娘家基本脫離關系,就當成自己被賣了。

明代小說《初刻拍案驚奇》里,有一個離奇的故事。

紹興府諸暨村,有一個姓陶的富人,平時為人耿直,有好口碑。

女兒陶幼芳到了找對象的年紀,陶富人就找媒人,將其許配給同鄉(xiāng)的一個富家公子??珊薜氖?,公子雙目失明。

陶富人的想法,就以為女兒出嫁能得到一筆彩禮,婚后可以掌管公子家的一切,日子過得不錯。父親的一份私心,把女兒逼得走投無路。

陶幼芳為了逃避婚姻,就約一個老表王郎,一起逃到外地去。

老表失約了,陶幼芳離開家之后,誤打誤撞,遇到了做買賣的年輕人蔣霆。

一個未婚,一個未娶,一拍即合,就私自結婚了?;楹笠荒甓?,陶幼芳生下了兒子,這才返回娘家,報了個信。

陶富人失去女兒之后,才醒悟過來,痛苦地對旁人說:“老夫婦只生得此女。自從失去,幾番哭絕,至今奄奄不欲生?!?/strong>

還好,這父女還有重逢日,并沒有徹底弄丟。

詩曰:“假女婿為真女婿,失便宜處得便宜?!?br/>

一旦面對高價彩禮,這娘家和婆家的矛盾就來了。女人一旦認定了娘家太自私,慢慢就和娘家斷了聯(lián)系。

往后,娘家有困難,女人不會管了;就是老父母走不動了,女人盡孝也是不甘心的,甚至都玩失蹤。

在金錢面前,人是會心寒了,也會有情緒。畢竟,人的天性,是感情多過金錢。一旦反過來,就別管人六親不認。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3

分手了,女人退彩禮,還丟人了。

分手,有兩種情況。

第一,婚前,及時放手。

第二,婚后,再離婚。

不管是哪一種情況,一旦出現(xiàn)在女人身上,那么她曾經(jīng)得到的彩禮,就會成為大家注意的焦點。

儋州市人民法院公布了一個案例:溫某與王某結婚時,家長們約定,給了彩禮6.2萬。

婚前,兩個人因為矛盾,決定放棄結婚。此時,王某決定,就退回一萬彩禮。王某還說,家里已經(jīng)在準備彩禮了,陸陸續(xù)續(xù)把錢花掉了。

最后,經(jīng)過判決,王某退回5.2萬。

這彩禮退了,婚姻沒有了,是小事。最糟糕的是,女人的經(jīng)歷,會讓自己名聲變壞,以后要再去找人結婚,這是有難度的。

若是女人和男人已經(jīng)結婚,又離婚了。這再找人,就變成了二婚。身心都受到了傷害。

彩禮的背后,隱藏了巨大的利益,還有各種矛盾,是婚姻的不穩(wěn)定因素。對于女人來說,傷害性更大。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4

戲曲《退彩禮》中有一句臺詞:“您把閨女拉扯大,功高該戴光榮花。彩禮不多心意重,不是西瓜是芝麻?!?br/>

是的,彩禮本是禮數(shù),不是錢數(shù)。

有遠見的人,都知道,禮輕情意重的道理。

作為女人,婚姻是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被什么都聽父母的。應該有自己的主張。

第一,女人在婚前,和父母談一談,彩禮要多少,男方的家境如何,能承擔多少。不要把彩禮變成了婆家的經(jīng)濟負擔。

第二,父母應該想一想,女兒出嫁了,仍舊是小棉襖。等自己老了,走不動了,女兒還是要孝順的。尤其是只有女兒的家庭。另外,女婿也是半個兒,別因為彩禮,把女婿變成仇人。

其實,不是大家反對彩禮,而是反對高價彩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