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有山,是什么山?”一位背著雙肩包的外地游客仰頭望著眼前等待開山的人群,滿臉疑惑。

“太期待了!”身旁的男孩一直舉著手機(jī)等待記錄下開山儀式的震撼。

“你看,那是54路,咱一會兒就去坐!”一位年輕的游客指著遠(yuǎn)處緩緩駛來的有軌電車,和同伴興奮地討論著行程。

“三二一,開山啦!”5月4日上午10時25分,銅鑼聲穿透人群,游客們一同開啟手?jǐn)Q花,伴隨著花瓣飄舞的浪漫,在“這有山”開山儀式現(xiàn)場的聲聲驚嘆中,長春紅旗街上又一天的熱鬧就此拉開了序幕。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洶涌的人潮中,五湖四海的方言此起彼伏。有牽著孩童的年輕父母,有手挽著手的年輕情侶,還有精神矍鑠的銀發(fā)老人。來自杭州的徐女士帶著10歲的兒子,一邊排隊(duì)一邊和孩子聊天:“這個商場把整座山都搬進(jìn)了室內(nèi),等會我們可以吃好吃的還能玩好玩的?!?/p>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非遺文創(chuàng)、手作小攤,五十多家攤位組成的“云山集第三季”,以文化傳承為主線,吸引著游客們駐足。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拾階而上,在山門不遠(yuǎn)處“光影的故事”概念雜貨鋪里,游客們挑選著心愛的小物件?!澳憧催@個長春的54路有軌電車,是冰箱貼啊,還是流沙的?!眮碜?a class="keyword-search" >沈陽的苗先生向女兒介紹著有關(guān)長春的文創(chuàng)禮物。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dāng)“這有山”的山門剛剛開放,一街之隔萬達(dá)廣場已傳來了動感的音樂。兩座風(fēng)格迥異的商業(yè)體隔街相望,卻共同演繹著紅旗街的文旅交響樂。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藍(lán)天白云綠意,春日正好。54路有軌電車“叮叮當(dāng)當(dāng)”地穿梭于紅旗街,文旅專列的售票處前不少游客期待著開始新的旅程。這趟穿梭于城市記憶中的老電車,如今成了最受歡迎的“移動打卡點(diǎn)”。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車窗外,“長春電影制片廠”的字樣在陽光下格外醒目,游客們紛紛在這里留下了獨(dú)特的光影記憶。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行走在紅旗街,融入這片沸騰的人海,每一步都能踩出吉林大地的蓬勃脈動。

54路有軌電車的叮當(dāng)聲里,回蕩著吉林厚重的底蘊(yùn);

“這有山”火熱人氣,躍動著文旅的精彩;

長春電影制片廠,定格那一磚一瓦中的光影;

仿佛都在訴說:吉林的精氣神兒,正以最鮮活的方式閃光。

這里,

正以最吉林的方式,

攢著勁兒給更多人帶來新的驚喜!

中國吉林網(wǎng) 吉刻APP記者 彭紳

攝影/攝像 李煦

來源:中國吉林網(wǎng)

初審:張楠

復(fù)審:曲翱

終審:陳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