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作為陜西文旅推廣大使的資深傳媒人、文化學者張龍,為歡迎內蒙古鄂爾多斯榮聯集團董事長董建榮一行,專程陪同來賓走進白鹿原影視城,開啟了一場浸潤著文學底蘊與影視記憶的關中文化深度之旅。

文學地標與影視往事: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漫步青磚巷道間,張龍以雙重身份——文化學者與文旅推廣者的視角,向眾人解讀這片土地的獨特魅力:“白鹿原是陳忠實先生用二十年光陰打磨的‘民族秘史’,而影視城則是讓文字站立起來的‘活態(tài)博物館’?!彼v足于祠堂場景前,眼中滿是對原著作者的敬仰:“當年讀《白鹿原》,能感受到筆尖流淌的黃土魂;如今置身于此,青瓦上的每一道紋路、街巷里的每一縷煙火,都像是從書頁中溢出的鮮活生命?!?/p>
文化學者張龍和著名作家、《白鹿原》作者陳忠實

文化學者張龍和陜旅集團董事長周冰在白鹿原

文化學者張龍和張嘉益劇組在白鹿原

談及與陜旅集團董事長周冰、著名影視演員張嘉益團隊的淵源,張龍的記憶被拉回電視劇《白鹿原》殺青時刻:“那日祠堂前陽光正好,張嘉益老師身著長衫立于臺階,腰背挺直如劇中白嘉軒,身后是周冰董事長帶領團隊搭建的實景院落——文學、影視與文旅在此刻完成了奇妙的共振?!彼钢h處的戲樓,“看那飛檐下的燈架,仿佛還能看見劇組調試機位的身影,如今實景演出的鑼鼓聲里,又續(xù)寫著新的故事?!?/p>
沉浸體驗:從視覺震撼到文化共鳴
首場實景演出《黑娃演義》便掀起震撼浪潮。當舞臺上槍聲驟響、火光映紅塬上溝壑,董建榮一行瞬間被卷入陳忠實筆下的動蕩年代:黑娃揮刀的果敢、田小娥的悲情眼神,在黃土高原的蒼涼背景下化作流動的文學現場。“太震撼了!書本里的人物突然在眼前‘動’起來,連空氣中都彌漫著麥草與硝煙的味道?!币晃粊碣e感嘆道。






《二虎守長安》則以爆破特效與馬戰(zhàn)實景點燃熱血。當演員策馬馳過廣場,槍炮聲與吶喊聲交織成悲壯交響,觀眾席中有人緊握扶手身體前傾,有人忍不住隨劇情輕呼“守住城門”。硝煙散盡時,全場爆發(fā)出經久不息的掌聲,董建榮感慨:“這種身臨其境的歷史痛感,比任何文字描述都更直擊人心?!?/p>
科技賦能與角色穿越:多元體驗中的文化解碼
在電影科技館,光影藝術與關中文化碰撞出新火花。來賓們在綠幕前化身“電影主角”演繹《泰坦尼克號》,或模仿騎馬的豪邁場景,或在配音間感受不同的發(fā)聲器具“獻聲”,笑聲此起彼伏。而“360極限飛球”項目則帶來云端冒險——當球形銀幕展現秦嶺雪頂的壯麗,俯沖時的失重感讓眾人驚呼,張龍笑言:“這哪是看風景,分明是騎上‘白鹿’在云端撒歡!”



“關中大地震”體驗館內,4D特效重現1556年嘉靖大地震的慘烈場景:地面劇烈晃動、房梁斷裂聲轟鳴,眾人在“災難”中本能相擁,體驗結束后仍面色凝重。“科技不是冰冷的展示,而是讓歷史可觸可感?!睆堼埧偨Y道,“當你真切感受到大地顫抖,才能明白書中‘白鹿原在呻吟’的分量?!?/p>
戲服加身與煙火入味:做一日關中“劇中人”
最富趣味的莫屬“黑娃演藝”角色體驗。董建榮換上長衫扮作鄉(xiāng)紳,手持旱煙桿在巷口踱步;同行女士身著旗袍,在繡樓窗前輕笑回眸——青磚黛瓦間,快門聲此起彼伏,每個人都在鏡頭里定格了屬于自己的“民國故事”。有來賓戲稱:“這下明白張嘉益老師拍戲時的感受了,往這場景里一站,連呼吸都帶著戲味兒!”








暮色中,眾人圍坐白鹿原美食街,就著藍田饸絡的筋道爽滑與鍋盔饃的麥香濃郁,聆聽遠處傳來的華陰老腔。高亢的唱腔穿透燈籠光暈,張龍輕叩茶盞感慨:“陳忠實先生曾說‘白鹿原是民族的精神原鄉(xiāng)’,如今我們在實景里觸摸歷史,在美食中品味煙火,在科技里解鎖新意——這方土地,果然不負‘文化重鎮(zhèn)’之名?!?/p>
這場由文學奠基、影視賦能、文旅煥新的旅程,不僅讓來賓在笑聲與驚嘆中讀懂了關中文化的多元肌理,更讓白鹿原——這片承載著文字、鏡頭與煙火的土地,成為了當代人觸摸歷史、對話經典的鮮活坐標。

內蒙古鄂爾多斯榮聯集團董事長董建榮和文化學者張龍

賦詩一首:文化學者張龍歡迎董建榮大哥一行蒞臨白鹿原影視城
五月原頭綠正肥,文旅大使踏云歸。
建榮大哥長安至,白鹿原前車馬隨。
忠實椽筆開天地,一部奇書震九畿。
冰總胸中藏丘壑,筑臺引得鳳凰飛。
嘉益長衫凝漢韻,殺青往事映斜暉。
黑娃演義烽煙起,二虎守長安闕巍。
飛球穿峽驚龍壑,戲服加身入翠微。
老腔吼破千重霧,油潑辣子香繞衣。
最是關中情味厚,相逢盡醉不思歸。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