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亞太日報駐墨爾本記者 張爍

5 月 3 日,俄羅斯總統(tǒng)弗拉基米爾-普京在接受記者帕維爾-扎魯賓采訪時稱,盡管對外保持著克制,但他經常有想“揍”人的沖動。

普京在周六的采訪中被問到:“在外人看來,您總是非常冷血和矜持。難道您就沒有過沖動,就像他們說的那樣,揍人一拳?”

這位國家首腦回答道: “經常如此!” 記者又問他: “經常?” 普京回答說: “我與它共存但我與之斗爭?!?/p>

表面上扎魯賓似乎是在詢問普京對某些反對者和挑釁者的情緒以及可能采取的行動,但這其中還有一些隱晦的表達。從普京的措辭也能看出,與其說是在求和,不如說是在威脅 —— 畢竟在某些時候他可能無法克制自己。

這段對話出現(xiàn)在俄羅斯國家電視臺的一部紀錄片中,該紀錄片是為了紀念普京于 2000 年首次就任總統(tǒng)到如今 25 周年。影片首映式將于 5 月 4 日 21:00 舉行。

4 月 30 日,扎魯賓還發(fā)表了影片《俄羅斯,克里姆林宮。普京,25歲》。普京總統(tǒng)在片中對俄羅斯公民的信任表示感謝。普京認為,沒有這些他就無法生活和工作。

俄羅斯每年5月9日都會在莫斯科紅場舉行大規(guī)模閱兵儀式,以紀念在歐洲取得的勝利。

每年的 5 月 8 日則是盟軍正式接受德國在1945 年投降的紀念日。

美國總統(tǒng)唐納德-特朗普曾公開宣稱說:“我們贏得了這次戰(zhàn)爭,在力量、勇敢或軍事才能方面,沒有人比得上我們。但我們從未慶祝過什么。” 他還發(fā)誓要“重新開始慶祝我們的勝利!”

對此,俄羅斯前總統(tǒng)梅德韋杰夫提醒特朗普應該弄清楚是誰攻打了柏林,“讓他記住是誰攻占了柏林?是誰擊潰了敵人四年多?是誰解放了忘恩負義的歐洲?”

在談到蘇聯(lián)人民(包括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時梅德韋杰夫說: “我們的人民為了消滅可惡的法西斯主義,獻出了2700 萬兒女的生命。因此,勝利日是我們的,是 5 月 9 日!過去如此,現(xiàn)在如此,將來也永遠如此!”

注:本文為亞太日報原創(chuàng)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