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對殘疾人這么不公平?”四川,因雙腿長度相差十幾厘米,28歲女生體檢未通過,無緣教資!女生:“爸爸喪失勞動力 家里靠租種玉米補貼家用,我在招聘平臺溝通694個崗位,投簡歷106次均失敗,我不努力嗎?為什么要歧視我?”
(來源:齊魯壹點)

小冉是一名彝族女孩,她的人生自6歲那年的一場意外開始,便與常人有了不同的軌跡。
一次突如其來的意外,讓她的右腿不幸患上了慢性骨髓炎。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的右腿逐漸萎縮,與左腿的長度相差了十幾厘米,被鑒定為“為肢體殘疾人三級”。
小冉的家庭也猶如風雨中飄搖的小船,充滿了坎坷與磨難。她的爸爸早年就被心臟病纏上,喪失了勞動力,常年被各種并發(fā)癥折磨得痛苦不堪。
如今,已步入80歲高齡的爺爺奶奶,為了幫襯這個家,代替爸爸勞作,身體早已不堪重負。他們每天都要依靠服用40顆藥來維持身體的運轉(zhuǎn)。
而作為家里唯一勞動力的媽媽,身體狀況也并不樂觀。她的一只手臂曾在外省打工時遭遇車禍骨折,靠租種玉米等農(nóng)作物以及采竹來補貼家用。
在這樣艱難的家庭環(huán)境中長大的小冉,從小就十分懂事,內(nèi)心有著一股不服輸?shù)膭艃?。她努力學 習,心中懷揣著一個樸實而又堅定的夢想,那就是自己有朝一日能出息,賺錢贍養(yǎng)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讓家人過上好日子。
高考報志愿的時候,小冉的成績剛過本科線,這個成績讓她無法考上理想的師范院校。
不過,她并沒有氣餒,而是經(jīng)過一番思考后,選擇了報考行政管理專業(yè)。她在網(wǎng)絡上看到有人拄著拐杖當老師的故事,這讓她心中燃起了新的希望。她心想,自己學行政管理,將來或許能考個“政治”老師。
2024年6月,小冉經(jīng)過三次筆試的洗禮,終于在一次面試中成功突圍,那一刻,她仿佛看到了夢想的曙光就在眼前。
然而,命運似乎總愛捉弄這個堅強的女孩。在最后一次體檢認定時,她被無情地PASS掉了。負責體檢的人告知她:“你的雙腿長度差距大于5厘米,不符合教師資格認定標準!”
小冉怎么也無法接受這個結(jié)果,她滿心不服氣地問道:“我這么多年的努力都白費了嗎,為什么殘疾就不能當老師呢?”

工作人員則回應說:“教資代表了一種保證,無法進入編制也能去培訓機構(gòu)!”
為了能找到一份工作,小冉幾乎在市面上所有的招聘平臺以及殘疾人招聘平臺都投了簡歷。美甲師、客服、前臺、主播、工廠零件工……
只要有一絲希望的崗位,她都愿意去嘗試。她前前后后溝通過694個崗位,投遞簡歷106次,可現(xiàn)實卻如同一堵冰冷的墻,一次次將她拒之門外。她甚至連一份月薪3000的工作都沒能找到。
如今的小冉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之中。她并不是一個不努力的人,相反,她為了改變命運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汗水和努力。
但努力之后卻依然看不到希望,這讓她的內(nèi)心充滿了痛苦和無奈。她渴望能擁有一個公平的機會,一個可以憑借自己的能力去奮斗、去實現(xiàn)夢想的舞臺。
此事引發(fā)了熱議,有網(wǎng)友說,我覺得殘疾人去教學,更有教學的意義。身為師者,身殘志堅,不以己悲,自食其力,本來就是每個人的老師了!
也有網(wǎng)友說,我一直搞不懂為什么教師資格不允許殘疾人!不是所有的殘疾都不適合教書!這種身殘志堅的人不是非常好的勵志典型案例嗎?
還有網(wǎng)友說,腿有病的不能教書育人,德有失的可在教育界大行其道,太諷刺了!
我認為,每一個殘疾人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才能和潛力,只要給予他們合適的平臺,他們同樣能夠為社會做出貢獻。
企業(yè)和社會各界應該摒棄對殘疾人的偏見,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讓他們能夠融入社會,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
同時,相關(guān)部門也應該進一步完善和落實殘疾人就業(yè)保障政策,加大對歧視殘疾人就業(yè)行為的監(jiān)管力度,讓公平真正惠及每一個渴望通過努力改變命運的人!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