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蓼兒洼,吳用看著宋江的墓碑,眼神中帶著些許絕望。當(dāng)初他們曾經(jīng)有過輝煌時刻,如今卻落得無人問津的下場。
是兄弟情深,想要追隨而去?還是迫不得已,無奈自盡?這背后到底隱藏著什么不為人知的故事呢?

矛盾與掙扎
作為梁山首領(lǐng)的宋江,最終喝下毒酒命喪黃泉,究其原因,與其內(nèi)心的矛盾與掙扎密不可分。這些矛盾與掙扎體現(xiàn)在多個方面,影響著他的每一個決策。
作者就是用這些矛盾與掙扎,讓宋江的形象變得更加鮮活立體。

在還沒上梁山之前,宋江本來就是宋朝的官員,擔(dān)任鄆城縣的押司。
有一天,在鄆城縣的縣衙里,宋江緊緊地握著毛筆,很長時間沒有下筆。
他好像有一些心事,始終沒有想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這時,窗外的蟬鳴聒噪,在書案上攤開的卷宗中,“梁山賊寇”四個字顯得格外刺眼。
這簡簡單單的四個字,不但是朝廷對梁山好漢們的定性,而且也徹底將他們與正統(tǒng)割裂開來。

這時,宋江的心中也十分清楚。他覺得梁山之上也有很多自己的好兄弟,朝廷的定性對他們未來的發(fā)展是非常不利的。
他想到這一點,不禁眉頭緊皺。
父親宋太公拄著拐杖站在門口,眼睛里滿是擔(dān)憂。

他耐心地囑咐宋江,不要與那些梁山草莽有牽扯。
宋江連忙起身,十分恭敬地扶父親坐下。
宋江明確表示肯定會謹(jǐn)遵父親的教誨,絕對不會與梁山之人有任何聯(lián)系。

然而,命運的齒輪悄然轉(zhuǎn)動。有一天雨夜,在潯陽樓上,宋江醉意正濃,借著酒勁,突然有了寫詩的靈感。
于是,他揮筆在閣樓的墻上寫下了“他時若遂凌云志,敢笑黃巢不丈夫?!?/strong>
這是他酒后真情的流露,也是心中矛盾掙扎的集中體現(xiàn)。

他十分渴望成就一番事業(yè),但詩中有著明顯的反抗意味,被認(rèn)定是反詩。
通判黃文炳帶領(lǐng)官兵們趕到了酒樓,將宋江押解回縣衙。
后來,宋江被定為死罪。就這樣,宋江被押到了刑場之上。
這時,梁山好漢們及時趕來,劫法場的聲音震耳欲聾。

宋江望著這些梁山好漢,心情十分復(fù)雜,最終還是跟著他們上了梁山。
之后,在聚義廳內(nèi),晁蓋豪爽地拍著宋江的肩膀,對宋江的到來表示歡迎。
晁蓋有意讓宋江坐梁山的第二把交椅,宋江連忙拱手推辭,臉上滿是謙遜的笑容。

面對晁蓋的盛情邀約,宋江表示接受他的任命。
當(dāng)宋江開始處理山寨事務(wù)時,展現(xiàn)出了驚人的決斷力。
他每日早早來到聚義廳,有條不紊地安排軍隊的部署防御,將各項事務(wù)管理得井井有條。
晁蓋想要插手,卻發(fā)現(xiàn)許多事情早已被宋江安排妥當(dāng)。

后來,晁蓋在曾頭市中了毒箭,傷情十分嚴(yán)重。宋江一直守在晁蓋的床前,緊緊地握著兄長的手,眼眶泛紅。
宋江向晁蓋明確表示,希望晁蓋可以安心養(yǎng)傷,自己可以全面負(fù)責(zé)處理梁山的各項事務(wù)。
之后,由于傷勢過重,晁蓋毒發(fā)身亡。

晁蓋的去世對梁山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損失,使得梁山未來的發(fā)展充滿了不確定性。
這時,宋江也感到十分憂慮,思考著梁山將何去何從,他的內(nèi)心充滿了矛盾與掙扎。

梁山上的默契搭檔
自從晁蓋中箭身亡后,梁山上下籠罩在悲痛之中。
聚義廳內(nèi),眾兄弟齊聚,目光都看向了宋江。
吳用輕搖羽扇,率先起身,提出讓宋江擔(dān)任梁山寨主之位。

吳用的目光堅定,言辭真誠,其他好漢看到如此情景,紛紛附和。
就這樣,宋江正式坐上了梁山寨主的交椅,而吳用,也自此成了他最得力的臂膀。
此后的日子里,聚義廳成了兩人謀劃大事的地方。

宋江常常在桌子上鋪開地圖,眉頭緊鎖,認(rèn)知思考著梁山的未來。
吳用則安靜地站在一旁,不時揮動羽扇,慢慢地說出自己的見解。
吳用建議先取青州,壯大自己的勢力。
宋江聽后,微微點頭。他覺得攻取青州是一件大事,還需要細(xì)細(xì)謀劃。

兩人一唱一和,配合默契。為了招攬人才,吳用使出渾身解數(shù)。
為讓盧俊義上山,他扮作算命先生,在盧俊義家中題下藏頭反詩。
這個計謀雖然有些損,但是確實為梁山增添了不少戰(zhàn)力。

在兩人的共同努力之下,梁山的勢力越來越大。
朝廷也坐不住了,多次派兵圍剿。面對官兵的猛烈進(jìn)攻,吳用總能想出應(yīng)對的辦法。
他利用有利地形,設(shè)下埋伏,打得官兵丟盔棄甲。

平日里,兩人也經(jīng)常促膝長談。宋江會說起自己的愿望,希望有朝一日能接受招安,為兄弟們謀個好前程。
吳用雖然覺得招安之路并不平坦,但是見宋江心意已決,也只能全力支持。
就這樣,宋江與吳用相互信任,相互扶持,成了梁山上的默契搭檔。

蓼兒洼前的抉擇
兩人在很多方面的想法是一致的,兩人通力合作,共同推動招安這件事情向前發(fā)展。
梁山泊的聚義廳里,宋江與吳用看著兄弟們意氣風(fēng)發(fā)的模樣,頓時感到十分欣慰。
這些年,他們運籌帷幄,將梁山經(jīng)營成了令朝廷都忌憚的勢力。

宋江掌控大局,吳用出謀劃策,兩人配合默契,早已成為梁山不可或缺的主心骨。
招安之后,梁山好漢接受皇帝的詔令,準(zhǔn)備征戰(zhàn)方臘。
在出征之前,宋江將吳用叫到營帳中,仔細(xì)商討作戰(zhàn)計劃。

吳用搖著羽扇,分析戰(zhàn)爭局勢,仔細(xì)排兵布陣。而宋江對吳用十分信任,完全同意他的計劃。
征方臘這一戰(zhàn),梁山兄弟死傷慘重,看著昔日的兄弟一個個倒下,宋江尤為心痛。
就算這樣,他們依然相互扶持,帶著剩下的兄弟完成了朝廷交給的任務(wù)。

等到班師回朝后,宋江被封為楚州安撫使兼兵馬都總管。本以為可以安穩(wěn)度日,卻不知危險悄然來臨。
有一天,高俅派人送來御酒。宋江拿到御酒之后,一飲而盡。

喝下毒酒之后,宋江發(fā)現(xiàn)酒中有毒,此時他已無力回天,只能接受這個事實。
等到吳用趕到時,宋江早已離開了人世??粗羧詹⒓缱鲬?zhàn)的兄長身死,吳用紅了眼眶。
處理完宋江的后事,吳用獨自回到住處。他反復(fù)思索宋江的死,心中十分疑惑。

他暗中打聽,終于發(fā)現(xiàn)了一個秘密:原來朝廷根本不信任梁山眾人,那些賞賜不過是穩(wěn)住他們的手段,如今大局已定,他們便沒有了用武之地。
想到這里,吳用心灰意冷。梁山兄弟死傷殆盡,如今宋江也已離去,眾人沒有了主心骨。

他十分清楚自己作為宋江的心腹,遲早會遭毒手。與其被他人所害,不如選擇自盡。
于是,吳用選擇在宋江的墓前自盡。在蓼兒洼畔,吳用追隨宋江而去。
他對這世間已經(jīng)沒有留戀,心中只有對宋江的忠誠。

結(jié)語
直到宋江被毒死后,吳用才驚奇地發(fā)現(xiàn),招安之路本是朝廷的計謀,梁山眾位兄弟不過是他們隨意擺布的棋子。
想他精明一時,卻沒有看穿朝廷的真面目。他愧于兄弟,便選擇以死明志,追隨宋江而去。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