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古話說,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什么意思呢?這個很好理解,就是你用自己的一身才藝,換取余生的衣食無憂。

其實無論古今,要在社會上立足,你就要學會資源置換,學會等價交換。你給老板打工,付出的是時間和知識,老板付給你的是薪水和五險一金。

道理很簡單,不管是才藝、知識還是智慧甚至其他東西,只有你身上有別人想要的,你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這個道理,大概沒有人比劉姥姥更明白了。

劉姥姥一個農村老太太,竟能敲開賈府的大門,還在二進賈府時,成為賈母的座上賓,她憑什么?憑的就是她的大智慧,她拿出了自己擁有而賈府奇缺的東西。

賈府這么富貴的人家還能有缺的東西?太多了!真誠它有嗎?善良它有嗎?溫情它有嗎?知恩圖報它有嗎?徹底放下戒備脫下偽裝的開懷大笑它有嗎?

冷子興演說榮國府時,說寧國府幾乎沒被賈珍翻了過來,意思是寧國府骯臟不堪,上梁不正下梁歪,早就被搞的烏煙瘴氣了,你以為榮國府就干凈了嗎?

榮國府只不過因為有賈母活著,因為有王熙鳳管家,大家都還不至于撕破臉,都還維持著表面上的風平浪靜,其實誰都知道,榮府也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個時候,劉姥姥來了,起初可能人人都以為這是窮親戚來打秋風了,可無數(shù)事實告訴我們,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要真正了解一個人,是需要時間的。

一進賈府的劉姥姥,她滿心里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我要借到銀子,我要讓女兒一家活下去,其他的暫且顧不上,包括自己的尊嚴。

因此,這時的劉姥姥,為了不空手而歸,用盡了渾身解數(shù),但顯然有些用力過猛,在王熙鳳跟前的應答不那么自然,不那么順暢,她一股腦把所有東西都倒了出來。

出來的時候,周瑞家的還說她,見了王熙鳳怎么反而不會說話了?不是劉姥姥不會說,是窮人乍進富門,乍見富人,早已經被富人華麗的衣飾、強大的氣場給鎮(zhèn)住了。

但二進賈府的劉姥姥,卻完全換了一種心情,換了一副姿態(tài),她顯然是有備而來,帶著滿滿的誠意,那一車的新采摘的新鮮的瓜果菜蔬,就是她最大的誠意。

賈府缺這些農家菜嗎?不缺,拿上幾兩銀子,到外面能拉幾大車回來。但賈府缺的是飽含著滿滿誠意和感恩之心的農家菜,這個在賈府就奇缺。

準確地說,那不只是一車瓜果菜蔬,那可是劉姥姥一家小心翼翼從菜園里一個個摘下來,又小心翼翼裝進了袋子裝上了車子,又一路小心翼翼地拉進了城送進了賈府……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正所謂,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賈府什么都不缺,但唯獨缺乏劉姥姥身上的真誠、善意和感恩之心,更缺乏她身上的強大的生命活力和詼諧幽默的人生智慧。

因此,劉姥姥帶給賈府的,又何止是一車瓜果菜蔬?。克炎约捍蟀肷鷮W來的、悟到的生活智慧也帶到了賈府,她把自己為人處世的善良樸實的品質也帶到了賈府。

古話說,欲先取之,必先予之。一個人,你想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就必須要先拿出別人需要的東西。只有先舍才有后得。你給老板打工,難道不是先工作后發(fā)工資嗎?

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我們要得到一樣東西,總要先拿出自己的本事和誠意,讓人看到我們的可取或可貴之處,他們看到了,才會給我們相應的回報。

其實這個世界上,人與人之間的真實關系,本質上就是資源的等價交換。無論是可以感知的工作,還是看不見的感情,大家不過就是各取所需互相滿足和成就罷了。

二進賈府的劉姥姥,為這些高高在上卻整天緊繃著神經的貴族男女帶去了一股樸實的鄉(xiāng)野之風,讓他們看到,原來人生還有這樣一種活法,開心了可以放肆的笑,餓了可以敞開肚子吃,困了可以隨便找個地方睡……

俗話說,知足常樂。人生過得不快樂不幸福,都是不知足導致的。你看賈府的人,上上下下,又有幾個知足的?又有幾個幸福的?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他們開始的時候,一定想不通一件事:這個出身鄉(xiāng)野的劉姥姥,家里也沒幾個錢,怎么就能活得那么真實那么快樂那么自在呢?身體硬朗,說話幽默,為人真誠……

劉姥姥配合鳳姐和鴛鴦在大庭廣眾之下扮丑自嘲,博得滿堂彩,那一刻,她不是小丑,她是智者。她喚醒了賈府之人被封存已久的發(fā)自內心的笑容,她激活了賈府上下那潭早已不再流動的死水。

劉姥姥說的故事,合了賈母和王夫人的心,智慧如她,又何嘗不知道在什么場合說什么話?又何嘗不知道貴族的奶奶太太想聽什么話?

不管是自己現(xiàn)編,還是肚里確實有存貨,不可否認的是,劉姥姥是個懂得看人眼色也能隨機應變的老人,她年歲老了,但心和世故永遠年輕,情商永遠在線。

與其說,賈府眾人把劉姥姥看成了一個女篾片,不斷拿她取笑。而智慧的劉姥姥,又何嘗不是把賈府大觀園當成了她的舞臺,把賈府眾人當做了她的觀眾呢?

對于一個農村老太太來說,活了大半輩子,能有幸站在這樣高級的舞臺,被鎂光燈聚焦,有一群出身高貴的聽眾,就是扮丑自嘲,吃個老母豬,也值了啊!

二進賈府的劉姥姥,在盡情地賣力地自我表演的同時,也漸漸地被賈府更多人所認可和接受,這個姥姥,有些東西在身上的,原不只是來打秋風的。而她有這些智慧和才藝,就打秋風我們也心甘情愿助她的。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初進賈府的劉姥姥,一心想打秋風卻差點沒打到。而二進賈府的劉姥姥,不是為打秋風,卻因為自己的真誠、智慧和詼諧幽默、樸實善良的一面,在賈府享受到了高級別的禮遇不說,還換回了滿車的金銀財物。

還是那句話,當你拿出了自己的所有,獻給需要的人,他人用以酬報你的,也已經在來的路上了。不用懷疑,上天不會辜負每一個帶著真誠和善良生活的人。

對于劉姥姥來說,她是窮苦人家,而賈府是天下望族,是人人都想著攀附的貴族,憑什么一個老太太三下五除二就拿下了賈府,而有些人卻不得其門而入呢?因為她身上有賈府想要的東西,而她又第一時間毫不猶豫地拿了出來。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我沒什么可送你的,就送你整個春天吧。劉姥姥也沒什么可送賈府的,除了一車的瓜果菜蔬,也許就是她大半生為人處世的智慧了,她毫無保留地掏了出來,讓賈府之人感受到了最原始的最樸素的最善良的最幽默的另一種人生態(tài)度,這是千金都買不到的,因為真誠無價!

劉姥姥身上旺盛的精氣神,永不枯竭的生命活力,滿肚子的鄉(xiāng)野趣聞,純天然的表演天賦,讓賈府之人,因為各種約束而緊繃的神經得到了放松,讓他們脫下了偽裝做回了自己,在人生的某一刻,一個人能讓你發(fā)自內心的開懷大笑,一切的付出都值了。

對劉姥姥來說,這一輩子能有機會去那鄉(xiāng)野之人只能在畫里看到的世界走一遭,吃一頓大餐,做一次表演,在給眾人帶來歡樂的同時,自己也滿載而歸,又何嘗不是一件兩全其美的好事呢?這樣的事兒,一輩子有一次,就夠了!足夠了!

作者:夕四少,本文為少讀紅樓原創(chuàng)作品。